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2016-07-11 16:58彭月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成为民众参与率最高的事业。而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也逐渐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文章主要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通过分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公共事业是国家的服务性事业,承担着提高公民生活水准、保障公民各项权益等方面的责任。公共事业主要包括:教育教学、体育建设、医疗保障、环境保护、社会保险、文化创建等多方面内容。但在公共事业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不同的单位机构有着不同的标准。高等院校对公共事业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特别是要掌握学科规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社会对公共事业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要能够适应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创造持续的经济效益。两者间存在的差异需要有效的协调,而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为解决以上差异的有效方式。

一、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为社会民众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协调社会的生产现状与人的需求,协调社会公共经济结构中存在冲突的部分。公共事业管理包含多方面的学科知识,特别是经济管理学方面的知識,是综合的公共资源管理体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要协调高等院校学习要求、社会市场的经济创造两方面的矛盾,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多方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服务对象也具有复杂的特征,不仅包含各个行业人群,也存在着许多细小的利益问题。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不仅要从社会效益方面考虑,还要从公共利益、个人利益方面考虑,只有在协调多方利益前提下,才能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加公正与合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技能:首先要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够解决公共事业多方面的问题;其次是要有高超的科学技术水平,有较强的办事效率与整体规划能力;最后是要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持续的经济效益。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社会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方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构,需要深入社会进行调查,找出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专业应用型人才可以根据从事社会职业的不同,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方向。比如:在社区部门服务的人才,可以侧重社区专业知识的培养;在企业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人才,则侧重行政事业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对于劳动人事方面的人才,可以对其进行专业的劳动人事规章制度的培养。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向,为人才配备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更加专业化、系统化,才能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同时要在人才培养与市场趋势分析两方面努力,不定时的考察人才的工作能力,对于需要改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正。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为以上我们所说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对专业应用人才进行不同个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是教育、医疗、文化与保险等公共资源方面的管理。公共管理的有效完成,对社会事业顺利运转具有极大的帮助,也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极大帮助。公共管理融合“公共性”与“管理性”两方面特征,需要管理人员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技能。目前的公共管理人员大多都具备公文写作、英语、计算机、调查与统计、管理资料分析整理等多方面技能,能够根据管理的侧重点熟练运用文科、理科两方面的知识。

目前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类学科共开设有四大公共管理课程,分别为: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还有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要求开设的四小门公共管理课程,分别为:公共事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各院校根据学校师资优势、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从中选择适合学院发展的学科,对学生进行全面化的知识体系培养;而学生也会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符合自身的学习科目。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在全面的基础知识讲解过程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动手操作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

1.根据四大公共管理课程设置核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领域与素质领域两方面进行评判。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习自身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形成多学科专业知识网络;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除此以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还要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突发状况的能力等,只有多种技能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复杂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目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四大公共管理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开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是体现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基本要求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开设的普遍性课程。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四大公共管理课程,针对的主要内容为政治、管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而公共事业管理是整合多学科的主要枢纽。通过公共事业管理这一途径,对社会的教育、医疗、文化与保险等多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以后,能够明确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各行各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要求。对于公共事业管理这一服务性行业来说,管理的内容不仅是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还有能够在满足城市居民各项生活要求的同时,保障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经济效益、个人利益的持续增长。这种多方面利益的协调功能,为公共事业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公共事业不是公益事业,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制定出严格的培养方案;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在营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公共事业性质、任务与工作要求的理解。只有深入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事宜,才能保证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2.工具性课程与价值性课程设置的动态平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具有专业知识储备与较高素质水平的前提下,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公共事业管理价值观体系。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价值观体系指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人员需要维护和坚持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维护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体系。公共事业管理内容的开展,要在保持社会公平、有序、正义和责任的前提下,追求公共事业管理科学的管理体系、高效的管理标准与持续的经济增长。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所传达的价值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片面注重实用性与技能型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开展,会使学生在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提升公共服务与人文环境的创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需要符合国家政治的要求,符合社会市场行业的需求;但更需要建立正确的公共事业管理价值体系,以人文主义的管理观念培养相关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妥善协调工具性与价值性两方面的问题。公共事业管理工具性课程指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知识课程,专业课是工具课的具体应用。工具性与价值性两方面的协调并不是指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价值观念灌输课程安排为同等的课时;而是要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中,向同学们灌输有关公共事业管理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比如:民主、平等、公正的服务观念,提供优质贴心服务的意识,维护公民社会利益、促进公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观念等。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要时刻牢记公共服务神圣崇高的价值理念,以及专业敬业的服务态度。通过专业的服务,带给服务对象良好的服务体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体系以管理学科为基础,以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为支撑,是具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的管理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能够在迅速变化的社会需求中不断开拓创新,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发展需要。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课程:逻辑学、管理定量分析、统计学和社会调查学等。

(二)加强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教材建设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高等院校的新兴学科,存在着教材资料缺乏、相关专业的师资较少、专业建设方向不明朗等多方面问题。本文主要关注问题为,教材建设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材建设,需要相关专家对专业方面的课题进行编写,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家较少,而且很多专家不具备编写教材的能力。同时从另一方面来看,国家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科研投入严重缺乏,这使得该专业的科研成果非常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规格公共事业管理教材的支持。目前比较正规的公共事业管理教材有以下几种:首先是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编写的《高等教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其次还有西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编写的《新世纪高等教育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工程》。他们在以上教材中,都加入大量篇幅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课题。他们两人的教材编写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前沿性的特征,是能够代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主要教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前的教材建设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水平,编写出高质量的公共事业管理教材。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需要相关专业的专家、学科带头人等协同努力,研究出更多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成果。教师要结合专业的发展阶段、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编写。教材的编写要能够反映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现状,反映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且要与其他政治、社会、经济学等学科有广泛的联结,要能够反映出时代发展的基本形势,最根本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公共事业管理教材的编写,要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前沿性的特征,要能够反映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扎实、基础、联系紧密的公共事业管理教材,才能使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有更加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同时要在公共事业管理教材的编写中,加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的公共事业管理价值观,使学生能够以民主、平等、公正的精神看待每一位服务对象。同时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包括公共事业管理知识体系的扩充、体制方面的改革、操作方式的改变等。最终使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构建方法、分析方法和决策方法,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任务要求。

(三)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其他问题为:专业教师缺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资格要求为:教师要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能够在理论讲述的同时加入相应的实践演练。这种高标准的教师要求,使得教师师资培养相当困难。所以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主要问题。通过开设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班、引进专业人才授课、参加研讨交流会等形式,提高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与素质水平;通过国外考察研究,借鉴国外的专业发展经验,增加教师对专业发展情况的深入了解。还可以通过学校专业资源共享、专家教授经验传达、跨学校聆听讲座与课程等形式,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熟练学科操作技能的学科带头人。

三、结语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加以完善的长久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先进管理专业教材、强大师资水平等硬件方面的支持,还需要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正确的公共事业管理价值观等方面的建设。只有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人才素质与服务态度两方面进行培养,才能使公共事業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建设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忠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

[2]王晓婷.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与反思[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

[3]吴功德,王晓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1).

[4]张进,李玉柏.基于四个融合的通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

作者简介:彭月(1995-),女(土家族),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