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技术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

2016-07-12 14:04王俊霞丛晓庆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符合率定量敏感性

王俊霞 丛晓庆

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264300)

TCT技术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

王俊霞 丛晓庆

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264300)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1-2]。宫颈癌的进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宫颈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死亡率,故对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进行早期筛查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3-5]。本文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本院妇产科进行宫颈检查妇女,其中行TCT检查3015例,年龄46.2±14.2(20~73)岁;行DNA定量分析1643例,年龄46.4±14.2(20~79)岁;行TCT联合DNA定量分析387例,年龄46.7±15.1(21~80)岁。所有纳入研究均详细询问其既往史、月经史及性生活史等;其中性生活史均为≥1年,期间未使用药物避孕。

1.2 TCT标本采集

非月经期且禁性生活3d取材。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颈管刷在宫颈口与粘膜交界处旋转5周,停留约20s,收集脱落细胞, 取样后将宫颈刷垂直置入盛有Thinprep保存液的小瓶内,与宫颈TCT或DNA定量细胞学检查一并送检。送检标本每例均采用液基薄层制片2张,一张做常规细胞学检查,一张行Feulgan DNA染色行DNA定量分析。

1.3 DNA定量分析

DNA制成薄层细胞涂片。判定标准:①未见DNA异倍体细胞;②可见少量(5%~10%)细胞增生;③可见少量 (1~2个异倍体细胞, DI≥2.5)DNA 倍体异常细胞;④可见细胞异常增生(≥10%);⑤异倍体细胞≥3个,DI≥2.5;⑥可见异倍体细胞峰。①时判检测阴性,④~⑥时检测阳性,②、③时为可疑或少量病变。

1.4 细胞学诊断标准

TCT参考2004版Bethesda诊断标准[6]:①未见上皮内病变或癌变(NILM);②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性鳞状细胞(ASC-US)和不典型性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 H);③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④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⑤鳞状上皮癌(SCC)。ASC-US及其以上病变为阳性。

1.5 宫颈组织病理检查判读标准

细胞学检查为“ASCUS 及以上”、DNA 定量分析为“可疑或阳性者”均建议进行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鳞柱交界区取组织活检。参照WHO 病理学诊断标准[7]:正常或炎性改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及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病变达CINⅠ及以上为阳性。

1.6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19.0 进行数据分析,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标准,计算各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χ2检验比较各组检查结果的差异,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CT检测

TCT检测的3015例中,异常117例(3.88%),其中 ASC-US 85例(2.82%),ASC- H 17例(0.56%),LSIL 8例(0.27%),HSIL 7 例(0.23%)。479 例行病理活检,68例TCT阳性者病理诊断为阳性35例。假阳性率为9.68%(33/431),假阴性率为27.08%(13/48),阳性预测值为51.47%(35/68),阴性预测值为96.84%(398/411)。组织病理CINⅠ及以上者共 48例,TCT 检测的敏感性为72.92%(35/48),特异性为92.34%(398/431)。见表1。

2.2 DNA 定量分析

1643例DNA 定量分析中,异常180例(10.96%),其中可疑88例(5.36%),阳性92例(5.60%)。405例病理活检中DNA定量阳性者118例中病理活检阳性76例。假阳性率为13.50%(42/311),假阴性率为19.15%(18/94),阳性预测值为64.41%(76/118),阴性预测值为93.73%(269/287)。CINⅠ及以上者共94例,DNA定量的敏感性为80.85%(76/94),特异性为86.50%(269/311)。见表2 。

表1 TCT检测与病理结果符合情况比较(例)

表2 DNA定量分析与病理结果符合情况比较(例)

2.3 DNA 定量联合TCT检测

387例共检测出70例阳性病例,其中病理检测阳性64例。假阳性率为15.59%(46/295),假阴性率为3.26%(3/92),阳性预测值为65.93%(89/135),阴性预测值为98.81%(249/252)。敏感性为92.75%(64/69),特异性为97.65%(249/255)。见表3。

表3 DNA定量联合TCT检测与病理结果符合情况比较(例)

2.4 不同检测方法的符合情况

在阳性符合率方面,TCT、DNA定量及TCT联合DNA定量的符合率分别为51.47%、64.41%、91.43%,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TCT、DNA定量及TCT联合DNA定量的敏感性分别为72.92%、80.85%、92.75%,各组间存在差异(P<0.05);TCT、DNA定量及TCT联合DNA定量的特异性分别为92.34%、86.50%、97.65%,TCT联合DNA定量特异性最高(P<0.05)。此外,3种检测方法中,假阳性率在TCT检测中最低,假阴性率在T CT联合DNA定量中最低、阴性预测值最高(P均<0.05)。TCT检测中阳性预测值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

3 讨论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宫颈病变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8-9]。由于国内女性对宫颈癌的重视程度不高,临床出现症状时已处于宫颈癌中晚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因此大范围开展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及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方法[10]。随着近几年宫颈细胞学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TCT较好的弥补了传统巴氏涂片检查中的不足,避免了取材时细胞丢失所导致的假阴性,提高了样本的阳性检出率,其在国外的使用已较为成熟,国内现处于初步推广阶段[11]。且受限于传统阅片方式,其正确率与人眼疲劳程度及医师的经验水平等因素相关[12]。因而探寻一种高效、简单、安全筛查方法对于开展宫颈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DNA细胞定量分析技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通过测量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以发现病变细胞,并借助计算机自动扫描技术,能够降低制片及阅片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阅片质量,并提供客观的诊断数据。具有准确度高、敏感性强和重复性好等特点,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13]。Kuramoto等[14]通过对几种宫颈病变筛查方法的研究显示,阴道镜敏感性最高,液基细胞学特异性最高。本次研究中, DNA 定量阳性符合率为64.41%,敏感性为80.85%,特异性为86.50%;TCT符合率为51.47%,敏感性为72.92%、特异性为92.34%。结果提示DNA定量分析在诊断宫颈病变及宫颈癌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漏诊率较低,但特异性低于TCT检查。因此若将二者联合应用于筛查宫颈病变,对于提高宫颈病变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一定作用。

相关文献显示,将DNA定量分析联合TCT技术应用在宫颈病变筛查的检出率得到明显提高[15-16]。本次研究3种检测手段中TCT联合DNA定量阳性符合率和敏感性、特异性均最高,假阴性率最低、阴性预测值最高。表明TCT联合DNA定量分析可提高宫颈病变检测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覃烨, 王红丽, 任彤.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病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4):811-813.

[2] 刘慧强. 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和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6,06:1258-1260.

[3] Chambers G, Millan D, Cuschieri K, et al. Assessing the dete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late mRNA in liquid base cytology samples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of cervical disease[J]. J Med Virol, 2014, 86(4):627-633.

[4] 汪志求, 韩光锋, 段爱雄. 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7(9):1048-1050.

[5] 吴秋萍, 叶金艳, 程浩,等. 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 27(10):1210-1213.

[6] 蔡玉群, 李薇, 万惠卿,等. 2010~2012年杭州市拱墅区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J]. 中国肿瘤, 2014, 23(9):752-756.

[7] 陈乐真. 妇产科诊断病理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235-236.

[8] Ibrahim A, Rasch V, Pukkala E, et al. Cervical cancer, risk factors and feasibility of acetic acid screening method in Sudan[J]. Int J Womens Health, 2011, 3(6):117-22.

[9] Bayo S, Bosch F X, De S S, et al. Risk factors of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in Mali.[J]. Int J Epidemiol, 2015, 31(1):202-9.

[10] 卢春茹, 袁会敏, 孙文娟,等. TCT+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临床价值的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 26(7):839-841.

[11] 张玲,龚平,刘静,等.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16,01:45-46.

[12] 许剑利,徐克惠. 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12:946-949.

[13] Nghiem V T, Davies K R, Beck J R, et al. Economic evaluation of DNA ploidy analysis vs liquid-based cytology for cervical screening[J]. Br J Cancer, 2015, 112(12):1951-1957.

[14] Kuramoto H, Iwami Y, Sugimoto N, et al. Application of a new liquid-based procedure (TACAS) for the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a preliminary study.[J]. Acta Cytol, 2012, 56(1):74-9.

[15] 付玉梅, 张晓坤, 梁惠芬,等. HC2-HPV-DNA联合TCT筛查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11):1823-1825.

[16] 李敏, 张春梅, 周仕娴,等. TCT 联合DNA 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 重庆医学, 2015(15):2045-2047.

[责任编辑:董 琳]

2016-05-17

2016-08-02

猜你喜欢
符合率定量敏感性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基于力控制的机器人磨抛定量去除研究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