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2016-08-06 07:08忠白秀艳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周口466000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灵宝475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8期
关键词:铜绿检验科生物膜

闫 忠白秀艳(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 周口 466000;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科,河南 灵宝 47500)

探讨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闫 忠1白秀艳2
(1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 周口 466000;2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科,河南 灵宝 472500)

目的 探讨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分离出的PA192株进行鉴定以及药敏分析。结果 非黏液型PA相比于黏液型PA,除黏菌素与阿米卡星外,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要高出黏液型PA,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黏液型PA相比于非黏液型PA,其体外耐药性明显较弱,但因为其可以形成众多藻酸盐,在菌体外产生生物膜,所以应当加强对非黏液型PA的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抗生素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如空气、水、人的皮肤和呼吸道以及肠道等处,属于土壤中最为多见的一种细菌,能够导致人体多个部位发生感染[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分离出的192株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PA192株予以鉴定和药敏分析,以此掌握黏液型和非黏液型PA的耐药性,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分离出的192株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非黏液型PA130株,黏液型PA62株。以PA ATCC27853以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

1.2 研究方法:①试剂准备:鉴定卡为法国梅里埃API20NE,英国Oxoid公司生产的药物敏感性纸片,SigmaAldrich公司生产的抗菌药物粉剂,天津金章公司生产的M-H培养基。②鉴定与试验:将所有标本送至微生物实验室,标本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相关标准[2]进行接种和分离,得到单个菌落后,采用法国梅里埃API20NE鉴定成PA,于35 ℃的麦康凯培养基中培养菌落形态约20 h,形成无色、边缘无规则、呈小露滴样的小菌落,大约4 d后长成黏稠、融合胶冻样,难以用接种环挑起的无特殊气味以及无金属光泽的黏液型PA,灰绿色、有金属光泽、边缘无规则、扁平湿润、大小不同且呈伞状伸展的非黏液型PA。利用K-B纸片扩散法以及微量肉汤稀释法予以药敏试验,黏液型PA采用K-B纸片扩散法实验时,需要增加孵育时间到48 h。依据2010年美国CLSI(美国临床试验标准化协会)相关标准判定其结果[3]。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与处理各项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对比利用χ2检验;如果对比P<0.05表明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以及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非黏液型PA相比于黏液型PA,除黏菌素与阿米卡星外,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要高出黏液型PA,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PA对18种抗生素耐药率的对比[株数(%)]

3 讨 论

PA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能会导致人体多部位以及多脏器发生严重感染,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是造成呼吸道、血液以及泌尿道感染。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非黏液型PA相比于黏液型PA,除黏菌素与阿米卡星外,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要高出黏液型PA,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黏液型PA虽然对药敏试验较为敏感,但临床用药多数无效,其原因主要是细菌表面会形成众多黏液,从而产生生物膜,一旦生物膜产生,则有利于细菌逃逸抗菌药物或是宿主防御机制,导致感染持续,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显著效果。而非黏液型PA具有较高的渗透压,氯化钠含量多,磷酸盐含量少,改变环境状态下易转化为黏液型PA。

综上所述,黏液型PA相比于非黏液型PA,其体外耐药性明显较弱,但因为其可以形成众多藻酸盐,在菌体外产生生物膜,所以应当加强对非黏液型PA的检测。

[1]毕玲玲,孙成春,公衍文,等.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和耐药表型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36(2):140-143.

[2]郭嘉红,王文生,周敬华,等.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2(2):217-220.

[3]孙淑红,胡晓峰,刘晓红,等.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比较[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2(6):345-348.

R978.1

B

1671-8194(2016)18-0077-01

猜你喜欢
铜绿检验科生物膜
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治分析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检验科专业组管理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