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新探

2016-07-05 15:27王建国
南北桥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应对措施问题

王建国

【摘    要】信息技术是近几年高中教学新开设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及时加以解决,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6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尤其是近几年来更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在传统的高中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近几年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新增加了信息技术课程。就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虽然起点比较高,教学设备和教师的配备都过硬,但是,在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更好地提升。笔者在文中就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不一样,因此,学生接触到信息技术的时间也不一样,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颇少,仅仅会进行简单的上机操作。而有的学生因为接触到信息技术的时间比较长,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部分学生“吃不了”,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十分明显。

(二)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信息技术的直接体现形式是计算机,学生对计算机都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计算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学习却适得其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从实践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使学生从理论上去分析操作原理,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同时知识点也是不易理解的。因此,如果教师不采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措施,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枯燥无味的情况。就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很多理论课堂的教学都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致使课堂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没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很难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不仅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脱轨,而且还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

(四)不能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还要具备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还没有进行专业的信息技术学习,只是了解了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创新的精神,为学生的将来进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引起重视,这对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高中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创新。

二、应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开展分层教学

针对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应该引入分层教学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等手段确切的了解每一个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情况,然后将具有相同基础的学生纳入一个小组,针对不同小组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都能获得新知识。当然,对于信息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辅导,与此同时因为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难度相对比较小,教师可以适度的加快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能够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统一战线,这样更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继续拔高教学,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能够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积极的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一些学生喜欢的图片、音乐或者片段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长此以往,学生不会再觉得信息技术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反而对学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将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

将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是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法则。如果理论教学与学生的上机操作脱节,那么会严重影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活动,遇到的实际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上机的机会,让学生去练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实现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同步,这样,学生不但学习到理论知识,并能够及时的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还避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

(四)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渠道。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太一样,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一般比较固定,学生在高中阶段想要进行创新,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学生必须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才能进行创新,而信息技术则不一样,其创新的空间更加广阔,即使是高中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也能够进行创新活动。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很关键的一点还在于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将来进行创新活动奠定思想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导学生一些创新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创新的思路,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階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将来进行更加深入的信息技术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不可逃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针对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希望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应对措施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