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选作品还是选人品

2016-07-09 08:58吴荷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民主选举人品作文课

周三,两节作文课。今天上什么内容呢?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这是一种通病。我翻找着教学资料,忽然,一张纸片吸引住我的眼球——童话作文大赛。对,班上三篇优秀童话还没选出来,这节课就选作品,而且是让学生自己选,让他们在作文课上也过过民主选举的生活。

上课铃声响起,我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班上,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的课堂我准备交给你们,由你们民主推选出我们班的三篇优秀童话作品,你们愿意吗?”“愿意!”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请听好规则,前后或左右四人组成学习小组,然后,在小组内每人轮流朗读自己的作品,最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推选出1~2篇优秀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四人学习小组都陆续选好了作品,我接着按课前的教学设计进行:“现在,有请每一小组的优秀作品得主,到讲台前来朗读,其他同学和我将组成一个庞大的评委团,请各位评委认真聆听,记住你心中最喜欢的作品。”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终于,最后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完了自己的作品。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来临了,究竟花落谁家,同学们都翘首以盼。“各位评委们,在这14篇优秀童话作品中,哪三篇是你最欣赏的呢?我们举手表决,每人共有3次举手机会,请慎重!表决开始……”经过一次次的举起、放下,获奖名单新鲜出炉。我定睛细看,有点失望,说实话:这三位获奖者,不仅平时写作水平高,而且人缘好。可他们本次的参赛作品构思不新颖,内容陈旧,怎么会脱颖而出?再反观那几位——在这次比赛中的确写得好,但没有被选上的同学,满脸的不服气。真正优秀的作品没有选出来,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为了解开谜团,我不动声色地引导着:“这14篇故事中还有你们喜欢的吗?”话音刚落,就有一个男生站了起来,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你选择的原因呢?”我反问道。“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的内容,是我以前没听过的。”孩子的话语很朴实,“还有谁喜欢的?”一个又一个的小手举了起来。“那为什么你们之前没有选呢?”有人说选择是因为和他关系好,有人说选择是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好,还有人说选择是因为曾经得到过他的帮助……看来,他们选的是人品而并非作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是人的本性使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人的品性的好坏优劣……在作品与作者一目了然的情况之下,人的私心杂念的确左右着选举的结果。怎样让公平、公正在选举中唱主旋律呢?我思考着。

要想学生选作品而非人品,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我想这样去尝试:

首先,在评选之前,我把每件作品依次编号,隐藏起作品的作者姓名,免得让评委对号入座,让人品影响作品。

其次,初选时,小组交叉评选作品,也就是说这一小组的参赛作品交给其他小组评选,以免出现本人推选本人的现象,这样相对公平。

最后,邀请班上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作品,全部作品读完,采用无记名的方式投票决定,避免人情干扰。

又是一次作文课,我改变了第一次的做法,按照调整后的方案尝试着第二次的班级选举作品。果不其然,效果很明显,在人人都不知道作品与作者信息的状况下,选举少了人品的影响,作品本身的价值被凸现了出来,学生都能从作品的构思、情节、立意等方面去评判,最终选出了较为满意的作品。

我想,在一个班集体中诸如此类的推选肯定有很多,小到组长,大到班长,假若都藏有私心,那么这样的民主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每一个民主选举活动的组织者与策划者,都应当考虑周全,设计出完善的活动方案,尽量避免一切人为因素,让选举保持公平、公正。

选作品还是选人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孩的舞台,大人的世界。良心、公正、无私,考量着每一次参加选举的每一个人!组织学生过有意义的民主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吴荷俊,句容市后白中心小学,212444)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民主选举人品作文课
人品:人生最重要的名片
做个“懒”老师,让班级管理“活”起来
测你的人品还剩多少?
兰州市绣河沿回汉聚居区民主选举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做人的根本在人品,做事的根本在谨慎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