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2016-07-05 19:39田晓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3期
关键词:心房颤动慢性心力衰竭危险因素

田晓培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观察组)和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各项临床资料, 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B 型利钠肽、左心房内径、尿酸、肌酐等因素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 、B 型利钠肽、左心房内径均是引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增长、病程长、左心房内径增大、B 型利钠肽水平升高均为引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危险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033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临床研究发现, 部分患者伴有心房颤动, 导致其心功能急剧下降[1]。选取本院收治的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和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患者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观察组)和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初次诊断确诊, 常规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症状加服降压药和降脂药以及抗血小板药物, 患者均未长期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均排除甲亢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包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脏病、肾功能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 2 临床诊断 心力衰竭:患者病史(冠心病、高血压)、症状(气短、心慌、呼吸困难 )、体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足

踝部水肿), 并结合心电图、超声诊断出现心脏结构改变等给予诊断。心房颤动: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心律, 明显的心悸, 且无心房病史。

1. 3 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各项临床资料, 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1. 4 随访 由专门的医生负责, 与患者及家属良好沟通, 并告知随访目的, 对患者加以教育和指导, 可以采用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 定期对患者病情变化、健康状况、用药情况进行了解, 并建立相应的随访登记表。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资料比较 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0.3)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0.3)mmol/L, B 型利钠肽(322±36)pg/ml, 左心房内径(47.1±1.5)mm , 左心室质量分数(155.1±1.5)g/m2,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1.1±1.5)mm,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46.1±1.5)mm;观察组中男20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58.1±

6.5)岁, 平均病程(30.1±3.2)年, 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尿酸、肌酐、LDL-C、HDL-C、B 型利钠肽、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质量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分别为(24.1±1.8)kg/m2、(4.9±1.6)mmol/L、(4.7±0.7)mmol/L、(147.1±22.6)mm Hg、(92.1±6.9)mm Hg、(445.1±25.4) μmol/L、(121.1±18.3) μmol/L、

(3.3±0.4)mmol/L、(1.1±0.2)mmol/L、(515±22)pg/ml、(52.1±

3.8)mm、(162.1±2.2)g/m2、(63.1±2.4)mm、(47.1±2.6)mm。两组患者年龄、病程、B型利钠肽、左心房内径、尿酸、肌酐等因素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Logistic回归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 病程 、B 型利钠肽、左心房内径均引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常见疾病。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 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心房颤动症状[2]。据临床数据统计分析, >

20%的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 这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3]。心力衰竭患者一旦出现心房颤动, 就会加速心功能下降, 并引发心血管疾病, 增加死亡率[4]。因此, 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心房颤动的出现就成为临床的主要工作。本次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者年龄、病程、B 型利钠肽、左心房内径、尿酸、肌酐等因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与年龄、病程、B 型利钠肽、左心房内径、尿酸、肌酐等因素相关, 并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 显示年龄、病程、B型利钠肽、左心房内径均为引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因此, 临床工作要给予高度重视, 明确其发病机制, 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加以针对性治疗, 改善患者心功能,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霞, 陈欣, 薛金红. 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变化的研究.天津医药, 2011, 39(5):465-466.

[2] 赵庆彦, 于胜波, 崔红营,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及预测价值.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 16(3):201-205.

[3] 洪冰, 王连环, 林祥灿.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山东医药, 2013, 53(32):52-54.

[4] 李晓宏, 徐伟, 吉文庆, 等.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后房室结消融及药物控制心室率疗效观察.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 15(4):252-254.

[收稿日期:2016-01-18]

猜你喜欢
心房颤动慢性心力衰竭危险因素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