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游:品味遵义

2016-07-12 17:57
遵义 2016年24期
关键词:遵义市全域旅游

文丨记者 陈 涛

大旅游:品味遵义

文丨记者 陈 涛

如果说,地球上有一个地方,不经意间,让历史与人文邂逅,让神奇与转折契合。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是遵义。

如果说,地球上有一个地方,不经意间,将多种颜色神奇叠加,将美景、美酒与佳茗完美结合。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是遵义。

遵义这片土地如此厚重,如此斑斓。走进遵义,就踏上了红色传奇的土地;踏上了自然与文化遗产交相辉映的土地;踏上了醇香四溢的土地;踏上了四时皆景的土地……

山水传情

遵义是旅游大市,这是不争的事实。

自然的青睐,历史的恢宏,造就了遵义旅游资源的经典型、唯一性和排他性。这正是俗话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遵义依托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便是天经地义之事。近年来,遵义市通过着力打造遵义旅游发展升级版,产业规模不断做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效益不断扩大、综合治理不断加强,有力地推动了旅游强市、旅游富民。

尤其是最近五年来,遵义市坚持“建设全景遵义,发展全域旅游”的理念,围绕构建“全景域体验、全产业融合、全过程消费、全方位开放,全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实施了涉及精品景区、基础设施、智慧旅游、配套服务、旅游扶贫等方面的多个项目,催生了一批具有遵义特色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线路。

为了绘就“全景遵义”的美丽画卷,遵义市投资45亿元高水平打造了100英里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投资1.5亿元建成了100公里茶区木栈道,投资1.8亿元的红色旅游综合体加快建设,大手笔策划长征文化主题体验园、娄山关旅游脱贫试验区等。

按照“四季可游”体验目标,培育了一批休闲城镇、乡村休闲农业、文化创意、山地户外运动、避暑养生度假等四季皆可游的旅游产品,比如:老城红色文化旅游综合体、绥阳诗乡花海、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道真大沙河仡佬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旅游产品。

在大交通、大生态、大数据的助力下,遵义市以航空发展为切入口,通过“铁公机联动”发展,对外连接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游客源源不断。通过实施产城景一体,统筹风光风情风物、打造茶海竹海花海、全域绿化美化靓化,集中打造旅游产业集聚区,实现全天候全空间全景域旅游体验。

到了遵义去哪儿玩?住哪儿好?怎么走?如今,这些问题都将伴随着大数据引领下的智慧旅游发展迎刃而解。游客通过一个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就可以实现从出发前、旅途中、返回后的全程安排,享受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

为了实现全区域管理,推动旅游改革创新,遵义市坚持对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健全完善旅游安全责任体系。遵义会议会址、赤水景区等首批旅游审判庭和巡回审判点挂牌运行,仁怀市还设立了旅游警察等。

遵义旅游这五年的发展,数据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全域旅游实现井喷增长,预计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从2624万人次、240亿元增加到8400万人次、740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保持35%以上,“红色圣地•醉美遵义”品牌效应显著提升。这样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是很多地方都无法相比的,这也充分证明了遵义旅游升级发展的成效。

品牌塑造

12月6日—9日,遵义虽然已进入寒冬,但这几日的遵义阳光灿烂,让人心生暖意。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遵义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对“大旅游”的提出,更让人在感到喜悦的同时,对即将迎来的大众旅游时代展开了无限憧憬。

遵义机场(胡志刚/摄)

遵义有蜚声海外的一栋楼——遵义会议会址;有名传神州的一瓶酒——国酒茅台;有永世留存的一座城——海龙屯;有绮丽蜿蜒的一条路——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还有接天连地的万顷“竹海”、绿意盎然的连片“茶海”、绚丽多姿的田间“花海”……

魏树旺市长在参加仁怀市代表团讨论时表示,仁怀市要以茅台镇为龙头,立足“酒”字作文章,加速发展国酒茅台工业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要借鉴先进经验,下大力气把茅台镇打造成处处有酒巷子的旅游景点,让游客来了住得下、留得住、不想走,将茅台镇、茅台酒厂打造成为中国酒类工业的典范,并利用“文化搭台、商业唱戏”,举办“酱香型”白酒的狂欢节,推动赤水河流域旅游大发展。

“对余庆而言,红色文化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千方百计打造余庆转战之旅、转折之旅、同心之旅品牌。为此,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将余庆构皮滩电站纳入全市工旅结合示范点;二是创新‘三会一课’形式;三是将回龙场渡口纳入遵义红色文化战斗遗址。”党代表余艾萍讲道。

汇川区是贵州省三个国家级经开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拥有长征期间战斗最激烈的娄山关……党代表郭正勇说:“汇川区必须用活现有的好资源,比如海龙屯要在怎样留住游客等方面着手,这样就需要做到将历史场景再现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故事。同时,景色上要给游客有视觉冲击,展现出不同层次,做到一年四季都能吸住游客眼球。还要将海龙屯周边的养马城和张家湾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弥补海龙屯景区的单一性。”

随着全域旅游的号角吹响,遵义旅游的名片更加精彩纷呈。遵义市围绕“处处是景,四季可游”,实施产城景一体,集中打造“四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实现全天候全空间全景域旅游体验,实现了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以此推动遵义旅游井喷式增长。

市旅发委主任钱世容由衷地感慨:“报告很直观地体现了‘十二五’期间,遵义旅游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十三五’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以此为精神动力,立足旅游‘老六要素’丰富产品链条,围绕旅游‘新六要素’创新业态体系,推动封闭旅游自循环向‘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形成旅游综合新产能,打造好‘全域旅游’的新格局。”

讨论现场,一个个慷慨激昂的发言,点燃了遵义拥抱“大旅游”时代的激情。看向那一张张分量重、含金量高的世界级旅游名片,已经正在引领遵义旅游走出贵州、奔向世界。

融合发展

遵义远非旅游强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遵义发展旅游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旅游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横向比较,差距还很大。遵义旅游业的开发程度、产出水平与旅游资源大市的地位不相称,旅游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这当然与遵义的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但交通的通达性比较差,体制机制不适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人力资源缺乏,旅游整体形象不突出,旅游资源整合尚未完成等一系列问题,都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遵义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具备产业的联动性、发展进程的跨越性以及产品消费的就地性等特点,决定了旅游业可以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好在遵义发展旅游业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

未来五年,遵义市将深入实施“大旅游”行动,全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党代表王晓光表示,旅游是一个无边界的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实施“大旅游”行动,就是要抢抓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大跨越阶段的重要机遇,全面拓展旅游深度和广度,构建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转型升级的新方向。遵义市坚持大型景区引领,按照“规模化、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精品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精品点。坚持以点串线、以线带面,高水平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构建以核心景区为龙头、特色景点为支撑的全域旅游体系,形成“走卧坐想、神清气爽”的全域旅游体验。

并大力实施“旅游+”行动,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层次。着力推进文旅互融,发挥“双遗产”品牌效应,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内涵,推出一批红色体验、文化旅游、研学基地、科考探险等产品。着力推进工旅互通,抢抓国家发展工业旅游机遇,发挥“国酒茅台”“三线建设”等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国家工业旅游基地和示范点。着力推进农旅互动,坚持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镇村落、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推进商旅互赢,坚持把旅游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产业,建设一批高端精品酒店、特色街区、商务平台、休闲养生体验区,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通过旅游汇人气、带商气、聚财气。

同时,充分发挥“红色圣地•醉美遵义”品牌效应,高起点打造一批旅游推介平台,创新旅游营销机制,建立覆盖国内外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营销体系;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旅游实体,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品牌化;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加强旅游市场和服务质量体系建设。

旅游日益成为人们一种常态化、高品质的生活方式。遵义市正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集聚产业群,推进旅游与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做长“大旅游”长板,打造遵义旅游升级版,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

猜你喜欢
遵义市全域旅游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旅游
喜迎新年
——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