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6-07-04 07:53王云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心理资本中学生心理健康

王云

摘 要:心理资本是影响人成长和发展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以乌鲁木齐某区中小学生为团体活动参与者,以心理资本团体咨询为方法,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在心理资本系统的干预下,中学生的自责、过敏和冲动因素都与之前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心理资本 ;心理健康 ;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67-02

一、研究背景

1.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心理健康是一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种持续的、满意而高效的心理状态;狭义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等完整和协调,即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并且协调一致。相关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指: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意识的控制;能够正视自己的客观情况;能够摆脱过去的影响立足于现在;能够明白自我严格要求的重要性;能够懂得接受爱与付出爱;有自我独立的判断和思考;拥有积极稳定的社交关系。

近年来,相关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沃建中等人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五个地区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16.4%的小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倾向,有4.2%的小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倾向;有14.2%的初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倾向,有2.9%的初中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倾向;有14.8%的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倾向,有2.5%的高中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倾向[2]。

2.为什么要通过心理资本的干预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资本” 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Goldsmith等人于1997年率先提出。他们认为心理资本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个体生产效率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在其早年的生活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个体对工作态度、对生活的想法、自我知觉和伦理取向等。这说明个体的自我看法和自尊感直接影响个体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以及个体的行为动机[3]。Luthans等人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理资本的四个具体表现:自我效能(在面对各种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充满信心,能为成功付出必要的努力)、希望(对既定的目标锲而不舍,能主动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乐观(对当前及未来的成功进行积极的归因)和韧性(当身处逆境或被问题困扰时,能迅速复原)等四个方面[4]。方必基对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说明了影响人的认知与行为是受积极的心理因素影响的,从中获得幸福和成功[5]。心理资本高的个体在处理问题时,能够灵活地、适应性地“运用不同的能力”来满足工作或学习的动态要求,同时他们的心理资本也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更强烈的胜任感和幸福感[6]。

心理资本是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可测量的、可开发的、积极的、与工作(学习)绩效有关系的、状态类的个体心理优势。对于心理资本的开发,FredLuthans提出了心理资本的干预模型(PCI)。心理资本干预模型是包括树立希望、发展乐观心态、提高自我效能和提升韧性的一整套具有操作性的措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资本的产生于提供必要的理论背景,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和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来对人类的心理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在积极心理学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心理学研究者开始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力量与美德。心理资本正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力量,是促进个体成长与行为绩效提升的积极心理资源。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追求幸福生活中的过程中,心理资本正在成为一个关键因素。

二、研究方法

2014年4月2日至6月4日,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与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干预项目”。干预活动分别在78小、81小、92中、97中進行,由于各学校能够安排中的活动时间不同,开展辅导活动的次数分别为7次、8次、9次、3次。活动内容主要围绕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即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心理弹性。通过此项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探索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的策略,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三、心理资本干预下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1.干预前调查

在对选定的四所中小学学生进行心理资本干预之前,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共发放《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问卷354份,收回有效问卷277份。按年级划分,七年级134份,八年级143份。按性别划分,男生156份,女生121份。干预结束后再次测量。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除效度量表外,由测验相成的8个内容量表的组成:①学习焦虑。②对人焦虑。③孤独倾向。④自责倾向。⑤过敏倾向。⑥身体状况。⑦恐怖倾向。⑧冲动倾向。

2.干预过程

本项目计划在四所中小学中,每个学校选择一个班级作为干预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计划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对干预组学生开展为期6-9次的团体辅导活动。每个干预组由一位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研究生带领。每周一次,每次活动为两个课时,辅导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帮助中小学生探索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的策略,辅导老师们还给孩子们教授了目标与时间管理的方法,学习应对挫折的策略,提升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感与效能感。

实际干预过程是从2014年4月2日至6月4日,因学校的组织与配合不同,所进行的干预时长具体如下:78小学7次,81小学8次,92中学9次,97中学3次。

(1)干预方案

学生心理资本干预方案共8次,每次活动主题分别为:1.课程设置和相关理论导入;2.确认学生们在那些领域会有高的效能感;3.确立希望提高的目标;4.建立合理目标;5.建立班级资源宝库;6.面对挫折,提高心理弹性;7.现实情景剧表演;8.结束课程。

(2)干预研究结果

通过表1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差异性结果可以看出。总体上呈现出分值下降的趋势,除因子4,因子5和因子8外,其他因子均无有明显差异。因子4显示出经过心理资本干预辅导,学生自责倾向减少。因子5显示出经过心理资本干预辅导,学生过敏倾向减少。因子8显示出经过心理资本干预辅导,学生的冲动倾向增加。

四、讨论

通过对中小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结果表明心理资本能够帮助学生自信,能正确地看待失败。

自信,即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当前活动任务的自我感知能力[7]。自我效能感能对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同时能够有效缓解压力对个体造成的消极影响 (Luthans 2002 )。自信在教育领域、职业和组织领域、身心健康领域等都有广泛的研究,它也是积极组织行为学诸概念中研究最多,理论发展最为成熟的一个概念。通过本次团体活动,中小学生在经过系统训练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提升自信,在面对充满挑战的学习和工作时,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最终获取成功。

通过对中小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结果表明心理资本能够帮助学生敏感性降低,不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能够较好地处理日常事务。乐观,无论个体在何种情况下,仍坚持对未来结果有积极的期望,仍会相信事件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Seligman (1998 )认为乐观是一种归因方式:乐观主义者倾向把那些消极事件归因为外在的、不稳定的和特殊的原因,而把积极事件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一般性的原因。乐观既具有特质类(相对稳定)的特征,也同时具备状态类(可以开发)的特征。希望,能够为了目标的实现坚持到底,并能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希望指在人们面对工作时能够长时间锲而不舍,直到工作完成。本研究表明经过系统训练后,中小学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成功和失败,为达到目标可以灵活地调整实现方法。

通过对中小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结果表明心理资本能够够让学生冲动倾向增加,会更冲动,自制力差。中学生时期在自我意识上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中心”和“主观偏执”,情绪上被喻“疾风暴雨”[8]。由于其认知与情绪的特点,中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会表现出冲动的行为特点。冲动行为是无计划的、任意的、不计后果的、具有潜在危险的、对结果没有足够考虑的行为表现。冲动行为被认为是低努力控制或低自我控制的表现,也反应了中小学生这一时期执行功能的不成熟。本研究表明通过系统训练后,中小学生的冲动行为更易于释放,这也提醒中小学教师注意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通过此项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探索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的策略,辅导老师们还给孩子们教授了目标与时间管理的方法。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还收获了很多应对挫折的宝贵策略。

(作者单位:新疆职业大学)

參考文献:

[1]沃建中.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

[2]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3]FredLuthans.李超平译.心理资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21.

[4]刘红玉.中学生心理资本的特点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硕士论文,2013.

[5]朱海.中学生冲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教学与管理,2013.

猜你喜欢
心理资本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