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6-07-05 17:23雷成兰
南北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雷成兰

【摘    要】语文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对于初中生而言,具备阅读技能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如今,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有效教学策略做一些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04

当今,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令人堪忧,阅读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是一种滞留、静态、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教师都是注重归纳段落大意,让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就是梳理结构,划分层次,最后就是分析修辞手法等等,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大多数都是这样教学。由此可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仅仅停留于表面,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学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因此,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既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增强学生的阅读技能。反而会引起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讨厌,降低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和热情。由此可见,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阻碍了有效教学的实现,不利于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单一,不少教师由于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局限,往往是照抄照搬教参,过分强调标准化和一致性,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考和独立见解。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是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必将会被挫伤,学生的思维也可能会僵化。所以,就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既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同时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教师缺乏完备的阅读教学准备工作

众所周知,一堂精彩有效的课,教师课前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同样如此,进行一堂高效的语文阅读课,教师在上课前就应该花大力气、下工夫。而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所以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师仅仅参考教参,对于所要教学的文章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学生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这样必然会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失调的情况发生。教师的阅读教学依靠的不是学生不是文章,而是教参,这样就是盲目教学,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二)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上,教师仅仅按照自己的流程进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因素,犹如在唱独角戏。不少教师只注重教法,强调教学,一心只想着怎样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几乎没有给学生提供指导和点拨。教师按既定计划循规蹈矩地教学,实际上就压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学生只不过充当了“收音机”的角色。教师无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差异性,不对学生进行指导,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制约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阅读教学流于表面

不少教师故步自封,不注重拓展和迁移,为教而教,孤立教学。在教授语文阅读教学时,一些教师仅仅局限于文章的思想、结构、修辞这几个方面,教师翻来覆去地强调和重复,学生既感到乏味,又没能很好地深入文章中。此外,不少教师过分专注于所教的阅读文章,没有意识到知识的联系和迁移,不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延伸。这样一来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得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思维拓展得不到有效地训练。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现如今,针对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以上问题,如何尽快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研究提出以下策略。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并于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方面要注重研究文章,一方面要分析学情,研究文章和学情是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之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自己要弄透彻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只有教师对文章有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才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阅读教学活动才能做到完备。其次,教师还应该研究学生。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力争做到整体与个体和谐统一,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此外教师还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使得阅读教学体现出教师个性和别具一格的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解决阅读教学模式化的问题。因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的设想到,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师的自信心、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仅仅是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只不过该角色长期被教师所占用。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教授一些學习方法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去进行阅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真正理解并且领会阅读知识,增强其阅读技能。其实学生的主动性是非常强大的,一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潜能就能很好地被激发出来,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发展,于阅读教学有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阅读教学要注重融会贯通、拓展延伸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联系已学知识,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又能很好将新旧地识加以整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深入,不能仅仅流于表面,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体会到文章的深意。同时,教师要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注重语文阅读教学的融会贯通、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较高的起点学习,必然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技能的提升,最终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有效解决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找到一些问题,并从此出发提出了几点措施,旨在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继而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