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

2016-07-15 07:30赵慧芬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

● 赵慧芬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

●赵慧芬

摘要:调查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数量呈增长趋势。通过对一名自闭谱系障碍儿童一年时间的跟踪研究,观察、记录、分析其典型行为,并同步争取家长的配合,营造接纳的环境,以游戏提高其认知能力。事实证明,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促进研究对象的社会认知和人际交流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个案研究;典型行为

凡具备“在社会性互动、人际交流方面有欠缺,并在行为兴趣上有着固着性与反复性”这两个特征的儿童均被定义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

一、研究背景

我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笔者所工作的幼儿园是一所大型幼儿园,每年新生入园人数在200名左右,近3年调查发现,每年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都占一定比例(详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就本园而言,确定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呈上升趋势。事实上,还有一些处于自闭症谱系障碍边缘的儿童,因家长不愿配合评估,不在统计范围内。笔者所带的小班有两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其中一名儿童在社会认知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方面的障碍明显。笔者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跟踪观察,并采取了一些教育措施,希望能促进其认知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

图1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童童(化名,文中人名均为化名),男,3岁,幼儿园小班。入园一个月时间,教师就发现其在行为与兴趣上有明显的刻板行为,存在语言和交流障碍,且有一定的攻击性行为。在教师的建议下,父母带他到医院进行了诊治,确定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

(二)研究方法

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分析法、游戏疗法等,对研究对象观察、记录、分析,以期通过有效的干预策略促进其社会认知和人际交流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研究过程

(一)典型行为与分析

童童入园就出现了很多与普通儿童不一样的行为,这引起了教师的关注。

【案例一】

9月2日,开学第二天,很多孩子的情绪还不稳定,教师在忙着安抚哭泣的孩子。童童在玩具柜边的地板上坐着,手里拿着两个雪花片,不时地敲击几下,旁边孩子的哭闹似乎没有影响到他。过了一会,教师走过去,唤他的名字,他没有抬头,而是继续敲击着手里的雪花片。当教师拉着他的手,准备带他坐到椅子上的时候,他一下子挣脱,跑开了,绕着教室跑了两圈后,又继续坐到地板上敲击着雪花片。

分析:童童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幼儿园的陌生环境,丝毫没有让他产生情绪上的波澜。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与教师、同伴的眼神交流,更没有语言交往,这是否是社会交往能力的缺失?他不停敲击雪花片的行为,是否也是反复、刻板行为的一种表现。

【案例二】

9月4日,早上教师跟小朋友们玩点名游戏。交代要求后,教师依次喊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们喊“到”。当喊到童童时,他坐在地板上,低着头,摆弄着手指。教师走过去喊他:“童童,童童。”他依然低着头,教师轻轻摸着他的小脸,他抬起头,眼睛却看向旁边,和教师没有目光的对视。在一整天的各个活动环节中,教师喊他的名字,他都没有应答和反应。

分析:童童对声音不敏感,虽然多次唤他的名字,也毫无反应。开始以为他的听力出现了问题,但是家长带他到医院检查后,确认听力器官没有问题。很多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都存在这一听觉发展特点。

【案例三】

11月17日,游戏时间,荣荣跑来告诉教师:“老师,童童打我。”教师把童童拉过来,童童大声说着:“童童打我,童童打我。”荣荣说:“是你打我。”童童也说:“是你打我,是你打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童童不时地说着:“童童打我,童童打我。”

12月4日,午饭时间,教师帮小朋友们盛好饭菜,照顾他们吃饭。过了一会儿,琪琪说:“老师,我吃完了。”教师请他自己送碗勺。童童突然大声说:“我吃完了,我吃完了。”虽然他的饭菜才动了几口,但他一直高声说着“我吃完了”。

分析:童童进入模仿说话阶段(1周岁左右的幼儿就开始模仿说话,而童童已经3周岁多了,时间明显迟滞),而且他对语义并不理解,不知道话语的意思,只是简单地重复模仿。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童童都特别喜欢用“童童***”这种句式说话,如:童童抢我的书,童童踢我,等等。这些言语行为的迟滞,词组的异质性使用,表明童童在言语发展方面存在障碍。

【案例四】

12月8日,周一早晨童童上幼儿园,是妈妈抱着来的,脸上还挂着两行眼泪。教师准备接过他,他一把搂住妈妈的脖子,嘴里喊着“妈妈,妈妈……”妈妈告诉教师,这几天,他特别“黏”妈妈,做什么事情都要拉着妈妈,今天早晨从上车开始,就一直念叨着“妈妈,妈妈”。教师抱过童童后,童童一度很激动,挣扎着要往外跑去追妈妈。

分析:童童开始有依恋行为了,普通儿童的依恋行为出现在1岁到2岁,而童童已经3岁4个月了,才表现出依恋情感,说明他的依恋关键期出现较晚。这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很难建立稳定依恋关系是相符的。

【案例五】

12月23日,几个小朋友在数学区玩游戏,童童走过去,用手拿起桌上的骰子。禾禾说:“这是我们玩的,你给我。”童童看了看禾禾,禾禾伸过手来拿,童童丢下骰子跑开了。在教室跑了一圈,又来到数学区,看看和禾禾一起玩的小羽,突然伸出食指,在小羽头上用力戳了一下。小羽叫起来,童童又跑开了。教师拉过童童,对他说:“不可以这样,要跟小羽道歉哦。”童童边挣扎,边往后退,又伸出手指往小羽头上戳去。

分析:童童可能是想玩这个游戏,但是不会用言语表达,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所以选择直接拿走骰子。对同伴的阻挠,他只会用动作表达自己的不满,缺乏社会交往技巧。

【案例六】

3月18日,午餐后,教师带孩子们在操场上散步,童童一个人在花坛边跑来跑去,这时,童童姥爷来接他回去。教师喊:“童童,姥爷来了。”他抬起头看看姥爷,突然转头用手打了旁边的荣荣一下,就跑开了。童童姥爷拉住童童对他说:“不可以。”童童举起手又向荣荣挥去,被姥爷及时制止住。

3月22日,餐后散步,童童姥爷悄悄走过来,拉住童童的两只手说:“我们回去啦,跟小朋友们再见。”边说边拉着童童往后走。走到朵朵旁边,童童突然伸出腿踢向朵朵,一下子没踢到,准备踢第二下时,被姥爷拉开了。

分析:最近童童总是出现攻击性行为,这让我们很奇怪。在和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到由于缺乏交往方法,童童在小区里碰到别的孩子时,也经常会用手去拍人家。对此,爸爸妈妈很生气,打童童的小手要他改正。童童产生了抵触情绪,每次家长来接的时候,就有意去打别的孩子。

【案例七】

4月16日,美术活动,小朋友们都在专心画画,童童依然在教室里东跑西跑。忽然,他看到了涵涵桌上的油画棒,就冲过去,用鼻子在上面嗅来嗅去,嗅了一会,用手拨弄了一下,又继续嗅着。这时,涵涵要拿油画棒了,刚伸过手,童童就跑开了,跑了一圈后,他又到涵涵面前低下头嗅着油画棒。这样的动作持续了15分钟。

分析:童童喜欢用鼻子去闻物品,显示他偏好以嗅觉探索事物。也许是感觉发展不均衡,无法对外界刺激进行有效组织处理,因而沉湎于重复性感官刺激。

【案例八】

4月22日,集体活动时间,童童一直站在书柜旁,用手拨弄着书架上的图书,两只手分别拿着一本书做开合的动作,持续10分钟左右。这时,教师请小朋友进行操作活动,他看到小朋友们搬椅子,就跑到前面转了一圈,又跑到书柜旁拿起两本书做开合的动作,持续6分钟后才离开。教师请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低着头,把两只手的手指对起来,大拇指不停地做开合的动作。

4月30日,下午游戏时间,童童侧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扶着椅背,一只手放在膝盖上,低着头,嘴里发出“咯吱咯吱”的磨牙声。教师喊他的名字,他没有抬头,继续磨牙。童童每次磨牙持续时间5分钟左右,没有规律。和家长沟了解到他很小的时候就时不时会磨牙,曾经看过牙医,没有诊断出原因。

分析: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童童有典型的反复、刻板行为。有学者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反复、刻板行为并没有特定目的。

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与童童的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了解到童童的一些情况。1.个体因素方面,童童母亲怀孕期间胎位一直不正,童童是破腹产儿。有研究表明:胎位不正、剖腹产儿均可能引起感统失调。童童还有严重的前庭觉发育不良。2.成长经历方面,生下童童后,童童母亲得了产后忧郁症,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和童童接触,童童稍大后就被送回老家由祖辈抚养,母爱缺乏和早期教育的缺失可能对童童的成长影响很大。

(二)制定、实施干预措施

1.争取家长的配合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家长,承担着很大的精神和物质压力。童童的父母均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稳定,小有所成。一年来,童童父母从抗拒回避——震惊焦虑——四处投医——承受重负,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心灵之路。

童童入园3个星期后,我和童童的妈妈进行了一次对话,委婉地指出了童童入园后存在的问题,建议家长带他去医院就诊,但是,童童妈妈一直强调童童生日比较小,年龄小,父母也都是晚熟型,认为再长大一些就好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是童童爷爷送童童入园,而且每天爷爷将童童送入教室就离开。回避与教师的接触,这是很多父母在知道孩子有自闭倾向后的第一反应。

之后,经过我们多次推心置腹的沟通后,童童父母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带孩子去了相关医院诊治。在得到确定的诊断后,童童父母能够信任、配合教师,积极接受干预治疗。

我们除了建议童童父母带童童在专业机构进行感统、认知训练外,针对童童从小缺乏在父母身边成长的经历,还鼓励他们增加和童童的亲子互动时间,让童童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慢慢打开心扉。这是童童能够逐渐对母亲产生依恋行为的重要原因。

2.营造宽容、接纳的环境

宽容、接纳的环境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来说非常重要。教师首先要有宽容、接纳的态度,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行动。由于童童的行为比较特殊,经常有孩子告状:老师,童童抢我东西;老师,童童乱翻玩具……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对孩子们说:“童童是个小弟弟,他不太懂事,我们都来当他的哥哥姐姐,照顾他好吗。”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比较能够接纳童童。

一次,童童将玩具撒在地上跑开了,熙熙跑过去,捡起地上的玩具,跑到教师面前说:“老师,童童小弟弟又弄散玩具了,我帮他捡起来。”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其他孩子看到后,也纷纷跑过来帮忙捡玩具。

每次童童被接走的时候,教师都会很热情地和他再见。渐渐地,孩子们也会很主动地和童童“再见”了,有的孩子还会去抱抱他。一段时间后,童童开始对孩子们的“再见”有了回应,也会挥挥手,偶尔脸上会露出笑容了。

3.在游戏中提高认知能力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游戏能激发儿童产生良好的情感,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经过专业测试,童童的认知水平只有15个月左右,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我常通过游戏的方法提高其认知能力。如,在日常活动中,尽量使用简单的词语并配上动作指导童童认识周围的人、事、物。通过玩应答游戏,让童童知道自己的名字,学会在叫到“童童”时,边拍自己边回答“哎”,理解童童就是代表自己。每天重复介绍童童小组同伴的名字,让他明白不同的名字代表不同的同伴。由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于视觉信息的注意和理解能力优于听觉信息,在日常活动中,经常用图片进行提示,让童童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规要求,比如,用画好的流程图,提醒童童吃完饭后先送碗,再搬椅子,再擦嘴,最后漱口。

四、反思与讨论

回顾一年来童童的成长,还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社会大环境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关注不够

在童童家长带童童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发现,目前能够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专业训练的机构比较少,除了2家公立医院外,只有几家民营机构。社会上还存在歧视自闭症谱系儿童的现象,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家长除了承担四处奔波治疗的辛苦,还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

(二)普通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不足,教研精力有限

由于普通幼儿园教师所受的专业训练是针对普通儿童的,他们熟悉普通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法,对于特殊儿童的特点以及教育方法则了解不足,因而常会忽视这部分儿童的教育。此外,目前幼儿园班级中幼儿人数都比较多,教师也无法分出更多的精力关注某一个特殊儿童,特殊儿童在班级中常常处于边缘状态。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江苏省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课题批准号:B-b/2011/01/016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念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

[2]王国光.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5,4.

[3]陈光华.自闭症谱系儿童模仿能力系列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朱瑞,周念丽.如何在游戏中干预自闭谱系障碍儿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

[5]潘前前,杨福义.如何发展自闭谱系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

中图分类号:G760

作者单位:(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210013)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相知碰撞、回归成长:同伴互助学习需求调查——基于D大学的个案研究
乡村传统风貌空间的变迁——基于禄丰县叽啦村的个案研究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安第斯高原卡哈马卡排箫个案研究
体育专业《推拿学》实验课程的个案研究
何谓中国艺术?——在全球景观与个案研究之间
东至化工区建设述论——上海皖南“小三线”的个案研究
方言与通语的混杂状态——《云南映象》等场域语用个案研究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