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策略

2016-07-05 09:23张明兴
学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张明兴

摘 要: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信息技术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必备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纠正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的错误观念,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认真上好课,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108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的方方面面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无不渗透着信息技术。面对此种变化,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开展工作和生活,不掌握信息技术是不行的。因此,学校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但受当前教育现状的制约,初中学校还达不到安排过多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一周安排一节或是两节信息技术课是常态。对于信息技术课,初中学生很喜欢,一是可以从数理化英等学习中解脱出来“换换脑子”;二是可以学习到一些日常生活中,应用性很强的知识。每到信息技术课,学生都是“心花怒放”的,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快乐的因子。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不过是上网而已。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在利用上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知识。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教给学生实用技术

信息技术的更新步伐很快,教师固守已有的知识,将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充电学习新知识,用最前沿的理论武装自己,并把其转化为实用的技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会学习、好学习、学习好的现代化人才。

信息技术的实用性,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要想轻松解答,需要自身具备丰富的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通过解答学生的问题和日常实践中遇到的现象,教师把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习得理论知识的同时,上机时跃跃欲试进行操作、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忘记了上网的初衷,把乐趣融入了信息技术实用知识的学习中,使得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二、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研读教材,认真备课,针对重要的知识内容尽量搜集更多的与之相关的资料,尤其注意搜集最新的、前沿的资料,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除了注意每一个教学任务都应该具有明确、合理、科学的特点,蕴含所要学习的相应的知识点外,还可以把每一个教学板块分解为若干易于掌握的“小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学生在成功攻克一个个任务堡垒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所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了巧妙的教学任务后,并非万事大吉了,如果不加适当的引导,学生很有可能“跑偏”。因此,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按照要求去完成“任务”,顺利达到教学的目标。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在圆满地完成“任务”后,他们的成就感得到满足,都沉浸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之中。

三、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障碍。因此,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角,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主去探索、钻研,不断发展创新思维,开拓创造性。

在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要,设置一定的教学坡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不断体会和提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机会,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自学、自讲、自操作,教师则给予必要的、适当的指导,以此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的感知能力、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四、运用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信息技术课,学生普遍对理论环节不感冒,却对上机操作环节情有独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觉得理论课枯燥无味,无法产生兴趣,听起来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学语言要“接地气”,不为教材语言是从,可用风趣的语言、贴切的比喻,把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得生动形象,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尽可能多地选择生活中的实例,对理论知识进行阐释,不仅可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信心技术的必要性。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用到自动取款机(ATM)。现在,在ATM上,我们不仅可以存取现金,还可以进行查询、转账等业务。此外,银联卡在不同银行的ATM上也可以做到取钱等。这都得益于信息技术带给人们的便利。又如,我们去商场、超市,在结账时可以通过POS机刷银行卡消费,这是因为POS系统将商超的收款机与信息系统主机互连后,能够对商场的进、销、存业务进行管理,并与银行的业务网通信,支持消费者用银行卡直接结算。贴近生活的实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信心技术理论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理论教学变得轻松、愉快。

总之,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巧设教学任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更多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培志.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2011(2).

[2] 孙为.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 责任编辑 张 宇 ]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