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工厂化出菇的管理技术

2016-08-08 09:51
农业知识 2016年26期
关键词:双孢床面培养料



双孢蘑菇工厂化出菇的管理技术

目前我国农户栽培双孢蘑菇工艺繁多,但栽培技术相对落后,工厂化栽培是营造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理想环境条件,全年实现栽培6个周期,每平方米产量达到22~28千克。现介绍双孢蘑菇工厂化出菇的管理技术。

一、上料

上料前先用石灰测一下培养料氨气含量,合格则上料。根据培养料的实际物理情况调节好上料的厚度,采用机器上料。上料过程中撒落在地面上的培养料不可上到床架。545平方米栽培面积上均匀地撒入450~550升菌种。上料床面要平整无断节,厚度一致,上料密度均匀。撒种后覆盖薄膜,起到保湿的作用。上料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机器和工具在使用前、使用后均要用1%的福尔马林消毒,清扫菇房地面和排水道中的杂物。

二、发菌管理

覆盖薄膜后,上料、压平、撒种、盖膜、消毒要一次性完成。以后每隔5~6天消毒1次,发菌期间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空调换热系统,密切注视料温的变化,使空气温度在23~26℃,控制料温在25~28℃的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二氧化碳的浓度可控制在1500~3000毫克/千克,此阶段对氧气要求不严格。菇房内的温度是通过制冷(夏天)、换热(冬天)、外界空气的温度、通大风或小风、打水各因素综合作用来实现的,发菌初期可以不通新鲜空气,待菌丝、料温有变动的倾向后开始少量通入新鲜空气,切记根据外界空气的温度来合理调节。

三、覆土配制

工厂化栽培采用纯草炭土进行栽培,草炭土透气性好,吃水率高,是目前最好的覆土材料,草炭土要和石灰(生石灰)、沙子混合均匀,沙的比例为15%~18%,石灰的比例为1.5%~2.0%,经粉碎机粉土后用石灰水调节pH值在7.5~8.0,含水量在60%~65%。冬季配土时,使用蒸汽消毒,通蒸汽使温度升至60℃维持2小时或55℃维持5小时,目的杀死覆土中的线虫。

四、覆土管理

菌丝长好后,可见菇床表面很多黄色水珠且表面菌丝连接在一起,便可撤膜,待床面的水分被吹干后,可进行覆土。覆土厚度3.5~4厘米,要求厚度均匀,覆土后用耙菌机对床面进行平整。整个过程中撒落在地面上的覆土不可铺到菇床上,可运回配土区重新消毒使用。覆土后空气温度在23~26℃、料温在25~28℃,料温不可高于33℃。

覆土后当天用多菌灵对地面消毒1次,2~3天后可看到菌丝吃土时,便可进行打水。打水时不可1次打过量的水,可分多次打水,打水的标准是抓土看得见水但不会流入培养料中。

菌丝吃土3/4~4/5时,可用耙菌机耙菌,耙平深度至料面,但不可挖出培养料。覆土后到耙平的浇水量一般用手挤有2~3滴水,耙菌前1天用多菌灵对菇床及地面消毒1次,耙菌后稍微提高一下空气温度至25~26℃,让菌丝快速恢复,等看到菌丝连接起来便可降温至15~17℃、料温17~19℃,该过程靠通大风(冷风)和打水共同作用进行。若覆土偏干时,可结合降温加适量的水,此时忌大量浇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保持空气新鲜,防止菌丝徒长。若不进行耙菌,菌丝吃土4/5时,提高一下空气温度至25~26℃,给菇房提供一个高温、高湿、高二氧化碳浓度的环境,让菌丝徒长,等大面积都冒菌丝后便可降温。

五、出菇管理

出菇前,覆土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视蘑菇、菇潮、气候而加水,注意调水与加水相结合,风道外、高层床架覆土不可偏干。出菇时空气温度15~16℃、料温17~18℃最好,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400毫克/千克以下。形成菇蕾至菇蕾长大如花生粒大小前,菇床最好不要打水,防止菇蕾死亡或颜色不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湿。蘑菇采摘前勿用重水浇灌蘑菇,以免降低其品质。每天检查一次病虫害情况,发现病原及时控制。

六、转潮菇管理

每潮菇一般采收3天为宜,第一天采大菇,第二天采收大部分菇,第三天采收剩余的菇。然后将床面残留菇根、老菇、死菇清除,并用覆土填补坑洼处,床面喷施1次多菌灵。转潮期间,料温可适当提高至20~21℃,促进蘑菇菌丝恢复,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二氧化碳浓度可控制在2000~3000毫克/千克,待菇蕾扭结后温度降至15~19℃,二氧化碳浓度降至1400毫克/千克以下。

七、卸料

三潮清床后,立即密封菇房并通蒸汽,温度升至72℃后保持8~10小时。卸料后,须彻底清洗菇床、尼龙网布,库房管理人员要及时清洗床架和排水管道,避免污水在菇房内停留,保证墙壁、床架上及缝隙中无残留的废料。

(张荣荣)

本栏目由山东省食用菌协会与本刊合办

猜你喜欢
双孢床面培养料
立足生产,服务农户
——记上海志磊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激振力偏离质心的振动床面数值模拟与研究
草菇出菇为何怪
改进的投影覆盖方法对辽河河道粗糙床面分维量化研究
新鲜双孢蘑菇采收和自动化分级方法研究*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检验规程探讨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梯形明渠边界平均剪切应力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