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程式考核模式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2016-07-12 06:51张小燕武汉学院艺术设计系430000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43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创新教学改革

张小燕 (武汉学院艺术设计系 430000;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000)



基于行程式考核模式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张小燕(武汉学院艺术设计系430000;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430000)

摘要:《中国工艺美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本文着重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闭卷考试的方法,采用行程式考核模式,探索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未来课程实践探索等方面,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专业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行程式考核;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创新;教学改革

本文系2015年武汉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中国工艺美术史》这门课程主要讲述从原始社会时期到清代各种工艺美术品的发展演变史。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风格演变,让学生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同时通过欣赏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和对设计理念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欣赏力,加强理论基础,并以此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拓宽设计思路,提高综合素质。

起初学校要求《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由于课程知识点繁多,导致教师授课是填鸭式教学,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考试时候学生临阵磨枪,更有甚者指望考试作弊。因此这种考核方法单一呆板,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导致教学上的失败。学校推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来,采用行程式考核模式(Continuous Assessment)。形成式考核是指对教学全过程的测评和课程学习的指导性考核。即代替单一考试考核,在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之外,亦在考核方式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素质(批判性思维、演讲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等)。将单一考试转变为学期中多次考核,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讲演报告、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扮演、团队项目、课堂测试、课堂参与度、课外调研项目、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等全方位的综合考核系统。行程式考核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过程和实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再以单一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单一课程考核标准,而是将考核溶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重过程轻结果。

笔者所在的学校系一所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行程式考核模式进行《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以下内容便是课程创新教学探索。

一、《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传统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方法是老师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首先讲当时朝代的社会背景,指出时代的总体风格,然后按照门类,诸如漆器、染织、瓷器等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总结该章节的工艺美术史特点。知识点繁琐冗长,老师讲授非常辛苦,学生却丝毫提不起兴趣。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直接导致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脱节,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笔者所在艺术设计系有几个不同专业,针对各自的专业方向,应该将内容有所侧重。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不一样,例如针对对环境艺术系学生,重点可以介绍下建筑风格设计特点。针对产品设计类专业,着重讲述器型特点以及设计理念。例如汉朝的长信宫灯,距今2000多年的一件灯具,在引导学生对它的造型进行分析外,阐释设计师的环保理念非常重要。对视觉传达专业学生而言,重点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纹样,并和现代设计相结合。例如,唐朝的主要装饰纹样牡丹纹,和云南白药LOGO相结合;商朝的饕餮纹在20元钱人民币上的应用等。古代的装饰纹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有所应有,学生就会觉得学有所有,学有所值。对服装艺术系学生,介绍中国印染织绣与服装的成就;还有卷云纹在传统纹样中屡次出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祥云火炬也有所引用。这些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案例,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总之结合现代设计作品讲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以古代工艺美术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运用的实际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使学生从思想上更能认识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重要性。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内容繁多,若是以年代教学,每个朝代讲述时就会牵涉到几种工艺美术品。最好采取故事性专题教学,不使用年代教学。以每一种工艺美术品为线索,尽量简化课本内容,学习不同时代下该工艺美术品的演变。全书内容以材质分类,可以分为青铜器,陶瓷、家具、玉器、石雕、织绣等八大器型。具体以青铜器为例,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阶段,二十多种酒器即为代表,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都可以单独作为专题进行讲解。总之,以专题的形式讲解《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师学生思路清晰,突出重点,避免枯燥。

(三)创新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

《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形式不应只停留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层次,而是最大程度上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第一位的,善于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美术史知识,比如美术作品名称、内容、产生的具体年代等等教师稍做介绍后,可以模拟一些场景。譬如在讲到元代青花瓷器相关内容时,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鉴宝现场。在讲台上放2个青花瓷器,分别请同学们上台看、摸,鉴定瓷器的花纹是手绘的还是采用现代贴花工艺制作而成。在这一个模拟现场,同学们气氛活跃,表现积极。各抒己见,在相互争论不下的时候,老师解开谜底,并趁机给学生讲解青花瓷的器型以及花纹特点,采用这种模拟情景的方式授课,同学们兴趣浓厚,知识点记忆牢靠。

2.实地考察

从教室走向博物馆,实地考察是《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笔者每年都会带着学生走进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从课堂到眼前,几千年前的实物呈现在眼前,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有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的自豪感。带着学生边看边讲,比单纯地在教室里看图片视频要直观,学生们很快就能辨认出饕餮纹、窃曲纹;从土与火的艺术展中了解了什么是中国瓷器的美;经过2000多年的腐蚀依然能锋利如初的越王勾践剑激起了学生的广泛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掌握的不仅仅是千年不锈之谜,更是对事物观察分析的方法。学生们在博物馆看到这些藏品,一方面感叹器物的精美外,更直接地是感叹古人的智慧。通过直接和文物接触,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他们钻研文物的热情。学生在参观过程中积极踊跃,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多处考察,并能获得一些颇有价值的发现。

3.自主课题研究

课堂教学中,学生们要进行分组专题讨论。结合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自主课题研究,以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笔者常常鼓励学生课后上网,去图书馆查找相应的资料。例如人类凉爽工具的演进过程,古人早先以树叶纳凉,后来出现各种材质的扇子直到今天的电风扇、空调的出现,中间器型和纹样经历了哪些变化,体现了人类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学生们经过认真的查找资料后,以专题的形式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表达形式多样。可以用表格进行比较说明,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家乡特色,来阐述相关文物的特点。说到自己的家乡,学生们眉飞色舞,津津乐道。记得在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谈到自己的家乡武当山,非常自豪,他查找了很多关于武当山知识,谈起了道教法器,武当山建筑特点等。以这种方式使学生在讲台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家乡特色,掌握了知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更好地阐释工艺美术史的特点。

二、《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考核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传统的考试方法采用单调的闭卷考试,试卷中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七大题型。还分A卷和B卷。学生为了能考试过关,死记硬背,考试完后就什么又不记得了。这种考核方法让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因此最好的课程教学考核采用行程式考核方法。考核是由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结果评价等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了改变以往单一、粗放的模式,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成绩的评定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

(1)课堂表现。包括回答老师问题,上课出勤率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改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和学生应试式的学的状况,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的热情。

(2)小论文成绩。鼓励学生发表与课程相关的论文,发表论文就可以免考,分数由任课教师对文章评估确定。小论文主要是要求学生就所学课程的内容指定或自选题目写论文、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要求学生课后做阅读笔记,提高阅读能力。

(3)自主课题研究。教师选择一些既有理论性又具有现实性的课题,要求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质疑答辩,教师和其他小组共同评价给小组打分。

(4)课堂课后作业。结合课堂所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读书,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绘制各朝代主要装饰纹样,利用学生擅长的方式激发兴趣点,加深知识掌握的程度(5)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 试卷考试应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考察其观察和思考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少考或不考死记硬背的内容,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

结合具体情况 ,给以上五部分成绩一个合理的比例来计算这门课程的学习总成绩。通过这种种方式,改变过去只重视期末考试的做法,增加全方位教学环节的考核,形成教学行程式考核,扭转学生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局面,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中国工艺美术史》未来教学实践展望

结合《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内容,探索建设以微视频为载体的课程网络学习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形式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教育影视、网络视频课程,演变为微视频课。相信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可以开展成全方位公开课,老师和学生共同站在讲台上探讨问题,达成共识,教学相长。

总之,基于行程式考核模式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创新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思考研究的能力。通过对设计理念的分析,加强理论基础。拓宽设计思路并以此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新.美术史教学改革的思考[D].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

[2]闰雪,王汉芳.美术史课教学八法浅谈[D].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

张小燕,武汉学院艺术设计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读博士。

猜你喜欢
课程创新教学改革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改革与创新
创新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几点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性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