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6-07-23 13:39黄瑞雪
2016年23期
关键词:改革与实践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黄瑞雪

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于优秀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能人员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特别是对于高技能维修人员有着较大的需求。作为培养专业高级技能人员的主要力量,技工学校在其中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技工学校需要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级能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通常来讲,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高技能人员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日制在校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的学习,二是社会汽修人员的再教育培养。由于两者在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并不能够笼统的进行统一化的共同培养,相比社会汽修人员的再教育,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培养工作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集中精力进行高职院校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是当前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人才培养现状,对当前技工学校中高技能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探讨,力求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必须首先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只有紧紧围绕合理的培养目标才能实施一系列的培养活动,最终的人才培养才能得到落实。所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基本定位应该是为社会和汽车行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能人员,而人才培养方案的规格和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化构建的。但是当前在许多的专业院校,在制定和执行人才培养目标时,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定位并不准确,主要表现就是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培养目标上,没有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导致了能力目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的状况;而且传统的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也不适应当下的人才培养要求,不健全的课程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快速提高;最后由于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或者说是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也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滞后,导致整个人才培养工作无法高效的运转,最终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1]。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企业实际脱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高技能学员接触到市场发展的实际,及时了解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但是在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仍然受到传统学科体系的影响,不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出现衔接不上的问题,而且课程内容也不能使用适应企业的需要,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更多的流于形式,远远达不到实际岗位的需求。就目前课程体系来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基础知识量不够、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这两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实际能力的缺陷,使之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人才培养多半是失败的。在新形势下,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严格遵循“项目驱动、任务导向、能力本位”的模式进行积极的优化调整,确保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顺利进行[2]。

(三)教学手段、方式落后。许多的专业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时都是按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没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得专业技能人才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的落后还体现在教学设备的不完善,许多院校没有置办足够的教学设备,常常只提供给任课教师一个模型,或者数量较少的教学设备,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只能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或者是示范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更多的是进行被动的知识接受,由于该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基于如此的教学手段,学生显然不能得到很好掌握[3]。许多担任专业课的教师都是有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他们往往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较深,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进行纯理论的灌输,导致实际的专业学习出现“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的现象,不仅教学质量不高,而且学生的实际能力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4]。

(四)学生素质亟待提高。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对于素质教育的内容没有明显的突出,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未来岗位所必须的职业素质没有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只是片面的强调专业的发展前景,却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教育,导致学生在就业之出现较多的脱岗、离岗现象。这同样需要相关培养院校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内容,培养出“文质兼备”的合格高技能人才。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当前市场上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相对应的岗位主要包括:汽车机电维修或技术主管、车辆技术管理员或技术主管、车辆维修检验员或技术主管以及车辆监测工或技术主管等,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从市场上的岗位需求状况出发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且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岗位需求的变化,及时的进行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优化。由于学生的就业岗位涉及到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各个环节,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检测与维修技能,而且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外语阅读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不仅能够较好的完成检测与维修任务,还应该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着眼于“高技能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培养目标的确定,努力培养出高知识、高技能、高素养的优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基于当前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弊端,进行积极的模式创新势在必行,为此,可以尝试优化“2+1”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入学第一学年,应该邀请企业的技术专家或者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知识教育,要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在完成专业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交替完成汽车维修初级工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在第二学年实施“双导师”制进行专业以及技能教学,一方面有本校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另一个方面聘请行业专家进行前沿理论知识的补充教育,以及指导学生在实习岗位上进行实际的操作,此外组织学校相关就业指导部门的教师为学生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由此形成“两个老师,三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6]。在第三学年,组织学生按照校企合作的相关规定深入具体的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要由学校与企业做好教学衔接工作,在实习阶段要完成对学生高级技能相关理论和技能的教授,力求在实习结束之后,学生能够很好的胜任岗位职责。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调整中需要校方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实现优势互补来为学生的实习和技能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7]。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师资队伍的优化。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举”的原则。结合培养目标与市场对于专业的人才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的开发和拓展,以不断的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上,应该采取模块化的实施方案进行,例如“汽车发动机检修模块、汽车电器设备检修模块、汽车底盘检修模块等”,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的合理实施,能够做大限度的保证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8]。在教师队伍的优化建设上,应该积极引进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形成“以新带老”的教师发展氛围,另外学校要组织定期的教师专业培训班或者专家讲座,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际的指导能力,从而优化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四)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衡量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市场以及社会要求的重要标准,完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对人才培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新形势下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高技能人员的培养评价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高技能专业人才的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其实际技能水平的高低和职业素养的高低,而不应该仅仅集中在理论成绩的好坏上。笔者建议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建立以专业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其次,建立对过程考察、对项目考察、对实践考察以及对结业测试考核等多种评价内容,最后,通过组织的专家团队进行综合审核和评估。此外,还应该建立其完善的落实监督制度和完善的反馈机制,对于学生的实习要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对于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通过反馈机制进行及时的反馈及解决,以此确保学生高技能的快速提高[9]。转变传统的评价模式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优秀维修服务人才。

三、结束语

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技工学校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形式,结合本校实际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的探索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前,尽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高技能人员的培养上,还留有传统培养模式的烙印,与汽车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更多的专业院校已经在积极的探索更为优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许多院校的积极探索已经结出了理想的果实,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完善我国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及推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 田建英,王宝安,郭法宽.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37-40.

[2] 孙成刚,邱翠榕.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2:19-20.

[3] 隋礼辉.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169-171.

[4] 沈爱莲.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21-23.

[5] 梁敬贤.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2012,14:144.

[6] 张晓东,龙志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1,08:86-87.

[7] 努尔江·朱安汗,代德云.关于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19-120.

[8] 江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22-25.

[9] 刘巧燕,刘铁,刘斌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35-37.

猜你喜欢
改革与实践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