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与精神状态的关系研究

2016-08-08 02:16易兰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性生活个体

易兰新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思政教育与心理学]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与精神状态的关系研究

易兰新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为探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与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精神状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精神状态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满意度在家庭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两个因素对大学生精神状态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由此,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受到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的共同影响。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精神状态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处于18—23岁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是社会和国家的希望,此时的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还要担起家庭和社会给予的重任。尽管他们外表展现出“潇洒”“靓丽”“无所畏惧”的坦然,然而内心却充满矛盾与冲突,同时其精神状态也极不稳定。所谓精神状态,是指个体较稳定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不仅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同时又会反作用于随后应对环境的认知方式与行为倾向。因此,良好精神状态的保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已有研究并未对此做深入探索,关于影响大学生精神状态的因素仍未可知。

有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个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重要变量,同时生活满意度较高的个体拥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高的幸福感,而且生活满意度作为一种主观感受,精神状态作为一种心境,会受到个体主观体验的影响。据此推测,生活满意度、负性生活事件或许会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揭示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与其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一至四年级的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9份,最终获得有效数据354份,有效率为88.5%。年龄范围在21~24岁,平均年龄22.5岁。男生82人,女生272人。

(二)研究工具

1.精神状态量表

采用Hardt等人(2012)编制的精神状态量表,该量表适用于成年人群体,共18个条目,分为信任、寻求意义、正念、安全感4个维度,各维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水平。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采用刘贤臣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适用于青少年群体,现已用于多项研究,且表现出较高的信效度水平。ASLEC采用1~5级记分,从“无影响”到“极重度影响”,共26个条目,包括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及其他六个方面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

3.生活满意度量表

该量表以自我报告的形式呈现,1~10级评估,1级表示“十分不满意”,10级表示“十分满意”。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推断性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精神状态的基本概况

首先,对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六个因子作比较。结果发现,大学生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其他因子、健康适应因子、丧失因子。可见,学习压力问题依旧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生活事件,接着是受惩罚因子。其次,对大学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表明女生的精神状态总得分 (M=64.01,SD=8.43)显著高于男生(M=62. 20,SD=9.95),t=2.24,p<0.05;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家庭收入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生活满意度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高而提高,F(4,349)=3.51,p<0.01。通过两因素方差分析,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两个因素对精神状态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98,203)=1.51,p<0.01,即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受到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的共同影响。

(二)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与精神状态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负性生活事件与总体精神状态之间的相关虽不显著,但与精神状态中的安全感纬度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三个纬度上。生活满意度与总体精神状态及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负性生活事件成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表现在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各纬度上(见表1)。

表1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与其精神状态的相关

为进一步探讨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对大学生精神状态的预测能力,以精神状态总分为因变量,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入回归模型(见表2),即生活满意度对大学生精神状态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由该结果可知,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会受到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即具有较高生活满意度的个体倾向于有较好的精神状态体验。

表2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与精神状态的回归分析

四、讨论与总结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在家庭收入变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家庭收入越高的个体,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可见,经济条件对生活满意度水平有重要影响,稳固的经济基础是高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保障。女生的精神状态显著高于男生,可能原因在于:其一,女生自身的心理素质较好,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其二,当代对于女性群体有较高的社会认同与期待,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良好的前景对于她们的精神状态有促进作用。而男性在多方面都表现出更多的压力,似乎社会要求他们承受的东西更多,这样会给他们的精神状态带来负面影响。

负性生活事件与精神状态之间的相关系数不显著,即大学生所面对的负性生活事件对其精神状态并未产生显著影响。而精神状态中,安全感因子却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非常显著。由结果可知,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关注人际交往、学习情况、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当这些主要方面得到满足时,个体便会体验到更多的安全感,其精神状态也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相符合,即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而生活满意度对精神状态的预测作用显著,生活满意度越高,精神状态越好,对现有生活越满意的个体倾向于有较好的精神状态体验。

研究结果表明,人们遭遇的负面经历越多,其生活满意度越低,而生活满意度对精神状态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所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保持受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的交互作用影响。那么,相似的应激事件发生在生活满意度较高的个体时,其精神状态的保持是否好于生活满意度水平相对较低的个体,这是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1]陈红敏,赵雷,刘立新.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9(7):92-95.

[2]申来津,张燕.精神状态的提升:以管理方格为分析工具[J].学术交流,2005(10):11-15.

[3]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152-158.

[4]Hardt J,SchultzS,Xander C,et al.The SpiritualityQuesti onnaire:Core Dimensions of Spirituality[J].Psychology,2012(3):1-7.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110-123.

B844.2

A

1673-0046(2016)5-0075-02

2015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民族地区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对道德判断的影响(YCSW201507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性生活个体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性爱和谐有秘诀
性生活有“ 八 忌 ”
还不都一样
体育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性生活10大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