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漫谈

2016-07-05 09:20蒋启奎
南北桥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综合素养教学

蒋启奎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阵地,能够让学生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心,去热爱这个世界。为了更好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对思想品德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在过去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陈旧空洞,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  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23

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其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思想品德课程本质就是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品德教学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必须不断进行反思,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存在哪些得失,从而更好地为更进一步的思想品德教学做好准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思想道德问题也广泛的被社会关注,“校园暴力事件”等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中不乏有小学生,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阵地,能够让学生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心,去热爱这个世界。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对思想品德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在过去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陈旧空洞,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勇于创新,使思想品德课堂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质的改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起着主体性的作用,教师只是把大纲中的知识点简单的给学生介绍,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能够充分的理解课程中知识点的本质特征,以及这些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加上小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还不能够很充分的理解这些知识,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所以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教学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小学生积极开朗的性格特征,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努力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教师加强业务能力学习,改变课堂教学观念

先进的教学理念往往会带来科学的教学方法,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现阶段,教师想要更好的发挥思想品德課程对小学生的实用性,就必须对教学理念有所创新。首先来说教师应该有一颗责任心,明确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重要性,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可以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体系当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正确态度和意识的重要阶段,如果不能够对小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那么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是不利的。只有通过良好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并且把这些品质真正的内化为他们内心的一种潜在的意识,能够指导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必须清晰的认清这一点,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提升素养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喜欢新鲜的事物。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抓住当前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完成相关教学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有更加深刻的记忆。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去观察社会中存在的思想品德问题,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让他们给出解决的办法。通过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以自身为视角去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能够影响身边的其他的同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能够收获其他的技能,能够更好的促进他们今后的学习,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还应该选择当前比较热门、具有代表性的话题给学生进行介绍,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并且和学生们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来,不仅成为学生的老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通过教师和学生彼此的互动,让学生和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和老师彼此信任,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四、学校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活动,在全校形成讲文明、讲道德良好氛围

环境对人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中,在一个互帮互助、讲文明、讲道德的校园中学习到课程中学不到的东西;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大的环境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让学生更加的热爱自己的学校,更加的热爱身边的生活,进而让学生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就养成良好的思想素养。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大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注程度,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教学的进行,让学校、社会、家庭都参与进来,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一种正能量,进而能够不断的促进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在以往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着教育理念认识不够、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社会关注度不高等现象,教师通过对以往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之后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乐意学,教师喜欢教,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了优秀的传统美德,并且还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严格遵守,进而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对这个社会充满了爱心,对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热爱,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能够不断的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把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来,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不断进步,真正的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把利剑。

猜你喜欢
小学思想品德综合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