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番茄栽培技术

2016-07-20 08:11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防治番茄栽培

余 彬

(四川省郫县农业和林业局, 四川 郫县 611730)



成都地区番茄栽培技术

余彬

(四川省郫县农业和林业局, 四川 郫县 611730)

摘要:成都地区番茄种植规模大,本文就成都地区番茄轻简、高效的种植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番茄;栽培;病虫害;防治

番茄属无限生长型,早熟、耐低温弱光、坐果能力强、产量高。果实大小均匀,色泽鲜艳,果面光滑,口感好。高抗番茄花叶病毒、叶霉病。

笔者通过多年深入实践、总结、提炼,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轻简、高效的种植技术,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番茄品种很多,按开花结果习性可分为有限型和无限生长型2类;按成熟期分为早熟种、中熟种和晚熟种等。

成都地区应选用抗病、优质、丰产、商品性好、耐储运、适应市场的品种。春夏栽培应选择耐低温弱光的早中熟品种,夏秋栽培应选择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如903、金皇帝系列樱桃番茄等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3的要求。

2播种育苗

2.1种子处理

选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的种子可选用下述方法处理。

2.1.1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6倍的55℃温水中,浸泡15min,不断搅拌,待水温下降到30℃(预防叶霉病、早疫病、溃疡病)。

2.1.2药剂浸种清水浸3~4h,捞出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m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预防病毒病)。

2.2浸种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浸泡6~8h捞出洗净,置于25~30℃条件下保温保湿催芽,待60%~70%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

2.3苗床准备

2.3.1苗床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pH值中性、近2~3年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苗床地应尽早翻耕、炕土。

2.3.2营养土配制可采用3~5年未种过茄科蔬菜的熟土,或风干后的稻田土7~6份,与腐熟并筛细的有机肥3~4份混合,并在其中加入营养土重量0.1%~0.2%的过磷酸钙。

2.4播种育苗

2.4.1适时育苗①春季栽培:采用塑料大、中棚冷床育苗于10月下旬播种,采用温床育苗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苗龄50d。②夏、秋季栽培:一般采用遮阳网覆盖育苗或露地育苗,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苗龄20~25d。

2.4.2育苗方式宜采用穴盘或营养钵育苗等护根措施。

2.5苗床管理

2.5.1温、湿度管理控制苗床温湿度,白天温度不超过30℃,夜间温度不低于15℃,苗期注意通风排湿。夏秋季育苗时注意用遮阳网遮阴、降温、防暴雨。

2.5.2假植2~3片真叶时假植,苗距10~12cm。

3定植

3.1土地选择

宜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壤土栽培,并与茄科蔬菜轮休3~5年。提倡水旱轮休。

3.2田间整理

3.2.1整地定植前深翻炕土7~10d,耕翻深度25~30cm。

3.2.2施入底肥结合整地施底肥,一般用腐熟有机肥3000~5000kg/667m2、过磷酸钙30~50kg/667m2、硫酸钾15~20kg/667m2;或用复混肥50~70kg/667m2。

3.2.3开沟作厢定植前开沟做厢,采用深沟窄厢,厢面宽窄依品种而定。在成都地区一般采用:早熟品种包沟1.2m;中晚熟品种包沟1.4m,厢沟深30~40cm。

3.2.4设施消毒在定植前,将薄膜设施密闭,用5%百菌清粉尘剂1kg/667m2喷粉,或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g/667m2熏蒸,或用75%百菌清500倍液对地面、竹竿、立柱等处均匀喷雾、密闭。

3.3密度

成都地区早熟和自封顶的品种可采用株行距24cm×70cm,栽3500株/667m2左右;中晚熟和无限生长型的品种株行距为33cm×80cm,栽2500~2800株/667m2。

3.4适时定植

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选择不同的定植时间,一般春早熟地膜或露地栽培可在3月下旬(气温稳定10℃)定植。秋番茄可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定植。

4田间管理

4.1合理施肥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需求,适时、适量分期追肥。

4.1.1提苗肥在施肥的基础上,提倡追肥早施、勤施。定植时浇足活棵水。定植后15d左右施提苗肥,肥料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隔5~7d施1次。掌握晴天肥料宜稀,阴雨天肥料宜浓的原则。若植株生长不良,可追施适量尿素5~7kg/667m2。

4.1.2催果肥初见花蕾时,用复合肥15~25kg/667m2、腐熟有机肥500kg/667m2加水2~3倍施用;三薹现蕾时,用腐熟有机肥1000kg/667m2、过磷酸钙15~25kg/667m2加水1~2倍追肥1次。

4.1.3盛果期追肥在2~3薹果以后,应分次重施追肥,每次用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667m2,加尿素5kg/667m2,并加钾肥5kg/667m2对水1~2倍浇施。

4.1.4根外追肥初花期叶面喷施0.1%硼肥溶液,隔7~10d喷1次,连喷2次;中、后期,叶面喷施0.1%硫酸锰、硫酸锌,隔10~15d喷1次,连喷2次。根外追肥应选择晴天,喷施宜于早晚进行。

4.2合理灌水

在定植及坐果后,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4.3中耕培土

生长期应中耕2~3次,中耕深浅为6~10cm,并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培土。

4.4正确使用激素

主要包括生长抑制剂和保花保果激素。番茄生长前期植株生长旺盛,为了防止徒长,需要矮壮素或多效唑抑制旺长,抑制程度以叶色转绿不显黄为宜,不可过度抑制。发现叶色深绿、叶片变小、微皱时,适合喷洒赤霉素解除药害。采用座果灵保花保果,最好采用蘸花或用手遮挡喷花,防止喷至茎叶上产生药害。

4.5植株调整

根据品种特性选用单干或双干式整枝:单干式整枝只留主茎,所有侧枝完全摘去。双干式整枝,除主枝外,再留第一花序至下叶腋所生的一条侧枝,其他枝全部摘去,整枝应在晴天进行。生长中后期,只要不影响植株生长,不影响通风透光,一般不提倡摘叶、剪枝。

4.6保花保果

及时搭架绑蔓,单干整枝。当果实坐稳前,清除全部侧枝,及时摘除下部老叶、黄叶、病叶,并带出田外。根据品种的不同,大番茄品种一般果穗留果6~8个,小番茄品种一般果穗留果10~18个。当果实坐稳后,根据植株生条情况留果。大番茄品种一般每花穗选留4~6个形状好的果实,小番茄品种一般每花穗选留8~15个形状好的果实。其它花、果及时疏除。同时应注意开花结果初期,注意保花保果。植株较壮,可适当多留果;植株较弱的,应减少留果数目。

5病虫害综合防治

整个生长期病虫害以防为主。除加强栽培管理外,重要是定期进行药剂防治。进入冬季后,虫害相对减少,可经常进行田间调查,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5.1农业防治

选用多抗高抗品种;实施轮作;培育壮苗;采用深沟高厢栽培;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搭架;拔除病重株;清洁田园;深翻炕土,减少病虫源;科学施肥。

5.2物理防治

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潜叶蝇等;田间铺银灰膜或悬挂银灰膜条驱避蚜虫;人工摘除害虫卵块和捕杀害虫;使用性诱剂杀虫等。

5.3生物防治

保护有益生物。选用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用抗生素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

5.4化学防治

5.4.1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1.5%植病灵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5.4.2灰霉病、叶霉病发病初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5.4.3早、晚疫病、绵疫病发病初期或发现中心病株时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5.4.4蚜虫、白粉虱有蚜株率达20%时,可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3%啶虫咪微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5.4.5潜叶蝇可用48%的乐斯本乳油600~800倍液或5%氟虫悬浮剂(锐劲特)17~34mL/667m2液喷雾防治。

5.4.6茶黄螨可用57%奥美特乳油2000~2500倍液或10%浏阳霉素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6采收及采后处理

当果实转色后及时采收,减少植株养分流消耗。整个采收期不进行果实催熟。根据市场需要和番茄自然商品成熟度及时采收。

猜你喜欢
防治番茄栽培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油麦菜栽培要点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自然栽培的味道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