探究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有效运用策略

2016-07-04 20:06肖永福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运用高中语文教材

肖永福

摘 要:语文教材,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特别是高中语文教材,通过对文化素材的利用能极大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能有效地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环境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就需要充分挖掘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素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文化素材;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47-01

一、前言

文化素材,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的文化、文学、文段等内容,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材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材选编了一些经典、耐读的文章,这些文章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大的丰富了高中语文内涵,也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下面就如何利用高中语文素材中的文化素材进行深入分析。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的分析

1.显性文化素材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明显的汉语言文化内容,例如在《滕王阁序》中,文章内容结构之美、语言组合之美,都将汉语言文化展现出来,而这些内容也正是高中语文课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还含有很多民俗文化,如各种民间故事、民间神话、民间歌谣等,鸿门宴、窦娥冤、孔雀东南飞、等民俗文化素材运用于高中语文教材中,极大的丰富了高中语文教材,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以《荆轲刺秦王》为例,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广为流传,学生对这个故事十分熟悉,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对故事进行详细讲述,而是开展不同形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对更深层次的文化进行探析,要引导学生思考“荆轲为什么对燕太子忠心耿耿”,进而引出中国文化中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化。

2.隐性文化素材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除了一些显性文化素材外,还蕴含着很多隐形文化素材,也就是那些不被察觉,却会对文化内容造成影响的素材。高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全面培养人的课程,教材内容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实质和道德认同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始终包含着《孟子》、《论语》等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从孔孟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底蕴。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有效运用策略

1.认知显性文化素材

显性文化素材,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容易被感官上认知的东西,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很多感性的文化素材,这些素材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例如在《成语:中国文化的微缩景观》中,详细的介绍了成语的来源,在中国汉语成语中,古代经典作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来源,而越是突出的作品,其成语也就越多,比如《荆轲刺秦王》一课就出现了:图穷匕见、悲歌击筑、切齿拊心、发上指冠、无可奈何、变徵之声等几个成语。成语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体现,也是提高个体修养的重要素材,通过成语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全面促进个体的发展。

2.认知隐性文化素材

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让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内容,更是要在感性素材的基础上,开展理性加工,要让学生将感性的知识转变成自我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素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隐形文化素材。例如在《说“木叶”》中,这类文章在高中语文素材中是比较少见的,这是一篇文艺随笔,文章通过美学触觉,对“木叶”意象进行了深入的展述,并细微的辨析了木叶与落叶、树叶的文学意象差别,从而指出“木”的两面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出木叶的相关古诗词材料,并让学生在感性材料基础上,深入分析诗歌意象,从而理解诗歌情感,懂得古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真正让学生学会通过感性认知来重组自身的学习方法。

3.有机整合文化素材

各类文化素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语文作为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体系,如民俗文化体系、社会历史文化体系、语言文化体系等,可以说汉语言的发展本身就是语言文化的一个发展历史,字形字音的改变、词语的更迭、成语的形成、修辞的发展等,这些内容使得高中语文素材更加丰富多样。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文化素材的整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才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4.融合生活素材和教学

常言道:文学就是人学,生活就是教育,在语文教材中应用文化素材时,不仅要对文化素材进行有效的整合,还要将文化素材和生活素材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学习《赤壁賦》,就应让学生能体会到苏轼那种面对逆境那种忘怀得失,胸襟坦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也是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体悟文化,这样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

四、总结

在高中教学中,注重文化素材的应用,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语文教材中的显性文化素材的运用,也要注意隐性文化素材的挖掘,将其合理的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中江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国华.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有效运用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3(24):118-119.

[2]潘瑾.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的运用[J].中学语文旬刊,2014(1):13-14.

[3]张万能.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4):112-113.

猜你喜欢
运用高中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