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促排卵方案在治疗男性因素不孕症时对IUI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6-08-01 05:32叶艳娜张馥绯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广东东莞523186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宫腔内不孕症卵泡

叶艳娜 张馥绯 彭 雯(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广东 东莞 523186)



不同促排卵方案在治疗男性因素不孕症时对IUI妊娠结局的影响

叶艳娜张馥绯彭雯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广东 东莞 523186)

[摘要]目的:不同促排卵方案在治疗男性因素不孕症时对IUI(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2009年4月~2014年4月期间男方因素不孕症进行IUI助孕的599个周期。将上述周期按是否采用促排卵方案治疗分为自然周期(NC组)和促排卵周期,包括CC组、LE组、HMG组、CC+HMG组、LE+ HMG组,统计分析上述各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日>16 mm优势卵泡数、排卵数、优势卵泡直径、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结果:促排卵周期HCG日>16 mm优势卵泡数(1.7±0.6)、排卵数(1.5±0.6)、临床妊娠率(14.3%)均高于自然周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CC+HMG组、LE组、LE+HMG组和HMG组之间的HCG日>16 mm优势卵泡、排卵数、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男性因素不孕症,IUI联合促排卵可提高排卵数和临床妊娠率。CC、CC+HMG、LE、LE+HMG和HMG5种促排卵方案的疗效相当。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男性因素不孕症促排卵临床妊娠率

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即在排卵期将处理后的男性精液注入女性宫腔内,是目前治疗不孕不育症常采用的方法。早有研究表明,年龄、不孕不育的原因、精液质量、不孕年限、促排卵方法、人工授精的次数等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1-3]。在上世纪80年代,促排卵药就已经开始应用于IUI过程中,但其必要性及有效性尚存争议。IUI联合促排卵常用于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症、不明原因性不孕症、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男性因素不孕症[4]。但IUI联合促排卵治疗男性不育不孕症的效果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学者们对于其治疗的必要性也存在分歧。本文通过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在治疗男性因素不孕症时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治疗男性因素不孕症的IUI周期使用促排卵药的必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2009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进行因男方因素不孕症进行IUI助孕的599个周期。患者年龄22~40岁,不孕年限1~14年,男方年龄20~49岁。不孕类型包括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上述全部患者均需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或腹腔镜检查,证实至少单侧输卵管通畅。

1.2研究分组

男方因素不孕症的599个IUI周期按是否采用促排卵药分为自然周期(NC组)136个周期和促排卵周期463个周期(CC组83周期、CC+HMG 组110周期、LE组67周期、LE+HMG组82周期和HMG组121周期)。

1.3研究方法

1.3.1术前检查男女双方IUI前均需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女方还需做超声基本评价、基础女性内分泌激素、阴道分泌物常规、宫颈衣原体等检查,排除女方罹患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男方还需进行精液分析、精子形态学检查等检查。

1.3.2治疗方案NC组:月经周期第8~10 d开始,用阴道B超动态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CC组:规则月经或诱导月经来潮第3~5 d开始服用CC(高特制药,塞浦路斯)50~100 mg/d,共5 d。LE组:规则月经或诱导月经来潮第3~5 d开始服用LE(江苏恒瑞医药)2.5~5 mg/d,共5 d。HMG组:规则月经或诱导月经来潮第3~5 d开始启用HMG(珠海丽珠制药)37.5~75 u/d,5~7 d后根据卵泡发育情况调整HMG用量。CC+HMG组:规则月经或诱导月经来潮第3~5 d开始服用CC 50~100 mg/d,共5 d。停用CC后,于月经的第8 d或第10 d起每天启用HMG 37.5~75 u/d,5~7 d后根据卵泡发育情况调整HMG用量。

LE+HMG组:规则月经或诱导月经来潮第3~5 d开始服用LE 2.5~5 mg/d,共5 d。于月经的第8 d或第10 d起每天启用HMG 37.5~75 u/d,5~7 d后根据卵泡发育情况调整HMG用量。

1.3.3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精液处理及IUI方法优势卵泡直径达14 mm时,进行尿LH峰的日常监测,出现LH峰当日或至少有1个优势卵泡直径达到18 mm时应用HCG 5 000~10 000 u或艾泽250 μg(默克雪兰诺公司意大利药厂,意大利),之后24 h行IUI。依照WHO制订的标准流程,采集精液标本和进行IUI。

1.3.4黄体支持及妊娠确定所有患者均于IUI后开始接受黄体支持。于IUI后14 d进行尿液及血液妊娠试验,若呈阳性反应便诊断为生化妊娠;随后于IUI后35 d进行阴道B超检查,若见宫内孕囊或者原始胎心搏动则确定为临床妊娠。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定量资料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 χ2test用于定性资料组间比较。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结局比较

基本情况:2组的女方年龄、不育年限、BMI、基础FSH、处理后精液密度、处理后精子活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促排卵周期HCG日>16 mm优势卵泡数、排卵数、临床妊娠率均高于自然周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周期多胎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后感染、出血及OHSS发生。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本情况及妊娠结局比较[(±s),%(n)]

表1 2组患者基本情况及妊娠结局比较[(±s),%(n)]

分组周期数女方年龄(岁)不育年限(年)BMI(kg/m2)基础FSH(U/L)处理后精液密度(×109/L)处理后精子活动率(%)HCG日子宫内膜厚(mm)HCG日>16 mm优势卵泡(个)排卵数(个)优势卵泡直径(mm)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自然周期136 31.6±3.2 3.8±2.6 20.9±2.7 8.4±3.2 131.3±29.3 91.7±4.3 9.3±1.9 1.0±0.2 1.0±0.1 19.0±3.2 7.4(10/136)0(0/10)10(1/10)0(0/10)促排卵周期463 30.7±3.47 4.0±2.0 21.1±2.6 8.1±3.1 132.1±33.2 93.2±5.8 9.5±3.2 1.7±0.6 1.5±0.6 19.7±2.8 14.3(66/463)16.7(11/66)12.1(8/66)6.1(4/66)P 0.136 0.677 0.712 0.464 0.651 0.773 0.541 0.020 0.027 0.063 0.039 0.341 1.000 0.643

2.25组促排卵方案的基本情况和妊娠结局比较

基本情况:5组的女方年龄、不育年限、BMI、基础FSH、处理后精液密度、处理后精子活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5组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C组低于其他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HCG日>16 mm优势卵泡、排卵数、优势卵泡直径、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后感染、出血及OHSS发生。详见表2。

表2 5组基本情况及妊娠结局比较[(±s),%(n)]

表2 5组基本情况及妊娠结局比较[(±s),%(n)]

注:与CC组比较,☆P<0.05。

分组周期数女方年龄(岁)不育年限(年)BMI(kg/m2)基础FSH(U/L)处理后精液密度(109/L)处理后精子活动率(%)HCG日子宫内膜厚(mm)HCG日>16 mm优势卵泡(个)排卵数(个)优势卵泡直径(mm)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CC 83 31.1±2.9 4.2±2.7 20.4±2.6 8.3±2.7 130.2±30.1 93.5±6.2 7.9±3.2 1.7±0.6 1.5±0.7 19.6±2.5 10.8(9/83)22.2(2/9)11.1(1/9)11.1(1/9)CC+HMG 110 30.5±3.6 4.1±1.9 20.9±2.7 8.1±2.9 135.1±32.8 94.0±5.3 9.1±2.7☆1.7±0.6 1.5±0.8 19.3±3.1 15.5(17/110)17.6(3/17)11.8(2/17)5.9(1/17)LE 67 31.8±4.0 4.0±1.7 21.2±2.9 8.5±2.9 129.9±40.5 92.6±5.3 9.2±2.9☆1.5±0.3 1.4±0.2 19.4±3.5 11.9(8/67)12.5(1/8)12.5(1/8)0(0/8)LE+HMG 82 29.6±3.7 4.0±2.5 20.9±2.3 8.1±2.4 133.0±36.0 92.3±6.0 9.2±2.9☆1.6±0.6 1.5±0.7 19.5±2.7 18.3(15/82)13.3(2/15)13.3(2/15)6.7(1/15)HMG 121 31.1±3.7 3.7±1.9 20.8±2.0 8.0±4.0 130.9±33.1 92.1±6.3 11.2±4.1☆1.8±0.7 1.6±0.5 20.3±2.5 14(17/121)17.6(3/17)11.8(2/17)5.9(1/17)P 0.217 0.634 0.557 0.813 0.526 0.455 0.022 0.056 0.062 0.098 0.681 1.000 1.000 1.000

3讨  论

在不孕不育夫妇中,单纯男性因素约占20%。男方不育的病因包括先天性或获得性泌尿生殖系统异常、附属腺体感染、阴囊温度高、内分泌功能异常、遗传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5]。IUI具备操作简单、治疗费用较低、与正常妊娠过程相近等优点,适用于医治男方轻度少精子症、中度少精子症、弱精子症、非严重的畸形精子症等[6]。有学者认为,IUI联合促排卵可提高男性因素不孕患者妊娠率的原因主要有下面三点:一是增加排卵数目,使输卵管同时能够拾获更多的卵子。二是注射HCG诱发卵子排出,使多个卵子不同步排出,延长了卵子受精的时间。三是卵泡发育好还可以增强黄体功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7]。但也有学者认为,对于男性因素不孕患者,促排卵并不增加IUI妊娠率,所以应该采用自然周期IUI治疗[8]。

本研究中,促排卵周期HCG日>16 mm优势卵泡数(1.7±0.6)和排卵数(1.5±0.6)均高于自然周期(1.0±0.2和1.0±0.1)。促排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14.3%)均高于自然周期(7.4%),促排卵周期的多胎妊娠率(16.7%)高于自然周期(0%)。自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2组之间比较无差异。可见,IUI联合促排卵可提高男性因素不孕患者的排卵数和临床妊娠率。CC组、CC+HMG组、LE组、LE+HMG组和HMG组的HCG日>16 mm优势卵泡、排卵数、优势卵泡直径、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之间比较无差异。所以,CC、CC+HMG、LE、LE+ HMG和HMG5个促排卵方案对于男性因素不孕症的疗效相当,但还需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彭艳,张清学,李予,等.供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分析[J].新医学,2004,35(增):55-56.

[2]张清学,彭艳,于丛一,等.单次及双次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结局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2):128-129.

[3]侯翠,王文军,张清学,等.1136周期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因素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1):1521-1523.

[4]Fauzia H N,Sadia V,Qadir T,et al.Comparison of Letrozole and Clomiphene Citrate Efficacy along with Gonadotrophins in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for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Cycles[J].J Reprod Infertil,2013,14(3):138-142.

[5]Richard P D,Peter R B,Roman P.宫腔内人工授精与促排卵[M].全松,陈雷宁,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6]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辅助生殖技术与精子库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苏宁,夏薇,王维,等.影响男性不育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因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5(3):216-219.

[8]陈秀敏,朱文杰,刘锦,等.促排卵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6):107-109,98.

猜你喜欢
宫腔内不孕症卵泡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小鼠窦前卵泡二维体外培养法的优化研究
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时机选择
假排卵与不孕症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观察
宫腔内球囊压迫止血法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探析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其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