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的走向

2016-08-02 13:23杨柳
戏剧之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寻根

杨柳

【摘 要】《所罗门之歌》刻画了在白人文化的日渐侵袭、影响下形成的四类不同美国黑人形象。莫里森通过《所罗门之歌》表达黑人传统文化对黑人民族未来的重要性,警醒黑人民族珍视民族文化传统,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之根才能在白人世界获得自由、平等。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黑人文化;寻根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71-02

《所罗门之歌》打破时间顺序,穿插讲述了麦肯·戴德家四代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黑人对美国文化的态度不尽相同。小说描述了四种典型人物:黑人文化的保持者,主动接受白人文化洗礼的黑人,反抗白人文化的黑人,以及被动接受白人价值观的富二代黑人。

莫里森强调黑人民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独有的文化根基和底蕴。黑人民族亲近自然,从大地获取力量,从音乐中获得精神压力的释放。黑人民族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扩大民族影响力才能在美国得到尊重,不被白人文化吞没。

一、传承黑人传统文化

美国人对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的歧视由来已久。自从16世纪北美开拓开始,先后有1200多万黑人奴隶输入北美充当拓荒的劳动力。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提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了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幸福的权利。但事实上,美国并没有做到人人平等,这里的“人”将黑人排除在外。在争取独立运动的领袖中也有人自身就是大奴隶主,如杰斐逊和华盛顿。黑人被歧视的观念早已深入美国人内心,根深蒂固。黑人被白人奴役长达三百年,尤其是被卖到在南方种植园做奴隶的黑人的生活尤其艰难。黑人的抗争从未停歇,终于迎来《解放奴隶宣言》,等到自由。然而,宣言颁布后黑人也并未得到现实的自由。经过长期不懈的抗争,黑人的自由才得以一步步实现。

(一)守护黑人传统文化的老麦肯·戴德

老麦肯勤劳,踏实肯干,在自由身份的同时分到一块贫瘠的土地,他把那里称作“林肯天堂”,他对新生活充满希望,似乎真的以为那里将会是一家人的天堂。“林肯天堂”被老麦肯打理得井井有条,从一块贫瘠之地变成富饶的农场,一双儿女也在那里快乐、自由地成长。

老麦肯久遭压迫却仍然淳朴,善良,是植根于黑人灵魂深处的力量。富饶的“林肯天堂”受到白人的觊觎,白人设陷阱欺骗老麦肯,从法律层面获得农场,后枪杀了老麦肯占有农场。然而凶手并没有被绳之以法,而是如愿以偿地搬进“林肯天堂”。两个无辜的孩子不得不躲藏起来躲避追杀,此时的黑人在法律上拥有了自由,但没能得到美国社会的广泛认同。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依然很严重,美国的政治,经济,完全掌握在白人手中,黑人没能融入也不被允许融入。

(二)黑人传统文化的引路人

派拉特身上流淌着黑人的血液,她的性格也传承了黑人祖先的特点。她随性,小时候的她就“野惯了”,不习惯于被四面墙壁禁锢,不喜欢踩在铺着地毯的地上行走,喜欢睡在干草里,吃她自己树上的樱桃,喜欢像小牛一样去奶牛身上吸奶。她骨子里有着黑人依赖自然、向往简朴的传统。成年后,她依然如此,她的家里没有按时吃饭的习惯,有吃的大家就分了吃,没有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饭的时候,家里也没有太多礼节。派拉特、女儿丽巴和外孙女哈格尔日子不富裕,生活却很惬意。

派拉特在《所罗门之歌》中是大地之母的形象。她是一个细心、温柔的母亲和姥姥。派拉特自己很洒脱,随遇而安,不挑吃,不挑穿,对女儿和外孙女却很是疼惜。一把年纪的她拿起刀挥向欺负女儿的渣男时毫不手软,对任性的外孙女哈格尔,派拉特有求必应,生怕她受一点委屈。家庭是派拉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奶娃的生命来自母亲,也是来自派拉特。派拉特还是奶娃灵魂的领路人,引导他了解家族历史,回归传统。

黑人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派拉特身上有很好的体现。她身上有黑人的善良、博爱、淳朴和简单。在黑人群体中,派拉特是难得的不受白人文化干扰的一个,黑人音乐布鲁斯更是在派拉特身上得到传承。在《所罗门之歌》中,多次有派拉特歌唱的场景。派拉特在保险经纪人史密斯飞翔的医院门口低声吟唱,她的歌声和尝试飞翔的史密斯共同表达了黑人对自由的渴望,同时派拉特的歌声也鼓舞了即将生产的露丝。在奶娃第一次到派拉特家的时候,丽巴的一句“她有的时候是饿的”将一家人拉入悲伤,派拉特唱起焦糖人,丽巴和哈格尔也渐渐加入,和谐的音符和笑脸又出现在家里。布鲁斯音乐是黑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黑人民族用以表达感情的语言。美国当代著名黑人美学家库克曾评价说:“音乐的布鲁斯与语言的表意艺术在黑人文化传统的存在遭到否定时,可以支撑这一文化传统,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背叛黑人传统文化

父母离世,“林肯天堂”被白人夺去,十七岁的麦肯戴德和小妹妹相依为命,开始他们的流浪生活。在山洞里,麦肯与妹妹意外捡到金子,哥哥要据为己有,善良的妹妹不同意,两人因此发生分歧,也从此走散,开始各自不同的人生。麦肯聪明能干,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就拥有了自己的产业,他兜里的两把钥匙就是他产业的象征。为了获得更多的产业和地位,他去追求城里有地位有财产的医生的女儿,他明知这是一个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缺乏爱情的婚姻,但他更看重的是金钱和地位。

麦肯内化了白人的价值观念,坚信占有财富就能成功及获得自由。麦肯不断壮大的事业是出租房屋赚取房租,他财富的来源是依靠自己对黑人的压榨。他冷酷无情,不讲情分,面对吉他奶奶的哭诉和请求,他完全没有反应,似乎他自己根本就没有过同样的艰辛。他不顾及老人及家里孩子的死活,冰冷的心在乎的只是租金,为防止到期收不到老人的租金,不惜对老人加以威胁。金钱在他心中的地位比什么都重要,为了金钱他抛弃了妹妹,他让从没出过远门的儿子只身一人去南方探险。麦肯在长期追寻幸福的路上扭曲了灵魂,他认为金钱是幸福的根基,完全接受白人的价值观,包括白人对黑人的歧视才能让自己成功。

麦肯·戴德和家人都是黑人,生活在黑人区,他却与黑人保持距离,渴望与白人打交道。他看不起黑人,对黑人用“黑鬼”这样的称呼,黑人也对他恨之入骨。他没有朋友,甚至没有人跟他打招呼。他从不让人知道派拉特是自己的妹妹,他担心与他打交道的人,尤其白人知道衣着邋遢、没有礼仪、贩卖私酒的派拉特与他有关系,从而影响自己的形象。麦肯过分地崇尚白人的价值观,他误以为金钱和地位就可以使黑人摆脱被白人歧视的命运,主动放弃黑人传统使他失去同黑人的联系。麦肯对黑人同胞的压榨也使得奶娃除了吉他没有其他的朋友,酒馆也不欢迎奶娃,仅仅是因为他是麦肯的儿子。麦肯成为黑人群体的弃儿,同时他也没能走进白人的世界,作为黑人自己无法与白人平起平坐的做买卖,也无法获得白人一样的好买卖。这一辈子他都处于黑人与白人的夹缝中,两边都是他无法融入的世界。

三、迷失在仇恨中的黑人

黑人民族在美国的反抗运动从没有停歇过,在《所罗门之歌》中也写到黑人对白人的反抗。吉他是“七日”社团的一员,他们对白人痛恨至极,采取以暴制暴的行动对白人进行报复。吉他几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在白人的工厂中打工,因意外事故被劈成了两半。父亲的惨死在吉他心上留下巨大的伤疤,他从此痛恨白人,心灵也开始变得扭曲,愤怒遮蔽了他的双眼,让他用有色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在他眼里,白人都是一个整体,都站在撒旦的一面。

黑人没有自由,没有平等,没有尊重就无法在美国获得幸福的生活,但在《所罗门之歌》中,托尼·莫里森也表达了对“七日”社团式抗争的不赞同,奶娃强烈不同意姐姐和“七日”社团的团员在一起。莫里森认为理性的抗争更符合善良、淳朴的黑人的行事风格,黑人的自由和权利很重要,需要不懈的抗争来实现,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抗争也值得深思。黑人善良、淳朴的本性不能因为白人的欺压而放弃,回归民族本性,合理抗争才是一条长久之路。

四、追寻黑人传统文化

主人公奶娃是戴德家族的第三代,他继承了祖父、父亲的名字,他也是麦肯.戴德。他出生在富裕的黑人家庭,但是家庭生活并不幸福。他的父亲怀疑母亲与祖父有乱伦关系,所以父亲对这个家没有热情,对他严厉又冷漠。小的时候,母亲把爱都放在他身上,六岁还在喂他奶,使得他有了“奶娃”这个外号。长大后,与母亲的交流越来越少,两个大他十多岁的姐姐也被压抑得失去了朝气。在这个坟墓一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奶娃缺少关爱,也不懂得爱。奶娃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样享受着生活,直到他遇到派拉特。她像一个灵魂向导,为奶娃讲述麦肯家的故事,让痛恨自己姓氏的孩子逐渐意识到他属于戴德家。

南方之行是奶娃的成长之路。戴德怂恿儿子南下寻金,禁不住诱惑的奶娃最终决定向南出发,虽然金子没有找到,但正是这次南行给奶娃进行了精神洗礼。他从象征洗礼的小溪中淌过,洗去北方的浮尘,刮破北方精工细作的西服象征他与工业化的北方的决裂。他在祖先的故乡了解到家族的历史,知道了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不易,甚至听到了曾祖母悲伤的哭泣。和黑人老伯卡尔文一同狩猎,让他补上了一堂黑人男孩应有的课程。奶娃在狩猎的过程中对自己在北方的种种行为进行反思,他在南方接受了一场迟到的洗礼。当奶娃知道自己的祖先就是会飞的所罗门之后,他激动地脱掉衣服蹦进水中,这是奶娃新生的开始,他洗掉北方白人社会的浮躁与奢华、无情与迷茫,他在祖先的故乡感受到了属于黑人自己的文化,找到了自己的根。

五、结语

黑人民族在非洲的长期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黑人从非洲到美洲的迁移是被迫的贩卖,不但失去了人身自由,民族文化也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莫里森用《所罗门之歌》呼唤美国黑人重视民族文化传统,不能盲目接受白人社会的价值观,致使黑人群体陷入身份认同的泥淖之中,生活在迷茫的、无意义的人生中。坚守、传承黑人民族自己的文化传统,有益于增强民族自信,扩大民族影响力,配合黑人民族在美国的抗争才是美国黑人获得自由、平等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荆兴梅.《所罗门之歌》的文化干预[J].当代外国文学,2014,(1):123.

[2]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1993.51.

[3]王晓路.差异的表述——黑人美学与贝克的批评理论[J].国外文学,2000,(2):12.

[4]徐文培.论《所罗门之歌》中的自由与回归主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65-66.

猜你喜欢
所罗门之歌寻根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寻根船
寻根探源访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