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数学之美,遨游于数字之海

2016-07-05 15:43万绍正
南北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万绍正

【摘    要】数学是精密、严谨的学科,是体验数学之美的殿堂。学习数学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所以本文着力于分析如何让小学生形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提高数学学习和分析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能力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77

数学学科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也是能够给人带来兴奋和愉悦的学科。正如数学家华罗庚说的:“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是一切自然学科实现精密计算的基础和重要途径。所以在小学学习阶段就要夯实好数学的基础,形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乃至天文、物理、宇宙航天技术等方面的自然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发现提供数学保障。所以如何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以及动力成了现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趣味教学法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进行数学教学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新课改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断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我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在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下,学生因为教师的温和、平易近人,在课堂上也就会主动地举手发言,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对教学的意见。所以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巩固和加强,才能在数学课堂中用心去聆听、去感受数学之美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将数学学习贯彻到实际生活之中

数学的学习就是为了投入到实践之中,为了解决实践活动和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虽然小学生在低龄阶段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体验的能力还比较低,但是他们对周围的事务已经有所认识和体验,所以教师鼓励小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还能够直接体会数学学科在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一只青蛙在深为5米的井里面,它想跳上井来,已知青蛙每次可以跳上来2米,但由于井壁很滑,它每次跳完后要滑下去1米,问青蛙要跳几次才能跳出这口井?分析这道题目就需要锻炼小学生的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需要他们对数学实际应用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对于这道题的分析:青蛙每跳一次跳上来2米,又滑下去1米,相当于实际只跳上去了1米,但是要注意最后一次例外,它跳上去2米,已经到了井口,不会再滑下去了。所以教师应该号召和鼓励学生多多的对周围的一些实际应用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不会遗漏掉关键点,才能对生活更加的理解,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解析的能力,数字的研究才会更加的透彻。

三、培养小学生形成发散思维的能力,仔细观察数学学习规律

小学数学的题目从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到逐渐的加深,开始对数学进行发散式的训练,为以后更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小学生的思维模式都没有固定,对周围的事物又比较敏感,所以在低龄阶段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教会他们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对于他们智力的开发、思维模式的完善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讲解数学基本运算的时候,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这几种基本运算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相互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转化和运算的规律。在一道题目中:简便运算题,55×22+78×55,从题目的形势看是加法和乘法运算的结合,但是要想简便计算,就要找到连个算式之间的共同点和规律,55这个数字是它们两个乘法之间的共同项,所以可以对这两个乘法提公因式,用括号辅助,先做加法,再做乘法,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达到了简便运算的目的。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形成一种对数学的敏感思维,用心去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数学中寻求到乐趣。

四、一题多解,寻求最佳方案

《周易》中说过“变则通,通则久”,学习数学的时候同样也适用,世界上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而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则要求灵活多变,解决数学难题不能够囿于固定的思维模式,要学会灵活变通,对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而最简洁的才是最好的方法。例如小学五年级的一道数学应用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两车相遇,两地相距174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道题在五年级之前,只要学过实际应用题的分析和乘除法的运算,都能够用分步计算的方式对题目进行分析而得出答案。而五年级的学生已然解除了利用未知数求解的答题方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这道题目的时候,不仅仅要求学生用分布计算的方法解出题目,还要学会使用设未知数的方法对例题进行验证。多种方式的解答,能够保证题目的准确性,所以学生在平常的练习中应该学会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发散思维,对数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强化。

五、实现教师与科技的结合,将数学之美展露在学生的眼前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比较少,教师们更加倾向于板书,而科技的发明是为了美化教学环境,节约课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助力。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数学中的一些抽象、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美用图画展示出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直接的感受,使他们在惊异于数学的博大精深和无与伦比的同时,鞭策自己在学习数学时更加的专注,为数学的学习提供动力源泉。小学数学中多媒体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小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通过图片的展示和教师的讲解,能够将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而不会因为一时的不理解而对数学形成厌恶情绪或者心生疲倦。所以多媒体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才能更加直观的带学生感受数字的奥秘与数学的美丽。

总之,数学是完成一切精密计算的基础,是感受空间之美的有力工具。小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后续数学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为宇宙万物奥秘的探索提供智力支持,就像克莱因(美国数学家)说:“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分析的能力亦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所以教师應该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风格,跟随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为培养高水平数学精英埋下希望的种子,为学生探索美妙的世界铺垫道路。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