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7-26 07:00徐金超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徐金超

摘要:实践教学是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构建严密的教学领导组织体系,构建立体教学平台体系,构建高效教学保障体系,构建科学教学考评体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可以武装学生的头脑,开启学生的心智;实践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就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延伸,使理论阐释和实践熏陶相结合、真理的魅力和实践的引力相结合,使大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自觉,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固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和思想性很强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其趣味性和艺术性相对较弱。为此,有的教师往往使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容易“死记硬背”“你讲我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常常出现“老师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现实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脱节,学生既没有亲眼所见,也没有动手操作,逐渐对抽象、空洞的理论失去兴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抵触情绪,理论教育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和说服力,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让学生真正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了解农村、企业、社区、军营、机关等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向,加深学生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力、思想免疫力和道德践行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外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固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

(二)增强课程的渗透力

人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体,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社会,他们时刻经受着社会环境的影响,注重社会实践对学生的熏染和激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思想观念多元激荡,社会矛盾渐现多发,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理念和人生信念。再加上,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感恩意识、宽容意识较弱,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偏低。尤其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自媒体将他们带入了一个交往的新时代,大学生借助于网络终端获取和接受信息,这些信息鱼龙混杂,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差,同时也使他们的理想信念趋于模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己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提高自己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和修养水平,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三)增强教师的引领力

实践教学可以弥补理论教学抽象、空洞、乏味的缺陷,提升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和接受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走出课堂、进入社会,从而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理论印证和思想参考,增强理论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和水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对教学内容感同身受,没有洞察和了解现实社会,没有精心撷取鲜活的典型案例,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授课时就不会有激情,更不会有底气,更不可能用“活教材”使教学“活”起来和“火”起来。通过实践教学的磨炼,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内容有了充分的实践感知和思想感悟,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筛选、提炼、升华,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做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既提高了课堂的“到课率”,又提高了课堂上学生的“抬头率”和“点头率”,同时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可以提升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围绕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调查、思考、讨论,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制作调查问卷,分析调查数据,研究调查方案,选择调查方法,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寻找、挖掘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这种寻找、走访,使学生学会了采访的要领和技巧,掌握了采访材料的撰写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能够提升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辩论会、报告会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产生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修养水平。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措施

当前,高校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顺应这一改革趋势,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实践课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机制,形成理论引导和实践育人的整体合力。

(一)构建严密的教学领导组织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促进教育根本任务实现的重要环节。因此,无论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领导,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领导组织体系,推动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开展。高校主管部门要把学校实践教学开展情况作为对学校教学质量考评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规划、指导和考评;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主管领导专人负责、教务部门教学指导、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具体实施、学工部门密切配合、财务部门大力支持的教学领导组织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实践教学机制。充分挖掘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的教学资源和教育力量,构建“大实践”教学模式和“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整体合力,促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endprint

(二)构建立体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设施是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一是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组织演讲、讨论、辩论等活动,引领学生理解和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让学生了解和分析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给学生以展示自己的空间。二是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以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为平台,以政工干部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三是要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把学校周边村镇企业建设成学生调研的重要基地,把一些革命圣地和红色景区发展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延伸,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四是要加强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培训。要培养一批专门进行实践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他们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技巧和艺术。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教师的指导,使他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此外,还要聘请一些校外具有直接经验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以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构建高效实践教学支持保障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一套完善的保障和支持体系。一是要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规划、实施,避免产生重视专业课实践教学,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象。教务部门要严格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学时,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学校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按照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计划,及时、足额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购置实践教学设施,发展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三是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学校在制定有关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要和教师的现实诉求,对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教师的考核奖惩、职称评聘、培养培训等给予适度倾斜,充分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施和创新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四是提供坚实的人员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全员育人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要按照国家要求的师生比例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项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四)构建科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具有更大的隐性和弹性,因此,科学的考评体系是实践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评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考评要具有可行性。考评内容要具体,考评指标要简便易行,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实际,能反映教学成果。二是考评要具有方向性。考核指标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三是考评要具有整体性。评价指标要具有整体性,要综合考虑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要坚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优化考核办法,细化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动向、价值取向、心理倾向进行科学分析,对学生的修养水平、道德水准、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作出合理评价。四是考评要具有科学性。评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成绩时,采取笔试、答辩和实际应用等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行为表现及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穿插考核,并向学生及时反馈考核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惑和疑难问题,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责编:晓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