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为体思维模式及行动策略研究

2016-07-19 04:07白浩然
中国市场 2016年29期

白浩然

[摘要]国家行为体作为国际舞台上最活跃、最积极的主角,其思维模式与行动策略选择对国际关系走向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体现在基于对国际关系评估、预测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对外行动策略的选择,进而影响国际关系。冷战思维、合作思维是国家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能够为研究国家行为体的思维模式及其行动策略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文章旨以冷战思维、合作思维为切入点,对国家思维及行动选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树立合作思维对国家行为体的重要性。

[关键词]冷战思维;合作思维;行动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040

国家行为体作为国际关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员,它热衷于参与国际事务,就国际高度认同的全球化治理难题与他国一同讨论、达成共识,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当国际关系走向与在国际社会中作为个体存在的国家行为体的预期存在偏差甚至难以调和时,国家行为体会基于国家利益而与国际社会据理力争。在国家行为体思维模式中,冷战思维和合作思维是典型代表。借助这两种研究工具,能较好地诠释冷战以来国家关系走向及国际关系变化趋势,在把握冷战思维、合作思维对国家行为体带来的影响及作用的基础上对国家行为体的思维及行动策略进行评估反思,进而促使国家行为体在思维模式和行动策略选择上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与做法。

1 冷战思维及其特征

冷战思维的提法与“二战”后持续了近几十年的冷战国际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界上认为它是在战后持续四十多年的东西方冷战的国际大环境中人们观察国际事务的特有的思想模式或认识框架。[1]“二战”后美苏两国形成了世界两大阵营,两者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冲突引发的对抗往往成为一系列冷战危机事件的导火索。可以说,冷战以来国家关系的复杂变化,为冷战思维的发展、运用提供了相应的土壤。但是冷战思维并非因冷战而产生,这种思维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都有所体现。

第一,国家行为体对外关系强调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趋同性。冷战思维在冷战时期的美苏大国身上体现得极为明显,这种思维具体体现于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强制地输出给其他国家,企图使他国在接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自己意志的行动选择,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第二,外交战略追求绝对安全,思维上臆造“非友即敌”的零和博弈。持有这种观念的国家,视与之在国家利益上有不可调和冲突的国家为威胁。为了在国际社会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不被臆想出来的“假想敌”蚕食瓜分,它往往采取强硬的外交态度并付诸有力而果断的行动(如军事演习、试射导弹等)以追求本国的绝对安全,达到威慑他国、维护本国安全的目的。当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国家则更倾向于采取“软行动”的做法,即通过国际舆论宣传、诋毁中伤他国,使他国被一时风起云涌的国际舆论所困扰。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聚焦了世界的目光。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国际格局的变动。[2]西方国家炮制出了“中国威胁论”的言论,在今天看来实有冷战思维“非友即敌”的成分在里面。

第三,将准备对付最坏情况作为行动策略的基点。具有冷战思维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排斥他国,在思维逻辑上冠他国以“假想敌”国家之名,很难做到客观、冷静、理性地去对他国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当国家行为体头脑中臆想出来的威胁和恐慌代替了客观求是分析,在行动策略的选择上偏向于冒进、大胆且孤注一掷的做法。

2 冷战思维模式对国家行为体行动策略的影响

采取冷战思维的国家行为体,在对外关系上偏向于采取激进、武断的做法。国家行为体的行动策略除了受思维模式的影响之外,还依赖于对对方可能采取行动的分析博弈。分析博弈的作用在于调整思维模式,使主观分析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偏差尽可能缩短。

冷战思维对国家行为体策略的影响有几种情形。第一种是双方都采取武断且强硬的行为,迫使双方各自承担不堪重负的经济负担,并加剧可供国家行为体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紧张状况,其结果往往造成两败俱伤、实力受损。第二种则是某一国家行为体在行动策略上形成压倒性优势。它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或主张,设法抵制或反击别国的主张和要求,或者在发现双方的目标诉求相抵触时,采取行动阻挠对方目标的实现或迫使对方改变目标诉求。[3]在与其他国博弈的过程中既有竞争又有冲突,双方关系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前进,但双方之间并非完全信任,兼具一定的戒备防范心理。不论哪一种影响情形,都是要付出诸如资源损耗、经济压力等沉重代价的。对国家行为体而言,理性的做法应是基于国际关系走向理性分析,采取诸如合作等行动策略,通过谈判、合作等方式与他国协商讨论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造成国际关系中的“各方受伤”。

3 合作思维及其重要性

与冷战思维不同,合作思维强调国家行为体之间合作的重要性。罗伯特·基欧汉认为合作是行为者实施政策调整所产生的结果,当行为者通过政策协调将自身的行为调整到与其他行为体的实际偏好及预期偏好一致时,合作就会出现。[4]

国家行为体的合作基于国家在合作层面的认识程度可以表示为四种不同的层次。第一种即国家行为体在某一共同目标下各自行动,但是双方在行动上相互协调;第二种层次则是有关的国家行为体在同一计划下采取共同行动。采取这种行动是因为国家行为体认识到了与其他国家一起合作不仅有助于追求到自身关注的利益与目标,也有助于具有复杂性普遍性国际问题的解决;第三种则是相关国家行为体为了更好地通过合作达成双方的“愿景”,开展以实物交流与输送为主要特点的合作。如国家行为体之间交换军事机密情报、提供技术支持;第四种则是层次最高、合作基础最夯实的合作,即国家行为体大范围、深层次和高水平的合作模式初步或已具备国际一体化性质的国际合作。

合作思维通过引导、影响国家行为体行动策略,使多个国家之间的合作意愿可以达成,因此它对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固发展具有极其重大意义。在国际关系不断复杂深化的今天,国家行为体要在把握国际关系走向的基础上,达成合作共识,切忌武断地用冷战思维作为行动的指南。通过与他国的友好互助合作,实现双边及其多边关系的良性协调发展,从而形成维护国际关系和谐发展的坚定力量,从根本上化解冲突和战争发生的可能性。

4 结 论

冷战思维与合作思维作为典型思维模式代表,国家行为体对其的选择与运用,对本国的发展乃至国际关系演进具有显著的作用。思维模式的选择,要以客观、全面把握国际关系走向为基础,切忌用武断、排外的思维去指导本国的对外行动。当前国际格局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家行为体在认知国际环境的基础上把握合作思维内涵,采取合作共赢的行动策略,无疑是最优的行动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小明.何谓冷战思维[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4):61.

[2]管一颖.关于中国的和平崛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0.

[3]蔡拓.国际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信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