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

2016-07-26 06:22范振楠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宁夏

范振楠(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宁夏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

范振楠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比分析宁夏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三年投入产出表数据,结果表明:宁夏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强的自我增强效应,主要服务于第二产业.但发展水平较低,物质性消耗大于服务性消耗.来自于高新技术部门的投入较少,主要由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提供.体制、政策、法律和创新等因素是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和管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和创新水平以及推进业务外包等促进宁夏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法;宁夏

1 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的部门.对其研究通常是人为划分生产性服务业部门,这无法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与其他产业的关联,而运用投入产出法可以克服人为划分生产性服务业导致的片面性①.国外学者大多使用投入产出法从国家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开展研究.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开始使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但从省份层面展开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考察时间多为2007年及以前,研究数据相对滞后,专门针对宁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研究更少.本文将宁夏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三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与数据

2.1 投入产出法及相关指标

投入产出法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瓦.列昂捷夫(W.Leontief)提出,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反映经济系统各个部门(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1.总体水平: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服务业中的地位.衡量指标有生产性服务投入占总中间投入比重、生产性服务占服务业总产出比重、生产性服务占国民总产出比重.

2.部门构成:主要考察生产性服务是由哪些部门构成的.

3.投入结构: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具体投入到哪些部门,或被哪些部门使用.

4.对国民经济及三次产业的影响:衡量指标有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率,反映三次产业中生产性服务的投入比重.影响力系数Fj和感应度系数Ei,前者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后者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2.2 数据

数据来源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宁夏投入产出表,由于2002年至2012年宁夏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分类变化调整,为了便于分析研究的一致性,对2002、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个别部门进行合并或拆分,均统一成40个部门.

3 宁夏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与结构

3.1 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水平

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生产性服务投入占总中间投入比重分别为25.8%、21.6%和22.7%,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2012年较2002年减少了3%.生产性服务占国民总产出比重分别为16.3%、13.0%和14.4%.可见,宁夏国民经济物质性投入比生产性服务投入更多(.见表1)

3.2 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构成

2002至2012年间整个服务业中提供生产性服务比重最高的前三个部门是交通运输和仓储、批发和零售及金融.交通运输和仓储、批发和零售都是劳动密集型部门,2002年至2012年两部门占比之和都接近一半.而技术、知识、资金和人力资本含量高的服务业部门中生产性服务投入规模较小,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部门、租赁和商务服务部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部门.说明宁夏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以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为主,而高新技术部门占比较小.(见表2)

表1 宁夏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水平(单位:%)

表2 宁夏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构成(单位:%)

3.3 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比重从高到低呈现出“二三一”的特点,一半以上都投入到第二产业,其次是服务业自身.从动态变化趋势来看,生产性服务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投入比重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总趋势是下降的,2012年比2002年分别下降了1.9%和4.3%.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相反趋势,但总体看2012年比2002年提高了6.3%.(见表3)

表3 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

4 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及三次产业的影响

4.1 基于服务投入率的分析

宁夏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比重从高到低分别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率最高,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自我增强效应.(见表4)

表4 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率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虽然宁夏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投入对象是第二产业,但是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其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

4.2 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效应是指产业波及对国民经济体系影响,包括拉动效应和推动效应,分别由影响力系数衡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②.根据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宁夏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并以社会平均值(1.0,1.0)为坐标原点,影响力系数为坐标轴横轴,感应度系数为坐标轴纵轴,做成下面的图型.

只有2002年的交通运输和仓储部门在第一象限,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社会平均值1.但从动态变化趋势来看,2002年至2012年间,两者都呈下降趋势,且前者大于后者.说明交通运输和仓储部门主要为其他部门提供中间产品,属于基础产业.2002年至2012年金融部门均在第二象限,其影响力系数小于1,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金融部门对宁夏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制约性.2007年和2012年交通运输和仓储、批发和零售这两个劳动密集型部门处在第二象限,也说明宁夏经济发展还是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大部分部门都在第三象限,其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社会平均值,这些部门的前向和后向关联程度均较弱.2002年至2012年高新技术部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部门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部门一直在此象限.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大于感应度系数,但都呈下降趋势,说明宁夏的高新技术部门辐射带动作用弱且发展缓慢.(见图1)

图1 宁夏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5 结论、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可知,宁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国民经济的物质性消耗较大,而服务性消耗较小.其主要服务对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自我增强效应.生产性服务投入主要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提供,而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高新技术部门的知识、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

5.1 原因分析

5.1.1 体制、政策、法律因素

目前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市场准入门槛.令很多投资者难参与投资,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程度降低,竞争不充分,弱化了竞争机制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和桂发.致使生产性服务质量层次不齐,价格不合理,项目、方式单一.

5.1.2 创新因素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性的特点,但目前宁夏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技术水平低、资金匮乏;另一方面不仅缺乏专业的、高层次的知识、技术人才,又面临高端人才的流失.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不仅自身只能限于低端服务水平发展,也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5.2 政策建议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减少政府干预和管制,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法律法规.降低市场进入门槛,多渠道吸引资金、技术、知识等要素的投入.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生产性服务业更多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营造规范的竞争环境,让更多投资者有机会参与进来,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服务.

第二,加强人才培养.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和交流,高效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培训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性服务型技能人才.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人才发展平台,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生产性服务业人才.

第三,提高技术和创新水平.加大对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尖端技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

第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务外包.鼓励企业将非核心服务环节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企业,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集中企业资源将发展重点投向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创新等方面.

注 释:

①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1).

②韦良中,侯汉坡,刘春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开发研究,2009(S1).

参考文献:

〔1〕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2〕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1):76-88.

〔4〕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10):45-52.

〔5〕程大中,陈宪.上海生产者服务与消费者服务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1):40-49.

〔6〕李江帆,朱胜勇.“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与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9):3-10.

〔7〕韦良中,侯汉坡,刘春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开发研究,2009(S1):79-81.

〔8〕张瑾,陈丽珍,陈海波.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75-78.

〔9〕郭丹,张长青.大庆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26(01):120.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079-03

收稿日期:2016-03-24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YCX152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宁夏
Hometown of stars 遇见宁夏,星光灿烂
宁夏
宁夏
宁夏煤电博弈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统计分析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借鉴国内外经验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