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2016-07-26 03:07唐云昌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数学教学

唐云昌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能够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文章从高中学生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对高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是要求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自主学习也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对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的高中生而言,培养其自学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有意识地针对自身学习的弱点和不足,查漏补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的重要基础。高中学生具备了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够在学习方面和谐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研究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要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创造性,因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广泛适用性,当学生有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和经验之后,他能够将这种能力进行延伸,从而使自己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对高中学生的要求,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因而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十分重要。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是课堂改革的主阵地,是有效教学的平台。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以愉快、轻松的心情认识多姿多彩的数学世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开拓进取,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以爱心。师生关系应该充满关爱、应该是相互尊敬的、平等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有效教学。其次,教师要敢于尝试开放性教学。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教师要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水平、个体差异等。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数学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教师要注意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讲究方法和技巧。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要系统和全面地学习三维空间的知识。由于学生识图和绘图有困难,教师可以应用一些模型,以直观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找到“窍门”,学会空间与平面之间的联想与转化,注重方法与技巧。兴趣,对于高中数学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想一切办法,尽一切力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添砖加瓦。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包括多方面的含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在练习或思考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教师要设计系列化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创设发展的空间。首先,在习题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其次,在探究性学习中开展自主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实践、自主参与。

4.创建轻松愉快的情境。众所周知,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得以实施的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心情共同构建了课堂教学特有的氛围。心情愉快、心平气和等情绪有益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数学教师要竭尽所能,全身心投入,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做好准备工作,还要运用成功激励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决心和信心。教师要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第一,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予以肯定。教师的表扬,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鼓舞,更体现了一种尊重。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教师要知道,投之以桃,一定会报之以李。只有这样,才能让自主学习焕发出新的活力。

5.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体现自主学习成果。教学过程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的褒扬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动力。只有通过恰当的过程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主体意识也才能增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答。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恰当的点评。在兼顾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能力与双基并行。在进行复杂问题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此外,评价形式要多样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三、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生意识到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之后会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相应地变换学习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学习效率几乎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会将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提高教学质量。

2.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社会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是主体,学生围绕老师来学习,随时听候老师下达学习命令,否则学生不会主动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而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丧失。在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负责,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这就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社会性的表现。

3.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都是根据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来完成相应的任务,没有展现过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也不够强烈,而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增强独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就是分组讨论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认识到如何与同学交流沟通与合作,也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

四、结语

老师在高中的教学中要适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下,都要有一套灵活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鲍立海.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学周刊.2015(11).

[2]吴慧波.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3).

[3]陈维刚.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5(03).

[4]杜素丽.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5(20).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高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