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心理沟通中的平等

2016-07-26 18:45李广云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宽容平等关爱

李广云

[摘 要]平等是沟通的前提,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心理沟通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师生之间要平等的对话,教师不要剥夺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要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宽容学生

[关键词]平等;沟通;尊重;关爱;宽容;学生

平等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心理沟通的前提,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不要因为自己比学生的阅历丰富而否认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权利,不要因为自己的人格更为成熟和深刻的认识而剥夺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那么,教师如何构建师生平等的关系呢?

一、尊重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他要极为小心,要小心的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从心底尊重老师,也才会更好的接受教育。而且,教师要建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学生观。因为今天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也是“意外”和“惊喜”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参与课堂活动,踊跃发言,给每一位学生留有发展空间,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平时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帮学生树立自信心,重视维护她们的自尊心,而且,表扬和激励要及时,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此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忌冷言冷语,态度不温和,有些时候,教师还要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这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捷径,是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教师可以经常和学生交流,谈自己的思想观点;谈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主动地、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生从心底尊敬你,信任你,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人格的平等。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关爱学生

每一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这是人之常情,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是学生的阳光,是学生的雨露,它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去掉自卑心,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强的的儿童在一起上课的时候,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耐心教育。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这种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掉信心,后进生哪个班级都有,这些学生常常表现为成绩差,思想落后,行为习惯不好,这些学生往往拖老师的后腿,影响班级成绩,而优生毕竟是少数,中等生和差生的总数才是一个群体中的多数。而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明天也不一定就是“差生”,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师必须面向全体,而且,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公平公正的、发自内心的,这种爱既像慈母那样信心照顾,能分享他们的快乐,排解他们的忧愁,分担他们的痛苦,又要像一位严格的父亲严格地要求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说,爱也要有度。相对来讲,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好学生身上的优点多,老师都喜欢。而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重大的考验,因为问题学生缺点多,很令人头疼,能够喜欢上这些学生,需要教师的美德和修养。如今,单亲家庭越来越多,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面对缺少爱的孩子和那些“问题学生”,我们要更多的给予他们一点适当的爱。比如;对一些家庭困难而学习刻苦的孩子,我们要用爱给他们自信;而对那些成绩优良,胆小怕事儿的孩子,我们则用爱给他们勇气;那些成绩较差而态度认真的孩子,我们用爱给他们智慧;那些能力较强、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可用爱给他们提醒;而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就多多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等等。只要我们真切地去关爱学生,就会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老师的爱是温暖的,如阳光、雨露。这样,我们会在感情上拉进师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

三、宽容学生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修养,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宽容是对人和事的理解,宽容是一个人的气度和胸怀。雨果曾说:“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的是人的胸怀。”这种胸怀就是宽容。还有人说:“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赞可夫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性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的、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我想说:“宽容就是平等,是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和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有了这种平等,教师不会再因为学生的幼稚无知而生气;有了这种平等,教师也不再为学生的调皮捣蛋而发火;有了这种平等,教师不再为学生的辩解顶撞而发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出现过错的时候,教师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想想他还是一个孩子,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让学生在改过的过程中成长,教师宽容了学生,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会更加感激和尊敬老师,对老师的教育也会言听计从。相反,若老师对学生的错误厉声指责,不给学生留有余地,会令它很尴尬,这样,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甚至让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其实,每个人都是在摸索中长大,在改过中成长的,有的学生自制力差,有时错误在一人身上反复出现,会让老师忍无可忍,这时,老师对学生的宽容需要理智、耐心,对其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时,仍旧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宽容是一种爱,是一种平等,学生需要平等,教育呼唤平等。学会了宽容就学会了平等去爱,宽容是教师爱学生、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它是无声的平等的教育。

猜你喜欢
宽容平等关爱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