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个人

2016-08-01 22:12
爱尚生活 2016年6期
关键词:伪科学老伴风景

林雨,资深媒体人,主持《林雨一刻钟》20年,著有《小雨集》《林雨语林(左右卷)》等。现在每天更新微信公众号“林雨语林”。

以前,要了解一个人先看他读什么书;现在,了解一个人先看他发什么微信。

没错,那些标着各种深度好文的微信打开一看,不过是寡淡的标题党和广告。于是对于很敬佩、或很尊重、或很不了解但感觉高深莫测的转发者就有点质疑:啊,原来是这样,怎么是这样呢?

微信原创现在并不少,尤其公众微信,甚至很多商业的推荐都做得不错,图文并茂并且深谙微语言,撒娇发痴的去抢噱头,引人关注夺人眼球。

一天老伴拿着手机问:快看看,这条啥意思?一看,促销标题党:别怪我没告诉你啊!于是轻描淡写地对老伴说:不用理,删了吧,这是一种微信的说话方式。

这么说话的微信转发量挺高的。

于是不好好说话之声就此起彼伏,也慢慢形成了一种风格。熟悉了、习惯了,然后顺从了,不顺从和不模仿,你的微信就没转发量啊,谁不想被别人多关注呢?

微信选择和转发的微透露,会表达平时看不到的很多信息。人与人是有距离的,很多人鉴于层级的阻碍,不可能有很多具体的了解。但微信中的发发送送,可就把一个人的不少侧面带出来了。于是就给出了很多可供参考和了解的细节。好处就是大家都贴地了,不好的那方面就是神秘感没有了,有时真实并不那么令人愉悦。

微信所展示的一个人既然如此,就需要注意微信形象了。

不能随便什么深度好文都马上就转,还是要有点甄别筛选,起码打开看看,别把与自己水平不符的东西随便就发出去了。另外,很多自己也不信的伪科学一般不转发,还有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转发不仅是凑热闹还是添乱,也就免了吧。

微信之微,不可小觑对隐私的暴露。爱好,行踪,社交,购物……都在状态里一览无余地表达自己。

你在微信看风景,别人也在风景中看你。看见你以前看不见的、看不清的、看不透的。有些人是看看而已,另一些人可能不仅如此,因此很多信息无意中的透露是负面的。

所以微信这东西,透露人、了解人。

因此,微信之微不可小觑:写作需认真,转发要谨慎,真的。

猜你喜欢
伪科学老伴风景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半小时才燃脂”是伪科学
老伴,幸福相伴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华盛顿大学开“反胡说八道”课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爱“多事”的老伴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
伪科学的属性、特征和判断标准
“同居”养老伴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