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理论视角的神华集团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6-07-18 06:41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
中国煤炭 2016年6期
关键词:神华集团清洁能源节能环保

赵 剑(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



基于产业链理论视角的神华集团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赵 剑
(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

摘 要借鉴产业链理论,在充分研究分析节能环保产业特征和节能环保产业链结构的基础上,定义了神华集团节能环保产业的内涵,提出了具有神华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节能环保 神华集团 清洁能源 策略研究

1 神华集团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背景

作为国内最大的一次性综合能源公司,能耗大、排放高是神华集团特有产业结构的内在基因,未来发展面临常态化的环保执法高压监管、资源环境限制、环境媒体监督等外部约束,且日趋强化。为适应经济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能源生产消费低碳化的新形势,2014年神华集团提出了“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是实现集团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培育神华集团节能环保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煤炭清洁利用和转化,实现煤炭由“黑”变“绿”是支撑集团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抓手。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神华集团的战略选择,将煤、电、油、运等业务相关企业,通过集团的形势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整体宏观控制煤炭增值链条中所有相关产业的可能性。作为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征。从产业链结构来看,节能环保产业横跨制造业和服务业,行业跨度大、涵盖范围广,产业链与价值创造的关系比较复杂。神华集团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必须具有神华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从产业链理论出发,深入研究节能环保产业特征和链结构,寻找产业链中的增值环节,并依托神华集团独有的产业链结构,整合神华集团已有的节能环保资源,确定神华集团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紧迫性。

2 节能环保产业特征分析和政策导向

2.1 节能环保产业特征分析

2.1.1 节能环保产业是政策驱动型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其终端需求是由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强制产生的,基于政策法规的强制性所产生的需求是间接的、派生的,因而是一种“被动”的需求创造。这决定了整个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于政府和法律法规的强制力,市场关系是一种由下至上的拉动式消费,下游产业的拉动力越强,上游产业的发展环境就越好。近年来国内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不断提高的能效与环保标准、强有力的考核约束和产业鼓励政策。

2.1.2 服务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内涵

从形态上看,节能环保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而是随着节能环保工作的需要而独立出来的业态形式,更多呈现出与现场直接结合的工程化应用特征。从范围来讲,节能环保产业涉及面广,要根据不同产业提供技术、工程和产品的一体化服务。因此,节能环保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生产企业自身受技术和专业能力限制很难独自做好节能环保工作。

2.1.3 节能环保产业准入壁垒相对较高

节能环保产业服务性特点浓厚,工程总包服务处于整个产业价值链增值的顶端,国家对于从事服务性的节能环保企业要求较高,一般需要政府审核相关业绩和能力后颁发相关资质才能从事该项业务,产业进入壁垒较高。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不规范的现状下,用户对节能环保企业不但要求有较高的资质,而且对于行业经验和工程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新进入者经常迷失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一些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企业,一般都通过并购重组获得相关资质和经验来获得后发优势。

2.1.4 节能环保产业是综合性的新兴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普遍性和综合性,是一个跨区域、跨领域和跨行业的综合产业。从横向看,跨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纵向看,贯穿科研、设计、咨询服务、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全过程,具有软、硬兼备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越快,先进技术运用越多,社会化程度越高,带来的能耗和污染问题越大,治理难度越高,技术不断更新、升级,而且节能和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课题,这就决定了节能环保产业也具有长期性和永久性的特点。因而,节能环保产业是技术含量高的朝阳产业、新兴产业。

2.1.5 专业服务、高端产品具备高盈利特征

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普遍好于平均水平。从产业内看,水处理(产品+工程总包)、水务运营服务、烟气治理运营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企业普遍呈现高毛利和高盈利特点。另外一些高端节能环保产品,如膜生物反应器、等离子产品、烟气治理净化剂、高压变频等也呈现高附加值特征。

2.2 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导向

2.2.1 鼓励科技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是影响国内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已经出台的相关产业规划和措施来看,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作为驱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2.2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链延伸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涉及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环节相互割裂,影响了产业快速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先进制造产业的高度融合可以极大的推进自身产业的发展。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制造为重点,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环保装备的运行效果和管理水平。

2.2.3 从目标监管转向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

经过“十一五”期间节能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工程减排空间逐步缩小,污染减排方式也从工程减排逐步向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转变,强化生产过程中减排,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稳定达标,作为政策设计和巩固工程减排效果的重要举措。

2.2.4 节能环保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作为政策驱动型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直接政策鼓励。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如果没有财政、金融和税收等相应配套支持措施,产业发展难以壮大。在相关产业规划发布后,配套措施将会陆续出台,进一步驱动产业发展。

2.2.5 扶植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全球范围内,节能环保企业正朝着综合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大型环保企业或跨国公司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分散、竞争力弱。节能环保产业规划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培育10~20个在行业具有领军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

3 节能环保产业链结构分析

3.1 节能环保产业链结构属性

节能环保产业是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保障的战略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从产业组织角度来看,节能环保产业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紧密结合的跨行业、涵盖面宽的综合产业,技术、产品和服务是节能环保产业的本质特征。产业链是围绕某类产品或服务,以各种产业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涉及多个产业链环节的链式结构。总体来看,节能环保产业链以及产业链价值创造关系显得比较复杂,如图1所示。

图1 节能环保产业链

节能环保产业的上游是以装备制造、产品生产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形成的以产品供应为主的单位,所面对的是经销商、工程实施单位和服务提供商;产业链中游是以项目或工程分包为主要形式的市场,一部分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其中;产业链的下游是以业主、公共机构、集成商和整体方案供应商为主的市场,是整个节能环保产业链增值最为关键的环节。从企业数量来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结构呈现比较明显地离散特征,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企业近千家,中游的企业近3万家,为数众多的是上游的中小型节能环保产品供应商。国外发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链则显示出了明显的集中特性,上游高端节能环保装备产品供应商数量很少,盈利能力很强,是产业增值的关键环节。

3.2 节能环保产业价值属性特征

目前整体方案供应商纵向一体化的模式已经成为产业的主导模式,整体方案供应商通过在细分领域产业链中占据关键环节,或是凭借拥有某些特殊资源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施加影响,成为节能环保产业链中的主导角色。在整体方案供应商模式下,产业链自上而下实现了产品流转,自下而上实现了价值创造。目前,节能环保产业中上游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充斥了大量的中小型供应商和服务机构,主要围绕着价格、产品和服务质量展开竞争。产业下游垄断能力相对较强,整体方案供应商在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议价能力都比较强,处于价值链的关键环节。

图2 节能环保产业价值转移流向

节能环保产品并不是单一的以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为主的产业,产业链价值实现过程中相对比较复杂,销售过程中伴随着商业模式的创新。如节能的EMC、EPC模式,环保的BT、BOT模式,产品服务标准化程度较低,产业链的复杂也使得整体方案供应商在其中的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从产业价值实现的路径来看,行业最终的落脚点势必在于终端客户的需求,而且终端客户具有典型的“被动型”需求特征,这与节能环保政策驱动具有很大关系,造就了产业价值具有典型的“自上而下”发展逻辑,如图2所示。

4 神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策略

4.1 神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不足

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神华集团设立了环境保护部,加强了集团节能环保管控能力;组建了低碳所,节能环保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重组了中国节能减排公司,在节能环保资质建设、工程技术服务能力、高端装备产品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神华集团初步形成了加工制造、技术方案咨询、工程设计实施和专业化运营的节能环保产业化雏形。

由于神华集团进入节能环保产业领域较晚,节能环保专业人才储备、工程项目管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企业还有较大差距,集团环境保护部门、集团专业化公司与生产企业密切合作的机制不健全,导致集团对节能环保工作的要求落实不到位,企业对节能环保工作的技术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传达渠道不畅通,分散于各生产单位的节能环保科技创新成果、管理经验转化率低,集团节能环保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4.2 具有神华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策略

4.2.1 差异化发展,抢占煤基能源领域节能环保技术制高点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一个竞争性产业,保持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是技术创新。以神华煤基清洁能源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集成神华集团内外科技资源,在煤化工高效治污节水技术、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治理技术、催化剂再生回用技术、储能技术等节能环保关键技术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并积极向社会进行成果转化。

4.2.2 整合集团内部资源,促进神华节能环保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发展

通过集团内部企业联盟的形式,加强集团节能环保科研机构、专业化公司与生产企业密切合作,产生节能环保产业链纵向联动效应,加快神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低碳所为科技创新平台,以中国节能减排公司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实施平台,以生产型企业为技术需求和实践平台,促进“技术需求+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工程实施+工程成果”示范推广的无缝对接,三方共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集团节能环保整体利益最大化。

4.2.3 依托神华需求,神华节能环保产业定位为整体方案供应商

从节能环保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来看,整体方案供应商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整体方案供应商是典型的轻资产运营,自身具有较强的技术资源整合能力。神华节能环保产业要发展成为整体方案供应商,必须要加强资质能力建设,提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等相关资源整合能力。

4.2.4 加快并购重组,打造全链条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产业商业模式

节能环保产业进入壁垒较高,作为产业的后进入者,神华集团可通过并购重组,打造集高端节能环保装备产品、核心工艺技术、工程咨询设计、工程总承包和专业化服务的一体化商业模式,在煤基能源清洁、节能、环保等细分产业领域形成全链条核心竞争力。

4.2.5 强化顶层设计,加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节能环保产业是政策驱动型产业,神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需要整合集团资源扶持发展。建议尽快成立集团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集团领导亲自担任组长,集团有关部门、专业化公司,研究落实神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尔思.关于产业链理论的再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3)

[2] 张彦.农业产业了组织形式影响因素理论探讨[J].商业时代,2011(1)

[3] 宁俊.服装业产业链理论分析[J].纺织学报,2008(7)

[4] 郑学益.构筑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兼谈福建发展的定位及其战略选择[J].福建改革,2000(8)

[5] 李碧浩.基于产业链整合的节能环保产业创新模式研究[J].上海节能,2011(11)

[6] 任一鑫,于喜展,叶蔚.煤炭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煤炭,2004(3)

(责任编辑 孙英浩)

Development strategic research on Shenhua Group'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asing upon industry cha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Zhao Jian
(China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o.,Ltd.,Dongcheng,Beijing 100011,China)

AbstractThe author draw on experience of industry chain theory,defined connotation of Shenhua Group's saving energy 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 industry and provid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ith Shenhua characteristics of saving energy 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 industry basing upon sufficient analyzing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ustry chain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Key wordssaving energy 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Shenhua Group,clean energy,strateg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D-90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赵剑(1966-),河北唐山人,天津大学热能工程毕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节能环保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神华集团清洁能源节能环保
低碳经济背景下清洁能源发展的研究
如何在房屋建筑设计中体现节能环保
跨学科宽口径节能环保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节能透明太阳能电池温室的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出行信息环境规划流程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电气与控制系统快速检修思路探索
以合资方式契合一体化战略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