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神性与人性

2016-07-09 14:09韦培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尊严感权贵当代人

韦培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建筑传递的神性和人性,提倡寻找中国古建筑的人性即建筑的安全感和尊严感,再借助西方最新的科技如三维扫描仪、3D打印机、CNC加工设备等对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法做出科技的提升,以此设计建造适合当代人居住的中国建筑,给中国古建筑一个未来!

关键词:古建筑三维扫描;3D打印;安全感;尊严感

大家都说建筑是一个民族的脊梁。脊梁是一个人的神经传递途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以,中国的建筑是怎样的,中国的民族精神就是怎样的。

开始分析这个题目之前,我先要跟大家建立起一个共识,就是中国的传统建筑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给神住的,包括了神在人间的代表——天子,也可以涵盖那些为神和天子服务的权贵。另一种是给人居住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这两者是相反的两个极端,敬奉神明便丝毫不敢侵犯,不屑那些凡夫俗子又可以到涂炭生灵的地步。

若把民族比喻成一个人的话,我们这个民族的核心基因DNA(文化)并不是双螺旋式的,而是分叉的树丫,致使长成的“人”是畸形的坡脚,一只脚(权贵文化)无比发达,另一只(平民文化)则异常萎缩。向上追溯这个畸形的躯体,可以发现建筑这个民族的脊梁也是这样。

为了建造神的建筑,权贵们要求平民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稀缺资源”作为材料、价值连城的工艺品作为陈设。在漫长的历史演变里,这种病态的“高贵”由内而外的蔓延开来,从宋以前的“更高、更大”变成了宋以后的“雕梁画栋”。

对于这样“精心”营造的建筑,让我想起来了藏传佛教里的“坛城”,用最鲜艳的矿石粒经过长时间堆砌成一座华丽的“城”。但是,“坛城”的智慧是:“城”建好的同时就要立刻将其销毁,残骸撒入大地,变成“肥料”、“碳”、“石油”等等这些能滋养生命的东西。

那么,如果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的建筑不是当代人要学习的传统,到底什么才是能够滋养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古建筑智慧呢?

在中国古建筑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有着人性微弱的光芒,像佛前的酥油灯,孱弱却永恒不灭。虽然在“神”和“神”在人间的代表——“权贵”的压抑下,人的一切都在敬奉着他们,用最珍贵的材料、用最长的人工、用自己的甚至家庭的生命去供奉“权贵”。但是,中国古建筑里的人性一刻都不曾消亡,这些精魂通过一代代匠人的传承藏在了一些隐秘角落,等待着人性的自我觉醒,等待当代人去解开中国古建筑里的人性密码——安全感和尊严感。

中国古建筑里的梁架结构、斗拱、台基等都是人追求建筑安全的体现,并辅之以独特的中国智慧——榫卯结构。山西应县木塔建筑结构之牢固,是人类智慧的巅峰之作,多次七级地震、北洋时代混战的炮弹在周边爆炸,都没能撼动过他。这种对建筑安全的高度追求除了体现在结构本身之外,还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比如防止火灾连烧一片的马头墙,还有建筑构件之上,比如“飞檐”配合“瓦当”和“滴水”将雨水引导到了台基之外,防止了雨水对墙基的破坏。寻找中国古建筑的安全智慧,不是要去学习他的结构、制造技术,而是学习他对人的负责,安全是建筑最基本的标准,这正是当代建筑师最应该担负起的人性。

细细观察中国古建筑的一些细节,如“翘角”、“升起”、“梭柱”等则是人追求自身尊严的体现,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美学——建筑线条。中国古建筑的线条是向上的,像是力图摆脱地心引力般的努力向上,在视觉上避免了西方向下式建筑的压抑与沉重感。后来,我发现,这种异常轻盈的檐角起翘很像玛丽莲梦露的裙子飞舞的瞬间,可见东西方对美的诠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升起”则是更早的中国古建筑智慧了,唐以后,这一脉智慧就消失了,与其一起消亡的还有配合这个“升起”的“梭柱”,那是从平民从织布的梭子那里取得的智慧,唐以后的中国古建筑屋檐线不在向上“微笑”而是平直“无奈”的。寻找中国古建筑的尊严智慧,不是要去制作“翘角”、“升起”和“梭柱”,而是要学习他对人的尊重,为人的尊严所作出的努力。

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就是更要从那些结构里、构件里、线条里、细节里发现中国古建筑最早的人性智慧,然后借助西方最新的科技、设计建造适合当代人居住的中国建筑!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定要借助最新的科学技术。比如中国古建筑的建造方式过度依赖人工,建造速度异常缓慢,传统榫卯结构的精确度差是施工的最大问题。那可不可以用CNC数控机床这个工业生产中精度最高的设备来制作榫卯呢?这样就不再需要用“标号”来解决隼与卯的匹配问题,中国古建筑营造将不会再依赖“老师傅”,只要建立好准确数据就可以进行大量的标准化生产,之后再进行快速高效的装配搭建,这样会大大提高营造速度。

再比如中国古建筑构件历史越久数据就越少,吾辈有心再开发利用也苦于寻找恢复之难。那可不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地毯式寻找,然后利用三维扫描仪进行第一手的数据采集,之后可以利用3D打印和CNC设备进行恢复甚至远程数据传送后的异地再生产,这样还可以节约大笔运费呢。就建筑装饰而言,利用这种方法,终将摆脱对“雕刻大师”的依赖,完全可以靠数据生产的方式利用CNC设备进行木雕、石雕、砖雕的装饰雕刻工作。

中国的智慧,中国人性的智慧从来不是抱残守缺的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努力的为人服务、向上提升。我们做建筑师的可不可以多想想怎样给当代人设计建造安全的、有尊严感的中国建筑呢?只有这样,中国古建筑才有未来。

猜你喜欢
尊严感权贵当代人
“草圣”张芝:不爱权贵爱布衣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祝允明诗书戏权贵
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给学生一份信任,回报你一片精彩
给学生一份信任,回报你一片精彩
尊严感: 群众利益的核心构成
豪门贵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