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网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6-07-05 01:05唐勇俊魏小淤袁智强
电力与能源 2016年3期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指标体系

唐勇俊,张 峥,魏小淤,袁智强

(1.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25;2.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120)

上海电网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唐勇俊1,张峥2,魏小淤1,袁智强1

(1.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25;2.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200120)

摘要:为统一上海电网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工作标准,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适用于上海输变电工程的具体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方法。阐述了该指标体系在实际工程的后评价工作中得到的应用。

关键词:后评价;指标体系;输变电工程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总体上起步较晚,缺乏参考标准,其不足之处在于:(1)不能全面的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各个阶段进行后评价,对各个环节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2)没有形成系统地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3)针对性不强,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重点把握不够;(4)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很少,难以客观反映项目真实情况;(5)操作性较差。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和技术流程不明确,导致工作过程繁琐,不能适应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日常化的需求。

本文通过建立后评价技术流程、后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等,为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制定标准,规范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从而为实现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日常化奠定基础,更好的为电网规划、电网建设提供决策与参考依据。

1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是通过对投资活动的检查总结,评价项目的成功度,并找出成果的经验及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决策和提高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对受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概述具体如下:

(1)项目全过程的回顾和总结。从项目的前期准备到竣工验收运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各个阶段的实施过程、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2)项目效果和效益的分析评价。对项目的工程技术成果、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价,对照项目可研评估的结论和主要指标,找出变化和差别。

(3)项目目标和持续性的评价。对项目目的实现程度及其适应性、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问题、项目的成功度进行分析评价,得出项目后评价结论。

(4)给出项目的优点、缺点和综合评价结果。

(5)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

2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技术流程

根据以往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经验,提出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技术流程。技术流程可分为前期工作、收资与调查、指标分析、综合评价和提交后评价报告5个阶段,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总体技术流程

3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3.1后评价体系层次的建立

根据《上海市电力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试行)》,项目后评价内容分为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项目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评价、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和可持续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分为项目前期工作评价、项目建设准备工作评价和项目建设过程;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分为项目的技术水平评价、项目运营评价和项目经济效益评价;项目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评价分为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和持续性评价分为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和项目持续性评价。

按照这些评价内容,利用层次分析法,将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层次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子准则层,层次结构归纳如图2所示。

根据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的经验,技术经济评价体现输变电工程项目成功度。因此,在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体系架构中,技术性评价和经济性评价将作为单独内容重点突出,在子准则层中将按照运行水平、网架结构水平、造价控制、主变费用、投入产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同时为便于客观真实反映项目的技术经济性,其底层指标的设定应尽量作到定量化。

图2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体系层次

3.2指标的建立

根据建立的子准则层,针对其评价的内容,结合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经验和电力公司的关注,设立评价指标,并给评价方法,评分方法等作定义。

在指标建立过程中,应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定性分析指标的特点体现为数据不可得,多为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评价结果为“是”与“否”。此类指标评价时没有可以计算分析的数据,只有可以分析的材料,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指标的特点体现为数据可得,数据多样性导致评价结果多样性。此类指标评价时,具有定量分析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效果,呈现效果的多样性,可以通过数据的分析计算对比不同项目技术水平的高低,经济效益的优劣。对于定量计算指标,是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的重点评价指标,最能体现输变电工程投资项目的成功度,有利于更深入分析项目存在的优点与缺点及其形成的原因,研究今后的对策等。

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定性分析指标评价过程简化,只须判断是否按规定执行,是否具备相关法律法规批准文件,评价结果明了清晰,是则合格,否则不合格;另一方面为定量分析指标,数据必须可获得,具有明确的来源,并且获得方便,评分方法具备一定的依据。

3.3综合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预测方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联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按照德尔菲法的要求,组织专家进行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得出输变电工程后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由于电力工程环境、社会影响及持续性评价现阶段缺乏较为通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其相关数据的搜集也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在评价中存在较大的非客观因素,在指标体系中建议作为评价内容,但不计入打分系统。根据上海电网输变电后评价工程开展经验,以及电网公司对于后评价工作的要求和期许,建立了以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共计28项,4项不计入总分,定性分析指标13项,占总分值的15.9%,定量分析指标11项,占总分值84.1%,定量分析得分结果占了较大比重。

4实例应用

2009年建成投运的220kV合兴站现已运行多年,应用建立的上述指标体系对本工程进行后评价,综合评价情况见表2。

表2 220kV合兴输变电工程后评价总得分

通过对变电站前期决策、建设过程、建成后的技术经济效果及其对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开展综合评价,从而总结出该项目的优缺点如下。(1)优点:220kV合兴站的投运满足了所在地区对供电容量需求,改善了所在地区的电网技术水平,缩短了周边变电站供电距离,提高了电网可靠性,推动、促进了工业区建设的和谐发展。同时220kV合兴站的投运,满足了金山工业园区内多个大用户高可靠性的用电需求,为上海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合兴输变电工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了收益。(2)缺点:①项目工期控制不合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工期延误情况;②工程施工前,线路走廊动拆迁未完成,不满足施工条件,导致线路工程受阻,而工期制定也未充分考虑该因素,导致工程未按计划时间完成,拖期较长;③变电站投运初期负荷转入较慢,未及时发挥新建变电站供电能力。

5结语

本文开展了上海电网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在现有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演绎和改进,提出了体系化、规范化,可操作性较强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体系,具体如下:(1)提出了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技术流程;(2)建立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为主、重点突出技术经济性评价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3)提出了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量化综合评价方法 。

对上海电网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有利于统一上海电网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工作标准,为今后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和流程化做出一定的支撑作用。

(本文编辑:赵艳粉)

Post-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in Shanghai Grid

TANG Yong-jun1,ZHANG Zheng2, WEI Xiao-yu1, YUAN Zhi-qiang1

(1.ShanghaiElectricPowerDesignInstituteCo.,Ltd.,Shanghai200025,China;

2.EconomicResearchInstitue,SMEPC,Shanghai200120,China)

Abstract:For the unification of Shanghai gr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post-evaluation work standards,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post-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evaluation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Shanghai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introduces its application to the actual project post-evaluation work.

Key words:post-evaluation; index system;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DOI:10.11973/dlyny201603014

作者简介:唐勇俊(1982),男,硕士,从事电网规划设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TM72;F42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256(2016)03-0322-03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欢
输变电工程指标体系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输变电工程设计节能新技术及措施分析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建设与探索
项目质量管理在输变电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研究
探析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