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孕激素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2016-07-12 14:04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曼月乐烯酮孕激素

郑 疆 陆 莹

湖北省黄石市四医院妇产科(435006)

不同孕激素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郑 疆 陆 莹

湖北省黄石市四医院妇产科(435006)

子宫内膜息肉(EP)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绝经后出血等症状[1]。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但有研究发现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容易复发,分析原因可能为手术仅达到切除病灶的作用,长期无孕激素对抗、高雌激素水平的高危人群容易复发[2]。本研究探讨不同孕激素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均于宫腔镜下检查确诊为息肉,并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病理确诊为EP。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等症状。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变者、子宫腺肌症等器质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血液系统病史者,术前6个月接受激素治疗者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未能随访12个月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各40例。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第一组于术后第7天开始服用地屈孕酮(达芙通,Abbott Biologicals B.V生产)(地屈孕酮组),10mg/次,2次/d,连服10d,停药待月经来潮后于月经第14d开始继续服用,共服用3个月;第二组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3~5d时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曼月乐,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曼月乐组);C组于术后第2d开始服用孕三烯酮(内美通,Patheon U.K.Limited生产)(孕三烯酮组),2.5mg/次,2次/周,连服3个月。

1.3 观察指标

3组均于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观察指标主要是月经量[月经量用月经失血图(PBAC)计算获得]、月经周期,对月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改善标准为月经量正常或减少,月经周期规律);均于术后3、6和12个月B超检测其子宫内膜厚度;记录复发情况:随访中B超提示子宫腔内异常回声再次行宫腔镜及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者,诊断为术后复发。治疗期间监测患者心、肝、肾功能,观察有无出现乳房胀痛、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水样排液及恶心、头晕、呕吐等症状发生。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各组年龄、孕次、产次及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各组术前子宫内膜厚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t≥10.471,均P<0.05),且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曼月乐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另外两组(t≥6.425,均P<0.05)。见表2。

表1 3组基本情况

表2 3组不同时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s)

2.3 月经改善情况比较

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3组间月经改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曼月乐组月经改善情况好于另外两组(P<0.05),地屈孕酮组和孕三烯酮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1.067,均P>0.05)。见表3。

2.4 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比较

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时3组肌瘤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个月时3组复发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曼月乐组复发率低于另外两组(均P<0.05),地屈孕酮组和孕三烯酮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3组不同时期月经改善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比较[n(%)]

2.5 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随访12个月,地屈孕酮组出现5例点滴阴道出血,5例恶心、呕吐,其心、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停药后症状均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曼月乐组出现2例点滴阴道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孕三烯酮组1例出现转氨酶升高,经过服用保肝药物后肝功能恢复正常,3例点滴阴道出血,2例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6.275,P<0.05),曼月乐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两外两组(χ2=6.200、3.940,均P<0.05)。

3 讨论

目前EP的病因和复发因素尚不清楚,可能与炎症、内分泌功能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3]。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局部雌孕激素受体比例失调,高雌激素水平促进有丝分裂,从而促进子宫内膜增殖,孕激素水平低无法对抗此种增殖作用,从而致局部黏膜呈现过度增生而形成息肉[4]。EP仅极少数能够自然消退,大多持续存在,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月经异常、流产及不孕,部分息肉还可发展为癌前病变或者癌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5]。目前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可经B超发现直径>0.5cm的息肉,但对于B超提示内膜不均匀增厚,可通过宫腔镜检查,其可以直观、清楚的显示病变,且通过宫腔镜可以明确息肉的位置、大小和数目,宫腔镜下手术还可降低对子宫内膜损伤程度,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6-7]。但研究发现宫腔镜下EP术后容易复发。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成为了临床讨论的重点。

据报道术后长期给予孕激素可以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目前孕激素种类较多且还具有多种剂型。本研究对术后应用地屈孕酮片、曼月乐、孕三烯酮3种孕激素预防宫腔镜下EP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种孕激素均可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降低子宫内膜厚度,但曼月乐效果更为明显,随访12个月后的复发率也最低。分析原因可能为LNG-IUS是一个缓释系统,宫腔内每天释放左炔诺孕酮20 μg,在子宫内膜局部的药物浓度高且稳定,大大降低了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中的合成,具有更强的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从而使复发率更低[8-9]。同时应用LNG-IUS的不良反应较少,仅2例出现点滴阴道出血,并未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其原因可能为LNG-IUS局部释放药物,在靶器官子宫内膜有较高浓度,而血药浓度极低,最大限度降低了全身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10]。

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的3种孕激素均有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但LNG-IUS可更好的改善月经情况,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术后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1] 李红梅, 张洁, 王秀艳.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108例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 2013, 42(3): 339-341.

[2] 钱沁佳. 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10): 1661-1662.

[3] 陈小玲, 韦妙成.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14): 2318-2320.

[4] 彭艳, 姚吉龙, 刘剀, 等.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曼月乐治疗保守性手术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J]. 生殖与避孕, 2013, 35(7): 491-495.

[5] 于珊珊. 宫腔镜结合阴道超声诊治子宫内膜息肉1085例分析[D].吉林大学, 2013, 12-15.

[6] 朱辉, 梁迪, 原孟, 等. 宫腔镜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对妊娠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J]. 安徽医药, 2015, 19(1): 97-99.

[7] 户月.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120例临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 2014, 22-30.

[8] 王彦萍, 王鸿, 赵红雷,等. 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J]. 疑难病杂志, 2014, 13(2): 180-182.

[9] 陈琳. 曼月乐联合GnRH-α、口服避孕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郑州大学, 2014, 11-19.

[10] 刘意. 曼月乐对乳腺癌术后口服他莫昔芬患者子宫内膜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D]. 重庆医科大学, 2015, 32-37.

[责任编辑:董 琳]

2016-08-29

猜你喜欢
曼月乐烯酮孕激素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放置曼月乐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避孕的临床价值分析
保胎药须小心服
曼月乐环在计划生育门诊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率评价
曼月乐
——既能避孕又能治病的环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