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研究

2016-07-04 03:50高鹏南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大学生

高鹏南

摘 要:隨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结合当下大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思修;大学生;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06-01

一、前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大一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培养正确三观、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高校“思修”课程较多采用大课堂的教学形式,与学生互动比较困难,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此,我们需要积极改革“思修”课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有效的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价值

“思修”课是一门内容丰富,但知识点比较抽象、相对枯燥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容易感觉乏味,进而降低学习兴趣。鉴于日常教学中常出现的这些问题,可见在“思修”课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的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可以通过生活实际与理论相联系,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获取知识。在课堂上准确引用案例,可以将课本上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过程的实效性。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具体案例,能加强“思修”课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关联,让大学生感觉“思修”课本上的知识不是与自己毫无相关的,而是时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实,这就引起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将相关理论融入到实际案例中,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必须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再联系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想联系,反复运用知识点,强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三、高校“思修”课案例选择原则

1.贴近大学生实际

。“思修”课教学的主体是大学生,教师需要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贴近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所关心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教师需要对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等进行深入思考,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分析、讲解。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教师在讲解诚信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引入当代大学生助学贷款案例进行分析;在讲社会公德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校园内的各种违反公德的现象罗列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在“思修”教学中,教师要取材于大学生,同时要用于大学生,这样就会让大学生感觉十分熟悉,从而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贴近社会热点。“思修”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引用了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解决了大学生在品德培养、生活学习、社会公德、学法用法等问题中的一些热点,帮助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一些社会上普遍关注的,具有鲜明特点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思修”课知识的实践。

四、高校“思修”课案例教学实施

1.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思修”是一门培养学生三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道德,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课程,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值观念,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明辨是非能力,使大学生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在“思修”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为理论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效结合,要通过案例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总结,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2.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引起大学生的内在思想动机变化,增强大学生的内在受教育动力,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的进行学习,并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达到预期的思想教育效果。在大学期间,“思修”课是完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全面提高“思修”教学质量。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记分、讨论、分组研讨等方法,对勇于发言、学习积极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注重相应的语言激励,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思想教育是一门很强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言传,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身教。特别是作为一名“思修”教师,更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之间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作为一个“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和学生积极的探讨“我的理想”“爱国精神”等,在爱情婚姻的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自己的爱情观念,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家庭美德。

五、总结

“思修”课程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实际,根据大学生的认知与关注问题,善于运用案例教学法,科学选择适当的案例,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生动的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2]班秀萍,李瑞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01):114-116.

[3]李连洁.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案例教学[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3):106-107.

[4]曾晓娟,曹海琴,闫学军.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J].管理观察,2014(34):132-134.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