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据的定向转述及析理

2016-07-04 15:25黄清娟
文理导航 2016年1期

【摘 要】议论文论据的定向转述及析理是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重难点,本文按照“查找分析问题、点评修改提高、探索教学方法、引发教学思考”的思路,研究探讨定向转述及析理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等能力。

【关键词】议论文论据;定向转述;析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对学生明确提出要求:“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維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议论文写作中论据的定向转述就是锻炼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能力的一种途径,是议论文写作重要的环节和步骤,也是议论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何谓定向转述?俞发亮在《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中指出:“定向,是指论据证明论点的指向、方向、角度,始终指向中心论点;转述,是指围绕中心论点筛选、归纳和整理,以精炼的语言对事实进行概述。定向转述,就是围绕论点对事实论据进行指向明确的概述,使事实论据与论点二者的意义相契合。”而析理就是根据定向转述的内容,分析推理出符合中心论点的观点、结论或评论,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议论文论据的定向转述及析理应抓好三个重点环节:

一、加强教学观察,关注易犯常犯的“三个问题”

在定向转述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叙例要有方向性,始终指向中心,在转述时不能照搬材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重新剪裁、组合材料,以简练的语言对事实进行概述。但是学生的学习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理解不够深刻、方法掌握不牢、应用不够灵活等问题。因此要及时对学生的理解和作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学生易犯常犯的毛病和问题,便于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纠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张铁生:从“白卷英雄”到“亿万富翁”这段素材为例,要求学生以“重塑自我”为主题,定向转述和分析该材料。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归纳出学生在定向转述中存在易犯常犯的三个问题:

(一)原封不动、照搬原文 学生一:张铁生1973年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时,因解答不了试题而在空白试卷的背面写了一封“给领导的信”,被树为“反潮流”的“英雄”。1983年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阴谋颠覆政府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991年10月刑满获释,他从办公室职员到下海经商,历经坎坷,终成为拥有17家子公司的大集团的第六大股东。从“白卷英雄”到亿万富翁的转变是他在用岁月和坎坷重塑自己。

该生把原文照搬过来,缺乏以精炼的语言对事实进行概述,缺少对事例的分析,重点不突出、指向不明确,就会失去了议论文以“议”为主的内涵。

(二)随心删减、随意修改 学生二:张铁生虽因解答不了试题而在空白试卷的背面写了一封“给领导的信”被判入狱15年,但并未泯灭对人生的追求。一个人有污点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抹去污点。在人生的跑道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敢于挑战自我,正视自我,重塑自我。

该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修改事例的内容,造成入狱的原因与事实不符。而且该生没有围绕中心论点剪裁、组合材料,反而删减了张铁生重塑自己的具体做法,内容单薄,以致说理空洞无物,不足以支撑论点。

(三)取舍不当、分析不透 学生三:张铁生刑满获释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重塑自我,先在一个工厂做杂工,后来创办饲料公司,再后来学会使用电脑操作系统,最后学会饲料配方。尽管他的商途充满坎坷,但他坚持了下来,最终取得成功。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学会坚持下来,最后胜利的天平一定会向你倾斜。

该生选取事例只突出狱后的经历,没有前后对比,重塑不够明显;转述时没有始终围绕中心论点“重塑自我”来取舍材料。同时该生分析事例到一半时写到“坚持”,偏离了主题。缺乏围绕中心论点转述材料的意识,导致转述的中心发生了偏离。

针对学生在定向转述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并加以指导,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问题来更加深刻的理解定向转述,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抓好转述事例和分析事例的规范化教学。

二、规范教学设计,抓好转述事例的“三个步骤”

转述事例就是把例证根据论点的需要,突出重点的加以引用,既要围绕中心论点使其更加鲜明,又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随意更改或杜撰。笔者认为转述事例要抓好以下三个步骤:

(一)裁剪精炼、严密取舍。在组织材料的取舍时,要挑出与主题有关的语句,进行压缩,简练表达,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如上学生二的例段在论证过程中论据不能很好的支撑论点,造成说理的权威性、说服力不强,就是因为在材料的取舍上不够恰当造成的。

为了让学生搞清楚围绕中心论点取舍事例,笔者指导学生应该略写前半生,详写如何“重塑自我”。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了修改:“曾经轰动全国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因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阴谋颠覆政府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刑满后他当职员,做杂事,从低层做起;学电脑操作,学饲料配方,不断地学习知识与技术,提高自我的文化素养和能力;而后不满足于现状,他开始创立公司,最大限度地挑战自我;他以

他的具体行为重塑了自我,才拥有了资产过亿的禾丰牧业第六大股东的身份地位。”修改后侧重于选取后半生的具体做法,舍去了与中心无关的生平介绍,取舍重点比较突出,取舍的内容能够围绕中心论点,总体上克服了之前存在的问题。尤其可贵的是写出重塑的层次,说明学生对事例的取舍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二)紧扣主题、保留中心。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始终搞清楚自己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不偏题、不离题。如上学生三的例段偏离“重塑自我”这个中心,转移到“坚持”这个主题上,这在定向转述中是常犯的毛病。

为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问题,笔者提示要保留个别重要的词语与句子,多立足中心词句,反复强调关键词,如 “重塑自我”这个中心词要突出出来。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了修改:“然而黯淡的牢狱生涯并没有磨灭他的灵魂,从踏出监狱的第一步起,他便决心重塑自我,为了重塑自我,他从低层做起,劳心劳力;为了重塑自我,他勤学苦练,半年内学会了操作电脑和饲料配方;为了重塑自我,尽管商途一再坎坷,他仍坚持创业,最终他由‘白卷英雄成为了‘亿万富翁。”修改后,反复强调突出“重塑自我”这个中心词,保留了“重塑自我”的具体做法,用排比的形式使得主题更加鲜明、中心更加突出。这个问题解决后,学生对于如何紧扣主题保留中心词体会比较深,在以后的定向转述教学中类似的问题得到很好的克服。

(三)灵活转换、生动简洁。在定向转述中,要紧紧围绕主题,灵活转换叙事的要素,在尊重原材料的基础上,适当灵活变换句式或表达形式,合理拓展情节,使转述更加生动简洁,观点更加鲜明突出。

如某学生这样转述“从家喻户晓的‘白卷英雄到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的罪犯,张铁生的人格尊严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同时也让他重新审视自己,出狱后他背着政历不清的包袱,走自己的重生之路:当职员,做杂事,学技术,创公司,下海经商,最终成为资产过亿禾丰牧业原始股东。”该学生这样转述就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叙述样式,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性地转述出狱后的经历,简洁生动,而且还加入了自己的评述,使事例的转述更加生动鲜明。

通过转述事例教学和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如何紧扣中心论点来转述事例,如何合理的取舍材料,如何灵活转换让材料更加生动简洁,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教学克服了常见的一些问题,掌握了转述事例的基本方法和要领。但是,一个事例把它转述了以后,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分析说理,得出能够证明中心论点的结论,那就要用好“四种方法”来分析事例。

三、围绕中心论证,用好分析事例的“四种方法”

王天舒《议论文写作教程》中倡导:“‘论如析薪,贵能破理(刘勰《文心雕龙.论说》),意思是论述问题犹如劈柴,贵在能够剖析事理。”分析事例在定向转述中就是把“理”说清楚,起到“粘合剂”的作用,是连接事例和中心论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笔者在定向转述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会出现只摆事例而无分析或者因方法掌握不好而发生分析不到位、不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把教学内容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复杂转化为简单、枯燥转化为趣味,使学生易于掌握、乐于接受。

(一)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就是由事物发展的原因推论出相应的结果,或者由发生的结果分析出发生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标志性词语通常为“为什么……因为……”、“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究其缘由……”等。如某学生转述这样剖析“正因为他有意识地不断地重塑自我,所以让他成功挣脱了过去的阴霾,化蛹成蝶,扬起了崭新的双翼,翱翔于天际。”正是由于在定向转述中使用了因果分析法,使得论据紧紧指向中心论点,且论证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更加鲜明。

(二)对比分析法。通过正反对比来强化论证论点效果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特点比较鲜明,论证比较有力。如某生这样分析事例:“从‘白卷英雄到‘亿万富翁,张铁生完成了瑰丽的蝶变,通过自我重塑,他摆正了人生的航向,扬帆驰骋。对比来看,成为阶下囚南唐后主李煜不能像勾践那样重塑自我、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始终摆脱不了‘亡国昏君的骂名。可见,重塑自己能把桑叶化为彩缎,即使处在严冬,也能嗅到春天的芬芳。”通过这种旗帜鲜明的对比,使正面的观点在对比中更加凸显,比平铺直叙的表述更加强烈。

(三)假设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就是运用假设事例正面不成立来分析反面,通过推理推翻反面证明正面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标志性词语常为“如果……那么……”、“如果……就……”、“假使……那么……”“倘若……那么……”等。如在转述事例后一学生写到:“试想,若他从入狱后开始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不去改变自我,重塑自我,怎会有现在的成就和辉煌?由此可见人有重塑自我的实践才能告别过去,创造新的人生。”在对事例进行假设分析后,及时抛出“重塑自我的实践才能告别过去,创造新的人生”这样一个观点,使正面的论述更为强烈,转述指向性更强。

(四)意义分析法。意义分析法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主张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意义分析时可从效果、价值、影响等方面进行高度评价或揭示危害。它的标志性词语通常为“通过……”、“……显示……”、“从……中,感受到……”等。如某学生在张铁生的例子中最后分析到:“不可否认,他用今天的成功来洗刷过去的阴影,来证明自己的觉醒,重新塑造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张铁生。通过重塑自我,他得到社会的肯定,自己的肯定,他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白手起家的英雄,也许这种‘自我塑造的英雄比‘白卷英雄更具影响力,更具魅力。”在转述的最后采取了意义分析法,把事例所要表达的论点进行升华,很好地围绕中心表达了观点。

综上所述,议论文论据的定向转述及析理,是对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的检验,因此要在平时加强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分析能力训练,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积极搭设学生表达的平台,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觉自发的学习兴趣。同时按照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的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效益。

[附录]:素材“張铁生:从“白卷英雄”到亿万富翁”出自http://www.chinaun5.cn/zuowen/ssrd/94445.html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

[2]俞发亮主编.《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年出版

[3]王天舒编著.《议论文写作教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作者简介】

黄清娟(1984.08-),女,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市第六中学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