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专业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需求视角

2016-08-02 07:58杨明媚
高等理科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

杨明媚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经管专业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需求视角

杨明媚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以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为代表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需求为视角,结合实际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对该类课程的需求具有迫切性、内容多样性、专业差异化、目标实用性等特点;而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专业特色不突出,软件工具多而杂,课程间关联性和层次性不明确等供需矛盾。由此,文章提出了课程体系科学设置的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研究方法;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需求

当前实证研究为主流的情况下,以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为代表的实证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经管学院的重视,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都给予了相关课程较多的学时和学分[1]18-22。但是因为研究方法众多,方法间存在联系和交叉,在教学实践中不同授课教师因为缺乏沟通以及受个人经验和专长的影响,容易导致课程间内容重复,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不能满足学生科研应用需求等问题[2-3]。

现有关于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很多,较有代表性的如:邱东等在2007年针对国内43所高校所做的《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4]。该报告中,在对两种主要方法类课程设置的必要性、重视程度、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并指出了相关课程的重要性。此外,清华大学李子奈[1]18-22从2007—2011年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内容、模型方法论、学科发展阶段和任务、模型体系和功能等进行了持续性和创新性研究。

从现有研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侧重某一门课程的研究。较多考虑每门课程内容的完备性和系统性[5-7],较少考虑各种方法类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连贯问题。第二,研究视角主要基于课程本身,以教学供给方的角度研究应该如何教学,而对学生视角的学习需求缺少系统翔实的研究,不能满足现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要求[8-9]。第三,不同专业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往往不同,现有研究缺少根据专业需求差异来设计的课程内容。而不同的学校、院系重点学科不一样,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所用方法也各有特色。所以,从专业和各学科培养不同人才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本研究拟以学生需求为视角,通过对某所“211”综合性大学经管学院的调查,在了解学生对研究方法类课程认知和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经管专业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建议,希望对开设相关课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实现课程供需匹配,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并最终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本研究共发放三种调查问卷,主题分别为:“统计学课程教学需求”“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需求”“方法类课程应用效果”。调查对象涵盖经管学院本科4个年级,共9个专业(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农林经济、国际贸易、经济学、工商管理、土地规划)的学生,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年级分层,在每年级按宿舍进行整群抽样确定调查样本,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1份,有效问卷563份,有效率达95.3%。

基于对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和分析,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本科生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需求分析

(一)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认知

问卷中关于课程认知的问题,均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答案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对应1~5分的评分,结论见表1。

表1 大学生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认知

总体上,学生对方法类课程基本持积极态度,在课程作用和重要性认知问题上的得分中位数和众数都为4,比如能够认识到方法类课程可以提供研究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比较难,在未来工作或专业研究领域中有用。值得注意的是,对“方法类课程之间的关联”的认知基本持中立态度,且数据显示有70.5%的调查对象不知道或持中立态度,说明在这方面的引导还有必要加强。

(二)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需求

因为在校学习期间,大学生对方法类课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科研上,所以本研究从学生科研需求的角度进行了调查。包括参与科研项目情况和完成毕业论文两个方面。

1.科研活动需求

问卷选项主要考虑建模大赛、SRF(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国创项目、参与教师课题、写论文发表、其他研究项目、暑期社会实践这几个方面。对毕业生样本进行调查的结论显示:10.9%的研究对象没有参与过任何项目,意味着其他89.1%人都至少参与一个项目,有些人甚至参与过多项(见表2)。在包括暑期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有25.4%的人参与过两项,10.7%的人参与过3项,甚至有2.5%和0.8%的人参与过4项和5项科研活动。

表2 大学生参与科研次数统计

由此说明当前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越来越频繁。对科研需求增多,意味着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2.科研活动中对研究方法的具体需求

首先,以完成毕业论文为例,调查学生所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结论显示:回归是最常用的方法,个案百分比占57.0%,其次43.8%的人使用了统计调查方法,接着是案例分析方法(28.9%)、方差分析方法(19.4%)、因子分析(18.2%)、访谈法(16.1%),这些方法基本是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内,但是也有个别学生使用了教学范围之外的方法,如结构方程(2.9%)、量表开发(5.0%)等等。而且即使是现有教学内容,比如回归分析法,虽然没有调查学生所用具体模型,但从笔者多年参与论文答辩来看,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运用了教学范围之外的中高级计量模型。

其次,考虑不同专业的性质和差异。会计、国贸和经济学专业,用到计量回归方法的比例比其他方法都大,分别为82.0%、43.3%、56.3%。而市营、工商和农经使用更多的方法是统计调查的方法,比例分别为82.8%、72.7%和75.0%,说明他们对于调查数据、一手资料数据分析方法的需求更大。这体现了不同专业对研究方法需求的差异性。

最后,通过对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所遇到的方法应用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真实需求(见表3)。结论显示:有将近70%的人赞同“论文写作前需要开设方法应用课程”以及“课程掌握不牢必须重新学习”,32.5%的人认为“已学的方法类课程不够用”。

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有55.7%的人表示“研究中最大的难题是数据获取和处理”,还有29.4%的人持中立态度,只有14.9%的人认为数据不是问题。由此说明数据共享的必要性,可以考虑以学院为单位建立数据中心,给学生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研究质量。

表3 毕业生科研活动对方法的需求

3.从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态度看学生的真实需求

在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进行调查时,本研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增加学时,你更愿意接受什么选择?”结果更多学生选择了“增加实验操作与练习环节”,比例达37.5%,有27.2%的人愿意“增加文献阅读指导及模拟写作环节”,只有10.9%的人愿意“多学几种模型”,还有23.9%的人选择 “千万不要增加课时”。对于这个结论,本研究认为和当前学生追求实用性的学习态度是一致的。即学生更愿意看到和亲身体验到课程内容在经济活动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而不是盲目地学习更多方法,体现并验证了方法类课程“干中学”的必要性[10]。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对方法类课程是有更高要求的,即:不仅仅想知道有多少方法可以去研究问题,更想知道如何用好这些方法。

以上通过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认知和需求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到总的结论:在本科阶段,方法类课程有很大的需求市场,不同专业有不同内容的需求,且需求具有实用性。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为这个需求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即方法类课程体系。在提出这一体系之前,有必要先了解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现有方法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所导致的供需矛盾

(一)关于方法类课程的学习效果

被调查学院本科阶段所开设的方法类课程有: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数学建模、市场预测与决策、运筹学、SPSS应用、质性研究方法等。

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44个毕业班学生,平均都学习了3门以上的方法类课程,其中74.5%的人学了3门及以上,39.3%的人学习了4门及以上,10.6%以上的人学习了5门及以上,3.2%的人学习了6门及以上的方法类课程。

其中学生印象最深的3门课程按占比排名分别是计量经济学(40.7%)、统计学(27.4%)和SPSS应用(16.6%)。原因之一在于计量经济学开课最晚,另外对于正在写论文的毕业生来说,用得最多的就是计量方法和统计方法,而这些方法需要软件实现,其中SPSS相对简单易操作。由此也说明应用对学习效果有促进作用。同时认为其他课程印象深刻的占比都在10%以下,即使排在第一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比例也低于50%,说明课程虽然开设了很多,但学习效率和效果有待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分专业来看,会计、农经、国贸和经济学,对统计和计量的印象比较深刻,而市营、工商和人力在对待必修课统计学上的印象要低于其他专业,也低于同样属于管理学科的会计学。相反对于选修课SPSS应用,印象要更深一些。本研究认为,这与他们专业领域的应用有关。因为这些专业需要分析的数据往往是基于市场或研究对象的调查数据,需要一些基于市场的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方法,甚至大数据挖掘的方法。而SPSS软件功能强大,可以满足相关研究需求,并且相对于其他方法类课程所讲的软件如SAS、Eviews、Matlab、Stata等更容易操作,所以学生学起来容易,学习的目的和效果也更加明确,印象自然更加深刻。

由此,进一步说明不同专业对待方法有不同的需求。但现有课程设置缺乏这方面的考虑,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供需出现了错位,所以导致课程开设的效率有待提高。

(二)关于软件学习和应用

调查结果显示,本科阶段普遍学习过的软件有Excel、Eviews、SPSS、SAS、Lingo、Matlab、Stata等。对每个人所学软件的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平均每个人学习了近三种软件,且这个结果是被调查者凭记忆选择的,可能存在学过某个软件,但是不记得学过的情况。即使这样还有48.7%的人确定自己学习了3种及以上的软件,27%的人学习了4种及以上种类的软件,有13.1%的人学习了5种以上的软件。

而在学习过的这些软件中相对熟练的软件,根据百分比排名靠前的分别是SPSS、Eviews、SAS。另外,平均来看,每人仅能够熟练掌握一种软件。表4显示,熟练掌握一种软件的人只占了56.6%的比例,掌握两种的有18.4%,掌握三种软件的只有4.5%的人,还有20.5%的人一种都没有熟练掌握。

表4 熟练掌握软件数量的统计

从软件应用的角度来看,结论是一致的。根据对毕业生论文中所用软件的调查,发现使用最多的前三个软件是SPSS、Excel、Eviews,而其他学习过的软件如SAS、Matlab、Lingo相对用得较少。

由此可见,虽然48.7%的人选择学习了三种及三种以上的软件,但最终能熟练掌握三种软件的只有4.5%,掌握两种的也只有18.4%的比例。说明软件学习多而杂,且效率非常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软件中掌握熟练比例最高的SPSS软件并没有作为必修课学习,而且有些没有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最终在应用时也倾向于使用这个软件。根据SPSS软件简单易学的特点,说明学生对软件的易学性和易用性有更大的需求。

(三)研究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结论显示近70%的人在需要用方法时才看到课程的重要性和有用性(见表5)。61.1%的人认为在运用具体方法时存在困难,54.8%的人认为论文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方法,还有46.4%的人在毕业论文中运用了更复杂的方法,超过了课堂讲授范围。

表5 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发现有40%左右的人在写作中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如46.5%的学生通过模仿完成论文,但并不清楚自己模仿的是否正确;43.0%的人表示文献中的方法看不懂;41.6%的人运算结果与参考论文不一致时,找不到原因去解释;甚至会有18.5%的人在结果与文献结果不一致时会更改结果。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调查分析,可以总结,现有研究方法类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供需矛盾和主要问题表现为:第一,没有突出专业需求,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待提高;第二,软件工具多而杂,没有重点和统一性;第三,课程设置不系统,导致应用时存在众多问题,内容不能充分满足应用需要。

三、本科生研究方法类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和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当前研究方法类课程在本科生阶段确实存在很大需求,但现有课程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和考虑,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课程供给和学生需求不能很好地匹配,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由此,本研究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设置提出思考和建议:

第一,因为各门研究方法类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各方法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不能各自为政。不管是理论课的内容,还是辅助软件的选择以及实验课程的安排,都应该相互讨论,合理分工,最终建立一个层次分明、内容连贯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第二,根据学生追求实用性的学习态度,应进一步明确方法类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科研或者经济活动实践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满足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学术型需求或应用型需求,从而让学生看到课程真正的“有用”性,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结合学生专业,合理设置方法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层次。只有教学内容符合学生专业应用的诉求,符合社会对各经管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可以尝试构建方法课程“超市”,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方法课程产品。以专题的形式设置课程产品,每一个产品介绍同类型的相互关联的方法。开课形式以及学生选课形式比传统课程更加灵活,学生可根据自己研究应用的需要进行选择,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2]何丽红.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4,114(2):119-122.

[3]吴启富.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沿革及存在问题[J].统计与决策,2012,351(3):48-50.

[4]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17-20.

[5]姚寿福.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23-27.

[6]张长青.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4):148-150.

[7]岑仲迪,徐爱民,奚李峰.服务创新能力培养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105(5):116-119.

[8]董凌波.基于“以学生为本”的高校课程改革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107(1):103-107.

[9]周海林.“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刍议[J].高等理科教育,2016,125(1):102-106.

[10]王少平,司书耀.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2(7):110-114.

(责任编辑李世萍)

收稿日期2015-07-01资助项目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级教改项目“经管专业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基于教学需求方的视角”(项目编号:C201208).

作者简介杨明媚(1979-)女,湖北武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教学与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 on the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A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ents'Needs

YANGMing-m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

Abstract:Nowadays,the research methods' courses like statistics and econometric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In this paper,we conducted some finding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idea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students' needs:on the one hand,the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this kind of course have some features,such as the urgency of requirements,the variety of contents,the differentiation of majors,and utility of goals,etc.However,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present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 still exists at all time.For example,the curriculum setting features are not obvious,the software tools are various and complicated,and the relation and hierarchy among different courses are unclear.Therefore,we put forward some principl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set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system.

Keywords:research methods;curriculum system;curriculums setting;curriculum requirements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