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副语言在播音主持表达中的运用

2016-07-20 01:26张明
记者摇篮 2016年7期
关键词:播音表达策略

张明

【摘 要】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受众对于播音主持人有了更多的需要。受众更加青睐那些具有人情味的个性魅力主持人,他们更加希望能够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真实的节目主持人,从而产生沟通与交流。本文通过对于“副语言”重要地位的论述,进而提出播音主持人提升副语言魅力的策略。

【关键词】副语言 播音 表达 策略

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方式,是摆在第一位的。但是大众传媒也是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传播,所以人际传播中主体的表情、动作、眼神等元素也是主持人与观众交流的重要方式,这被现代学者称为“副语言”。副语言虽然在传播过程中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但是相比语言来说,副语言更加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也正是因为这种真实性,观众对于那些副语言利用恰当的主持人更加青睐,受众认为这样的主持人更加平易近人,具有人情味。

一、副语言的重要作用

1.副语言承担传播功能。在电视节目中,声音只是其中一种传播元素,画面也承担着重要的传播功能,尤其是画面中主持人的举手投足都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与广播和报纸不同,广播传播元素是单一的声音,报纸是文字和图片的匹配,电视是文字、图像、声音的综合体,其中任何一种元素都承担着重要传播功能。从副语言的角度来说,这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主持人眼神、动作、笑容、笑声,甚至微表情都是重要传播要素,都会影响受众对于节目内容的观看情绪和价值判断。甚至在很多新闻节目中,副语言传递的潜在意义非常深刻。例如在《中央新闻联播》中,在新年或者国庆期间,播音员就会穿着红色的服装播音,其实这就是一种副语言的内涵体现。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播音员服装的色彩表明了态度和意义。副语言的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有声语言发出前抬头、正视等提前示意;有些语言(词、短语、句子等)相当重要,为了更突出、更有分量,在说话时抬头、眼神的专注、手的动作等给以辅助;有些语言十分讲分寸,这时候,为了使语言的分量变得轻些,面部表情可以松弛一些、眼神稍加变化或体态稍加变动,可以产生弱化语言效果的作用;一句话、一段话说定,一篇稿子、一个话题播完,不马上进行转换,而是让副语言补充一些“言外之意”,或点头,或与搭档交换眼色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话筒前,特别是在镜头前,去掉偶然和多余的东西十分必要,不去掉它们就会形成对创作目的的干扰。如眼神散乱不专注,表情呆滞无生气,体态轻浮不大方,服饰华丽不朴实,话筒忽远忽近等等。因此,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副语言所承担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副语言在传播中的作用,那么不但能够拉近主持人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还能够提升传播的效果。

2.副语言提升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同质化是如今各行各业都面临的难题,在综艺娱乐主持界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同质化的节目、同质化的主持人、同质化的主持风格……无论任何行业,同质化竞争必然带来损害。依靠模仿,能够短暂获得关注,但是不足以长久支撑自身的发展,甚至会误入歧途,迷失自我。同质化的主持人充满危机感,因为他随时可能被替代,也可以被替代,并且这种替代不会引发任何代价,观众不会关心一个同质化主持人的去留问题。反之,那些具有鲜明个性的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他们的个性魅力早已是节目发展的价值因素,不可能轻易被替代。在主持人这个行业中,主持人的语言、服装、口语表达等方面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但是大部分主持人都会忽视副语言的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将副语言这部分重视起来,那么,这是提升主持人个性魅力的重要因素。例如,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咏,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他标志性的“V”动作,还有狡黠的眼神,都是个性化的表现,让观众感受到他的个性魅力。

二、提升副语言的策略

1.深入理解节目文本。副语言是播音主持人外在的行为表现,其根本是播音主持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达。因此,播音主持人只有加强对于节目内容的理解,才能在合适的时机,采用合适的方法,利用副语言来进行辅助表达,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于节目的文本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这种了解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涉及,还包括对于文本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新闻价值等综合因素的判断。对于节目文本信息有了准确的把握,播音主持人才能够在传播的过程中采用合适的副语言进行辅助表达。例如,新闻节目播音员在播报灾难新闻的过程中,虽然要极力控制自身的情绪保持专业播报,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表情、语气、眼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些副语言的使用,正是播音员内心情感的委婉表达,而观众也能够从这些副语言中读懂播音员的情感,从而建立了一种无形的沟通对话关系。播音主持人副语言的表达都是建立在对于文本的充分理解基础之上的,以此为基础,主持人的副语言表达才能做到合理有度。

2.展现主持人个性魅力。主持人副语言的表达,其实是主持人个性魅力的一部分。那些具有个性魅力主持人,能够采用独特副语言展现自己魅力。例如,主持人杨澜,不仅具有良好专业素养,也能够充分利用副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在采访嘉宾时,杨澜标志性的动作就是眼含笑意,嘴角上扬真诚地注视着对方。此时她虽然一言不发,但是却以自己真诚的表情在启发嘉宾敞开心扉。杨澜的副语言备受年轻主持人的推崇,甚至一些人开始模仿杨澜。其实,每一位主持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提升副语言表达水平更不在于模仿,而在于挖掘自身的潜力和独特个性魅力。播音主持人要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认知和探索,发掘自身的特色与个性,最终以一种合理、恰当的方式在节目中用副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

3.结合电视节目定位。对于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来说,播音员和和主持人能够展现的副语言种类和尺度都不尽相同。例如,新闻播报节目中,对于播音员副语言的使用有着更为严格的规定,新闻节目公正客观的定位,需要播音员所呈现出来的也是不偏不倚的播报色彩,所以播音员应该尽可能少使用副语言,或者在使用副语言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尺度。而对于娱乐节目或者是综艺节目来说,主持人更为自由,所有的副语言表达都可能被认为是主持人个性的表达,因此,主持人服装、发型、表情、眼神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更为宽松,主持人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调动一切因素,与观众进行互动。基于此,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在使用副语言的过程中,都要结合自己所在的平台和节目定位,在有限的范围和条件下进行副语言的发挥和利用。反之忽视必要的规则与限定,无所顾忌地使用副语言,就会破坏节目整体效果,引起受众的反感。例如,台湾一些新闻节目中,播音员毫无顾忌,忽视新闻的客观公正,最终使得媒体失去了社会公信力。endprint

4.提升自我修养。播音主持人副语言的表现,从外在来看是主持人服装、表情、动作等要素,但是从本质看来,是主持人内在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因此,副语言能力的提升根本在于主持人内在素质的提高。现在在央视和各个地方电视台都有定期的主持人培训计划,这类专业培训是不错的学习机会,但是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培训名额有限,因此往往很难达到提升自我修养的效果。因此,除了这类的专业培训,主持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我修养的提升。一方面,可以自己主动参加相关的学习,或者通过攻读研究生、选修多门课程等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像央视的主持人董卿、周涛等人,在参加工作以后,都有过海外深造学习的经历,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识。另一方面,主持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拘泥于学习的形式,只要能够提升自我修养的方式,都可以进行尝试。

副语言,是播音主持人语言表达的重要补充,也是播音主持人展现魅力的重要元素。对于当代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受众对于他们的期待远远超过语言表达本身,他们更加期待看到一个综合性的主持人的角色,从眼神、表情、动作等细节中感受到主持人的本真。作为副语言,它的作用是辅助语言,语言交际中有了它的辅助,很可能变得更丰富、更生动、更鲜明,增加了信息的容量和浓度,所以不可忽视它。副语言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不过,它也不像有人说的那样有巨大的作用,夸大它的作用就会降低使用语言的积极性,淡化语言意识。副语言的作用是对语言的丰富、补充、衬托、显露。广播电视传播,应该力求形成“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作风和气派”。副语言的使用,也不能离开这个规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赋予广播电视严肃而重要的使命,道德、品质、行为、风度都应努力向高尚、规范的品味靠近,乱用副语言、从理论到实践都想“标新立异”的状况是不可取的,那样会极大地损耗信息传播的质量,影响社会风气。对于主持人来说,虽然他们的语言文本很多受到节目的限制,甚至是严格的规定,但主持人通过副语言使自身的色彩得到充分展现,观众也能够通过副语言感受到播音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王惠茹.艺术借鉴 让播音扬长避短[J].新闻研究导刊. 2015(15) ;[2]胡颖.基于多维传播语境下的播音主持功能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15) ;[3]石玉.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作用及运用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 2015(15) ;[4]付焱,杨锡.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J].新闻研究导刊. 2015(11);[5]辛小羽.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5(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播音表达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台新闻播音特点和技巧提升的探索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