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7-28 07:18朱达斌林秀瑶许云辉蔡耿辉王景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泉州362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脑卒中生活质量神经功能

朱达斌,林秀瑶,许云辉,蔡耿辉,王景峰,汪 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 泉州 362000)

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朱达斌,林秀瑶,许云辉,蔡耿辉,王景峰,汪 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目的:观察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临床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结合团体心理治疗。治疗12次后,分别予NIHSS评分、WHOQOI-BREF评分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WHOQOI-BREF评分的提高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团体心理治疗;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其极高的致残性,往往会使患者丧失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急症医学抢救技术的进步,脑卒中幸存者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及社会问题[1]。同时由于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缺损是瞬间发生的,缺少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常常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各种心理、情感等问题。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抗抑郁药物来缓解精神症状,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近年来,团体心理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日渐成熟的精神类疾病康复治疗疗法,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治疗中,如中学生网络依赖症团体治疗[2]、癌症病人团体支持治疗[3]、社交焦虑障碍团体治疗[4]、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团体治疗[5]等,我们在临床中将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治疗中,分析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6.78士8.14)岁,病程(52.4士19.7)天,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5.01士9.90)岁,病程(55.01士9.90)天,脑梗死19例、脑出血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6],②中医诊断标准符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修订的《中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7]。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CT或MRI检查诊断为脑卒中(含脑出血或脑梗死);②无认知功能障碍,并且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较顺利地进行交谈,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查体合作;③既往无器质性疾病;④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后遗症;⑤自愿接受各种量表调查和评估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经简易智力评分量表(MMSE)诊断为有认知功能障碍;②严重精神症状、智能障碍、阳性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者或其他脑器质性疾病;③失语症和不能理解及交谈;④有其它重大的疾病,如肺心病、并发心衰、呼衰或其他疾病急性期等。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内科临床治疗,根据病情给予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调控血压、血糖等治疗。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每周进行6天的康复训练,每次30min。主要采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翻身、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立位平衡训练以及步态训练、行走训练、上下台阶训练等,此外还配合作业治疗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

治疗组配合团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方法由获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医师担任领导者,团体治疗形式为同质性开放式的团体,每组5~8人,每周1~2次,共12次,每次约60min。

团体心理治疗分8个阶段进行,具体包括:①团体心理治疗前准备阶段为医师通过查阅病历以及单独会见参加团体心理治疗的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脑卒中情况及基础疾病等,简单评估患者可能面对的问题,同时努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培养患者对治疗师的信任感。②团体治疗初始阶段(第1次)为鼓

治疗3个月后统计结果。

3 观察指标

评价方法:在团体心理治疗第1次治疗前、第12次治疗后分别做1次评估。相关评估均由同一医师评定,该医师不参加此治疗,且不知道具体分组情况。其中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该量表包含有意识、眼球运动、视野、面瘫、上下肢运动、共济、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症等项目评分。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依据生存质量量表WHOQOI-BREF(中文版)[8]评定。此量表由28个问题组成,共包含6个方面:①自身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觉;②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觉;③生理领域;④心理领域;⑤社会关系领域;⑥环境领域。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HOQOI-BREF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WHOQOI-BREF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WHOQOI-BREF评分比较 (分,±s)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5 讨 论

康复治疗的重点在于患者积极主动参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明显影响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本研究中对脑卒中患者结合团体心理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接受12次团体心理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都有所恢复,但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WHOQOI-BREF评分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生存质量自我感受、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的改善尤为明显。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卫生政策的制定、卫生资源效益的评价等[8]。生存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的测定内容包括生理、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环境、独立程度、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等[9],其意义超越了传统生物医学范围的指标,更加能够反映积极健康观的各个方面。接受团体心理治疗,患者不仅能提高躯体运动功能,还能改善自我躯体感觉的主观满意度,治疗中逐步认识和了解疾病的现状、接受自我,调整自我认知,从而改善生活满意度,积极康复训练,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团体心理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模式[10]。团体心理治疗,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互动作用, 促使患者在治疗中通过观察、 学习、 模仿、体验,来调整和调节自我情感, 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从而形成良好生活适应的过程。在团体中当看到其他成员也面临着相同疾病和困难时,这样就能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达到共情的效果,而这是个人心理治疗所不可比拟的长处[11]。团体凝聚力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力量,在安全、接纳的团体里,患者可以毫无顾忌地谈论平时不能或者不愿意与家人或医务人员提及的话题,相互交流沟通,分享恐惧和克服恐惧的体验,共同面对疾病对自己的威胁。很多患者在开始团体心理治疗时,都表示自己因生病了而绝望并羞于见人,此外也感觉已被世界抛弃。随着团体心理治疗的进展,团体的温暖化解了患者的孤独和无助。在团体心理治疗结束时,很多患者都还恋恋不舍,并表示愿意尽力去帮助其他患者。患者通过自我情绪调节,经过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更好接受患病的现状,接受可能残疾的事实,努力接受不完美的自我。积极探索自我存在的价值,从正面的、有利的方面看待自我的处境,以增强心理应激能力,树立生活的信心,并把这种正能量延伸到日常的康复治疗过程中[12]。

[参考文献]

[1] WOLF PA,D'A GOSTINO RB,O'NEAL A, et al.Secular trends in strok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the Framingham study[J].Sroke,1992,23(8):1551-1555.

[2] 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等.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团体心理治疗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5):346-349.

[3] 王海芳,李鸣.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癌症病人的疗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2):817-819.

[4] Chen J Nakano Y,Ie tzuqu T, et al.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Japanese patient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preliminary outcomes and their predictors[J]. BMC Psychiatry,2007,10(7):691.

[5] 文斌,章秋明,李文华,等.结构式团体咨询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1):762-764.

[6]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379-381.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34-38.

[8] 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 (8):1127-1145.

[9]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10] Yalom ID.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李鸣,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1] 林秀瑶,许云辉,孔东燕,等.脑卒中患者团体心理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30(4):374-377.

[12] 朱达斌,林秀瑶,许云辉,等.团体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0):1288-1290.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595-03

[基金项目]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1Z62)励团体成员相互自我介绍,加强成员之间的认识和沟通,要求团体成员遵守团体心理治疗互动互助宗旨,为其他成员保守个人秘密,建立安全、信任的团体环境。③团体治疗引导阶段(第2~3次)为领导者就团体成员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预后进行讲解,引导团体成员之间就彼此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述患病后内心的变化及感受,分析可能遇见的问题及不良心理及情感,及时纠正不良情绪影响,鼓励团体成员制定共同目标。④团体治疗互动游戏阶段(第4~5次)为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全身放松训练,通过游戏的方式探寻真实的自我,或者通过宣泄等方式去纠正不良的情绪。⑤团体治疗互动互助阶段(第6~7次)为团体成员之间同病相怜,容易产生感情共鸣,拥有归属感和同伴感,更加愿意表述自我、探索自我、并给予其他成员反馈,逐步建立团体凝聚力。⑥团体治疗重塑认知模式阶段(第8~9次)为领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利用团体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鼓励成员更进一步探索自我,宣泄不良情绪,接受生病的现状,接受可能后遗症的事实,努力去接受不完美的自我,积极去探索自我存在的价值。⑦团体治疗行为模拟阶段(第10~11次)为领导者将团体中较为积极乐观、疾病恢复较快的患者,树立为行为榜样,让其他成员通过了解并观察行为榜样的情绪、行为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带来了怎样的好处,激励其他成员也努力做出相应的积极的变化。团体成员一旦有出现积极的变化,即使是非常微小的,也应该肯定并立即给予强化。⑧团体治疗结束阶段(第12次)为领导者引导团体成员总结自己参加团体治疗的感受和心得,从正面的、有利的方面去看待目前自我的处境,以提高心理应激能力,树立康复的信心,增强生活的勇气,并把这种正能量带到日常的生活和康复治疗过程中。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欢
脑卒中生活质量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