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稻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研究

2016-07-20 08:15陈明登杜文建周志亮王治堂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机械化城镇化

陈明登,杜文建,冯 琳,周志亮,王治堂

(1.四川明灯水稻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成都 温江 611130;3.成都市种子站,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省水稻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研究

陈明登1,杜文建2,冯琳3,周志亮1,王治堂2

(1.四川明灯水稻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成都 温江 611130;3.成都市种子站,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水稻在四川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的流转,导致四川省土地经营主体产生了相应的变更。水稻的传统手工种植模式正逐步被机械化生产取代,但由于目前广泛应用的水稻品种与机械化生产配套性差,给水稻生产带来了较大风险。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省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流转;机械化;水稻生产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普遍出现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情况。同时,新型土地经营主体与土地流转方式的产生,使得耕地的经营由小面积的小户生产,变更为较大面积的大户经营,农业生产方式也相应由小规模的传统手工种植,逐渐转变为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四川的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推广的主导优质水稻品种普遍存在与机械化生产配套性差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大春水稻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会一定程度制约小春作物的生产。因此,培育早熟、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不仅能保障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更能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无疑是四川省水稻育种科研当前面临的创新课题。

1农村经营体制现状及趋势

据有关资料,截止2015年,四川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7.69%,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乡镇企业转移后,呈现数量严重不足且力弱的态势。随之而来的便是土地的流转,即耕地向大户和种田能人手里集中。预计到2020年,四川省土地流转面积将达到耕地面积的1/3,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流转面积的50%以上,其中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66.67万hm2以上,占耕地面积的1/6以上。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8%以上,城镇人口化率达60%以上;在农村已向城市和乡镇企业转移的劳动力达2亿人的基础上,还将继续转移4000~6000万人。因此,农村现有不足2亿的劳动力还将呈继续减少的趋势。与此同时,社会老龄化问题还在加剧,不足2亿的全农业型劳动力中,各省份50岁以上的劳动力比例高达70%~87%。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乡镇企业转移,为城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却出现了耕地如何有效耕种的现实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国家在农业机械化生产方面的基本决策和方向。只有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才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带来的问题。在四川,除盆周山区和丘陵坡地机械耕作存在一定难度外,机械化农业生产已经得到了长足进步,农业机械使用率逐年提高,机械化生产的优势得到了体现,2015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00.2万KW。

2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水稻耕种面积常年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产量约占全省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5%。然而,由于存在现有水稻品种与机械化生产的耕作制度不配套的问题,严重地制约四川地区水稻大面积机械化生产的发展。

2.1目前主导水稻品种的生育期特点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水稻育种是以高产为主攻方向。20世纪70年代后期杂交稻出现后,育种目标逐渐向优质转移。21世纪以来,水稻育种更进一步将优质和高产2个指标相结合,力求解决杂交水稻品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水稻育种科研的不断创新突破,四川省的水稻育种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2016年四川省推介的14个水稻主导品种中,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的品种包括表1中所列出的9个,占我省主导优质水稻品种个数的64%左右。尽管这些品种都具有高产优质的特性,但除旌优127以外,平均全生育期均在150d以上,都属于晚熟品种。

表1  2016年四川省主导优质水稻品种

数据来源:四川省农业厅2016年推介品种汇总

2.2水稻生育期与机械化生产不相适应

水稻机械化生产格局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手工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革必然要求各生产环节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旦某个环节不配套,就会制约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甚至面临极大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四川地区水稻种植前期会存在一个水稻与小春作物共生的时间段,即小春作物尚未收割时,需提前进行水稻育秧,以满足水稻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对各个生育阶段的时间需求。以全生育期150d左右的晚熟水稻品种为例,需要大小春共生期达到40~50d。传统人工种植方式生产中,手工插秧对于秧苗秧龄的要求并不特别严格,40~50d秧龄的秧苗手工栽插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插秧机,却要求秧苗高度不超过25cm,因此秧龄必须缩短,要控制在30d以内。这较手工栽插时,水稻播种期必须推迟15~20d,才能保证小春收割和水稻栽插的良好衔接。

水稻播种期推迟,其成熟期势必会相应延迟。四川盆地的天气特点是秋雨多于春雨,春多干旱,秋季常阴雨绵绵、低温寡照。水稻成熟期推迟后,一旦遇到秋季多雨,气温偏低,将会影响水稻最终产量。同时水稻全生育期延长,还会对后续晚秋作物和小春作物的种植产生不利影响。

2.3典型案例

对于种植大户而言,机械化生产不仅效率高而且成本低。成都地区手工插秧的人工成本为300元/667m2,而机器插秧只需要80元/667m2,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种植大户的首选方式。但是由于缺乏适宜四川地区机插的优质、高产、早熟的水稻品种,已使不少种植户遭受了经济损失。

据笔者调査,成都市新都区高祖稻松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耕地约80hm2,采用油菜(或小麦)与水稻轮作生产模式,2013年、2014年因秋季天气较好,该合作社种植的水稻产量约为550~600kg/667m2,除去成本支出略有盈余。但是2015年由于机械插秧推迟了水稻播种期,秋季又遭遇近2个月连续不良天气的影响,熟期推迟,使其选用的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由150d延长至170d。迫于已错过油菜的最佳播种时期,水稻不得不提前收割,最终水稻平均产量不足400kg/667m2。与前两年相比,平均产量减少30%以上,总计经济损失近50万元。由于水稻收割直至2015年10月15日才完成,又错过了10月5~10日之间的油菜最佳直播期,加之秋雨,后续的小春生产也受牵连。最终不得不放弃理应在播前完成的晾田、犁田工序,只好直接在积水未干的水稻田中播种油菜,对来年小春的油菜收成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成都汇众农业同样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们承包的120hm2土地,大春全部生产水稻,小春生产小麦、油菜或其它经济作物。为符合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克服川西平原夏涝、秋雨气候特点给水稻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搞好小春作物与水稻的生产衔接,尽管选用的水稻品种具有早熟、优质的特点,但产量性状却不理想,在秋季天气状况好时平均产量可达500kg/667m2左右,而秋季天气不好时平均产量只有375kg/667m2左右,最终陷入亏损的局面。

3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

由于水稻机械化生产不同于传统手工生产,存在机插对秧龄要求的特殊性。要满足水稻农业的机械化生产,降低水稻种植大户的风险,必须要有与之配套水稻品种。因此,培育与水稻机械化生产相配套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的研究课题已摆在了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面前。

3.1选育早熟、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要培育出适宜两熟制地区机械化生产配套的早熟、优质、高产3个指标有机结合的水稻品种。其目标是:在四川地区平均产量达600kg/667m2以上,全生育期在130d以内,品质达到国家优质大米2级标准以上。保证全生育期比目前四川种植的迟熟品种短20d及以上,在推迟播种15~20d的情况下,水稻的抽穗期、成熟收割期和产量可不受影响,既能躲过秋雨给水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又能保证小春的播种期不被延误,同时还可为秋季种植经济作物赢得时间。

3.2加强科研力度和深化合作

增加水稻育种项目资金投入,加强省、市各级农业(林)科学院、大专院校等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合作,加快早熟、优质、高产新品种培育。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科研机构在水稻育种方面的研究,加大品种研究的力度。在生产技术上,开发更适合水稻农机生产的栽培种植技术并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应用、推广,提高播栽质量和田间管理水平,让机械化生产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收稿日期:2016-04-29

作者简介:王治堂(1947-),男,四川成都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水稻种子工程与农村经济。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机械化城镇化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家乡的城镇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