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分析

2016-07-31 21:27王翔
花卉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植物植物

王翔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00)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分析

王翔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00)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建设近些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很多,现阶段生态环境的质量逐渐的成为了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城市化生态园林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现代化城市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设计

前言

生态园林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生态建设工程有着密切联系的园林设计,生态园林从内涵方面来说有三个重要方面:①生态园林作为城市重要景观构成的观赏性以及艺术感,能够优化城市环境,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属于城市生态建设中的自然景观;②生态园林的存在能够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更多的支持,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有效的调节区域气候,大型的园林工程还能够起到防风降尘以及吸收噪音的作用,同时能够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和水资源的作用;③通过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逐步的建立时间、空间以及营养结构合理的人工植物配置群体,能够给人类生活提供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1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1.1 季相变化原则

生态园林工程中季节性的景观主要是通过植物来体现的,城市园林景观的季节性变化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植物生命的变更,同时植物季节性的变化也能够给人们提供不同层次的观感和乐趣。季相主要是因为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会表现出不同的外貌,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植物会根据气候的变化,叶片、花朵以及果实的颜色和形状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植物的季相变化非常明显,正是由于这种特点才能够让园林植物景观体现出四季分明的现象,所以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想要让园林景观效果更加显著就必须考虑植物季相变化,合理的搭配植物构成。

1.2 植物特性

植物在长期的生长衍变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共生、寄生以及拮抗等复杂关系,所以在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中必须坚持互惠共生的原则,把握好植物特性,合理搭配植物。

1.3 环境协调原则

生态园林建设中环境的协调非常重要,所以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需要注重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来更好的协调周边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密切的融合。

1.4 景观观赏性原则

任何园林景观都要有自身独特的观赏性,通过植物配置体现出园林景观独有的风景,所以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尤其是植物配置领域要求能够显著的体现出不同植物的景观观赏效果,保证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5 以人为本原则

生态园林的建设一方面需要考虑到美学感官,另一方面最重要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设计需要充分的考虑人的需求,坚持生态建设理论,园林植物配置设计需要能够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以生态园林系统性、植物配置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生态园林设计的系统性、层次性。

1.6 生物多样性原则

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大多呈现单一的物种格局,整体上形式搭配以及植物配置结构和功能都还有待完善,城市园林建设如果呈现单一的植物组合,那么整个配置系统相对比较脆弱,园林植物容易发生病虫害,同时还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所以说单一的植物配置设计不利于园林植物生长。所以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需要坚持多样性原则,尽可能的设置和当地气候相适应的地带性植被,丰富园林植物种类,维持园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2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要点分析

(1)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必须以植物种植为主,必须满足植物生态需求,给植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同时合理控制植物种植密度,在园林植物竖向设计上,需要把握好生物学知识,使用正确的植物种植以及搭配方法,例如对于喜光和耐荫的植物要合理的选择种植区域。

(2)要合理的配置不同的植物,不能单一的种植一种植物,园林的植物配置要坚持多样性,例如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同时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配置植物种植组合,例如乔木和灌木植物的结合、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的结合、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的结合等。在植物配置基调上要勇于创新,打破传统园林建设的单一性,例如通过不同树种的配合,创造更加美观的林冠线。

(3)园林植物配置要有明确的层次,突出园林植物背景,注重植物色块以及季相交替变化,尤其需要注重园林植物层次的搭配和背景,通过合理的色块配置运用,提高园林植物整体观感,以现代人的审美观为基础,提高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的整体观感,最大限度的提升人们的关注度,同时为了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可以适当的选择鸟嗜植物以及蜜源植物,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鸟类等生物,实现生态园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措施

3.1 根据生态位选择园林植物构成

生态园林植物群落不仅仅是个体植物形成的,植物群落的存在是有规律可循的。现代化生态园林植物群落的构建需要按照生态位的相关原理来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种类。所谓生态位就是一个物种生长的环境以及物种本身生长习性的统称,生态位理论指出每一个物种都有自身独特的生态位,植物生态位主要值得是植物生长以及季节性的变化规律,图1显示的就是植物生态位的三维影响规律模型。

图1 植物生态位三维影响因素模型

根据植物生态位理论,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合理的选择植物种类,考虑植物对园林生长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营养的需求,合理配置植物的种植区域,避免出现植物间“抢夺”营养、空间以及水分等生长要素,以此为基础,充分的利用园林环境以及地理资源,形成结构合理、植物配置完善以及种群稳定的多层次园林植物配置,逐步完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

3.2 园林植物层次结构设计

生态园林植物层次结构设计首先需要根据植物本身的特性进行合理的配置,其次需要坚持生态建设原则,植物的配置和种植不能单纯的为了美观和观赏,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例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植物的环保作用

所以说在具体的园林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园林所在地区的环境热症,选择合理的植物烈性,同时为了更好的丰富植物层次机构,可以选择乔木、灌木和草相结合的结构配置,这种结构配置主要以乔木为主。

3.3 合理利用园林立体空间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城市绿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环境污染的家中和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的需求,使得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城市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因为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使得城市的土地资源以及空间资源逐步的区域饱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来发展园林植物绿化事业,例如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充分的利用城市空间发展生态园林。

3.4 注重植物种植密度设计

植物群落的设计和规划,需要根据植物特有的生长特性来合理的配置,具体值得是植物生长速度、成长过程,同时根据合理的比例调节植物种植密度,合理配置植物种植距离,在种植过程中,考虑到植物群落部分植物会出现提前郁闭,所以需要适当的调整园林植物种植密度,尽量避免出现密度过大或过小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4 结论

当今社会,人们逐渐的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作为生态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气候、地质以及植物特征等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种类,推动现代化生态园林发展。

[1]宣立佳,陈小平.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体现[J].现代园艺,2016.

[2]吕华明.河岸生态园林景观营造研究[J].花卉,2016.

[3]朱保全.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探析[J].绿色科技,2015.

[4]刘兴强.论生态园林的植物配比与意义[J].福建农业,2015.

[5]费丛丛.生态园林的建设理念及要点[J].城乡建设,2014.

TU986.2

A

1005-7897(2016)08-0029-02

2016-4-13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园林植物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