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作为自主招生思政素养考察新模式的探究

2016-07-04 07:19韩笑天陈志清禹萍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自主招生辩论

韩笑天 陈志清 禹萍

摘 要:2015年是全国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以下称自主招生)的改革创新年,自主招生在这一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招收生源类型上看,从综合型考生变成学科特长考生;从数量上看,从逐步扩张到今年稳定在90所高校。从内容上,各学校开始减少笔试环节,更多关注考生的思政素质和创新潜质。而如何考察思政素养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选拔的难题之一。本文将就辩论是否适应自主招生思政素养考察进行探究。

关键词:自主招生;辩论;思政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80-01

一、教育部对自主招生的调整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呼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逐步兴起。作为高考的重要补充并为改革积极探索,自主招生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随着自主招生的范围以及影响面日渐扩大,参与自主招生的高校层次也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拓展到现在近百所高校,使得参与自主招生的高校也日益感受到竞争的激烈,相继组成几大联盟(华约、北约、卓越、京都)形成了所谓的“小高考”。社会上针对这种为争抢生源的“掐尖”大战,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大。面对与初衷渐行渐远的自主招生,教育部开始逐年做出调整。在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在2015年出台的《实施意见》中也再次明确了招生对象要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特点,更提出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并不得采用联考方式。

这一切的要求与部署,就是为了打破自主招生小高考的定位,鼓励通过面试对考生思想政治、综合素质和创新潜力进行评价,从而重新回归到为高考改革探索的目的上。其中对思想政治综合评价则成了探索的重中之重。而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思想政治的考察方式是笔试为主,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因如此,辩论凭借其特点逐步登上了自主招生的舞台。

二、辩论在自主招生中的优势

在众多考察方式中,辩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逐步被更多高校使用,主要是因为辩论具有“两易一难”三大优势。

第一个是“易张口”。辩论所讨论的话题往往是生活中的争议热点,而且能够给予每位考生固定的时间,考生只要留意生活、关注时事就不会无话可说。而组织考试中,面试最重要的就是由浅入深,让考生逐渐适应考试节奏,展现真实自我,才是选拔的基础。所以,辩论“好说”的特点恰恰满足了考试需求。

第二个是“易见功”。虽然辩论“好说”,但是想“说好”可没那么简单。因为对热点事件的解读、运用自身价值观去评判才是考察的重点。在辩论过程中就集中考察了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等,也考察考生在短时间内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考能力。而这些在慢节奏的传统面试中很难体现,但在辩论环节可以高下立判。

第三个是“难准备”。思政素养考察往往充斥着大量的“拿来主义”,因此如何去伪存真是传统面试中备受困惑的地方。为了避免这种现状,高校长久以来采用的方式就是完成大量相近试题,其缺点同样显而易见。但是辩论本身就难以准备,因为即使考生准备了再精美的观点,也很难预测其他考生的内容。在短时间的交锋中,直接考察了考生的本能想法、展示出真实的自我。所以辩论的短时间快节奏交锋不但可以取代大量重复的试题,还可以短时间内较为准确的衡量考生。

三、目前自主招生中采用辩论方式的尝试

正因为辩论具有“两易一难”的特点,符合现阶段自主招生的要求,所以部分高校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985”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试方式就是辩论。考生被分成若干个人数相等的小组,一般每组四人或六人,然后每次有两组考生参加面试。随机的指定正方和反方,让两組展开讨论。得到辩题之后,考官会给考生5~10分钟的准备时间,这段时间让考生准备观点和论据,让组员确定发言顺序和辩论者的角色。准备时间过后,辩论正式开始,一般会进行30分钟左右,每位考生大约会有1~3次的发言机会,每次发言时间为1~3分钟。

讨论的问题涉及“雷军董明珠对赌,你支持谁”、“公务员该不该涨工资”、等社会热点,也涵盖“你支持大学生创业”、“新闻道德与新闻价值的取舍”这样的价值判断问题。

可见通过辩论的方式,不但给予了考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还有效避免了考生的“拿来主义”,呈现了考生真实的思想水平。经过探索,目前辩论已不仅仅是思政素养考察选择的方式,甚至连一些专业测试题目也采用辩论环节。例如某高校以“汽车性能以发展为主还是安全为主”来考察考生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可见短时间快节奏辩论考察效果着实显著。

四、结论

作为高考改革的前哨战,自主招生的使命就是为丰富高考内容、完善招生模式进行探索。如何全面衡量考生的思政素养、准确选拔人才、有效发掘人才是每个招生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而辩论正是由于具有“两易一难”的特性,适应现阶段自主招生的选拔要求。相信必将有更多的高校将辩论作为测试环节,为高考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改革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考生招生制度改革新形势下高校自主招生研究”(课题号:XJK015CGD013),并受到教育部2014年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麓山会讲讲师团》资助。

猜你喜欢
自主招生辩论
高考作文“辩论稿”写作探究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天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能力测试现状研究
犯罪学人才培养体制变革初探
自主招生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新形势下农业院校自主招生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