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护理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16-08-09 02:41罗琼王玲查娟李雪萍
西部医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心理状态冠心病

罗琼 王玲 查娟 李雪萍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同理心护理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罗琼王玲查娟李雪萍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同理心护理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10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同理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血脂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生活质量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总胆固醇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低血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4.0%、0.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8.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1.3±6.9)分、(42.5±6.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8±7.0)分、(52.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疾病自我管理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理心护理能明显缓解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其疾病认知度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促进血糖血脂良好控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同理心护理;冠心病;糖尿病;心理状态;社会功能

相关研究证实,糖尿病、高血脂是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而冠心病反之加重糖尿病病情,两者互为因果,具有较高致残率、较高病死率特点[1-2]。为此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控制患者血糖,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至关重要。受疾病折磨、治疗费用等多种因素影响,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同理心作为心理学一个重要部分,指的是护理过程中感受患者情绪并给予理解,且以患者角度作为护理工作出发点,以获取患者信任,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其配合度,最终促进患者病情控制及生活质量提高。本研究对我院确诊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患者在临床治疗同时施以同理心护理干预,对患者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4月确诊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4~78岁,平均(52.2±6.5)岁;病程3~20年,平均(15.0±3.5)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0例,中学15例,小学及以下5例。实验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6~80岁,平均(52.6±6.2)岁;病程3~22年,平均(14.8±3.7)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8例,中学16例,小学及以下6例。对比两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WHP制定的Ⅱ型糖尿病、冠心病诊断标准。②沟通能力正常、言语正常。③肝肾功能基本正常,且无肾衰竭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④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②恶性肿瘤。③全身严重感染、反复严重低血糖等。④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控制、运动指导等内容。

1.3.2实验组常规护理加同理心护理干预。

1.3.2.1专业培训开展同理心干预前先要通过授课、演练等方式提高护士业务能力,主要包括同理心护理理论知识、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同理心护理需求,帮助护士对同理心护理熟悉掌握并灵活运用,重点是护士能感知并理解患者心理问题,仔细倾听患者并给予一定的反馈。

1.3.2.2用心倾听心理疏导中最常见方法为倾听,倾听是交谈的基础,通过倾听护士可获取患者感受、认知相关信息,为对症心理干预提供重要依据[4]。由于Ⅱ型糖尿病病程长,冠心病病情危险系数大,加上经济负担重,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内疚等复杂心理,而这些负性想法会扰乱患者气机,进一步加重病情。为此需及时发现并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而倾听至关重要。护士要多陪伴患者,敏锐观察患者表情、动作、细节,主动与患者交谈,诱导其吐露内心想法,护士则认真倾听。倾听过程中不打断患者,收取相关信息的同时并适当给予反应,且反应不可随意应付,而且依据患者心理困扰、言语中表达信息对应回应,灵活运用语言、肢体、眼神等多种沟通方法。另外倾听反应时多采取提问的方式以诱导患者回答,进一步交流,同时及时整理、分析获取的信息,通常患者焦虑多与其疾病知识不了解有关,根据患者情况行健康宣教,包括冠心病发病原因、危险因素、糖尿病病因、治疗方法等。

1.3.2.3换位思考与患者交谈时护士需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去感受患者的想法,如果自己患有冠心病伴糖尿病会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如何处理。充分运用想象、观察手段感知患者此时心情,护士与患者同步,切身感受患者复杂情绪,主动帮助患者,针对性的疏导患者,多鼓励、安慰患者并给予更好的建议,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共情的目的。

1.3.2.4同理反应表达护士要尊重、接纳患者,对患者的不友好态度理解,并主动关心患者,站在患者角度开展护理工作,想患者所想,尽自己最大的力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真心及被关怀,进而让患者进一步表达自己内心更深层次的想法,让患者于护士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护士还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对家属有时的无理要求或无理取闹给予理解,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同时鼓励家属多陪伴、理解并帮助患者。

1.4观察指标

1.4.1血糖血脂水平护理干预后3个月后通过快速血糖仪测定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FPG)水平,通过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水平。

1.4.2并发症情况观察和记录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

1.4.3认知程度出院前3d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认知情况,包括疾病相关知识、自我管理认知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内容各100分,分数越高表明认知程度越高。

1.4.4心理状态护理干预前、出院前3d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情况,临界值50分,分数越高表明焦虑症状越明显。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患者抑郁情况,临界值50分,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严重。

1.4.5生活质量情况患者出院后随访6~12个月,通过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主要涉及到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社会活动、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内容各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表示,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后血糖及血脂水平实验组干预后3个月FPG、2hFPG、T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Table 1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组别nFPG(mmol/L)2hFPG(mmol/L)TC(mg/dl)实验组505.5±0.88.2±1.7167.2±14.3对照组506.7±1.412.0±1.5194.3±21.1t5.26211.8527.518P0.0000.0000.000

2.2并发症情况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心理状态变化两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95、8.026,15.389、6.952,P<0.01)。实验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2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10-2)]

Table 2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组别n低血糖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实验组502(4.0)0(0.0)2(4.0)对照组509(18.0)4(8.0)8(16.0) 25.0054.1674.000P0.0250.0410.045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2.4认知程度实验组干预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疾病自我管理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Table 4The cognitive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组别n疾病相关知识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实验组5088.9±10.290.2±8.587.6±10.5对照组5078.6±11.580.0±9.375.5±12.6t4.7385.7254.785P0.0000.0000.000

2.5生活质量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12个月,实验组躯体功能、社会活动、社会功能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后随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3讨论

据统计,近年来糖尿病、冠心病发生率不断增多,且相比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患者伴冠心病几率高达约3倍[5],原因包括: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或高血脂症状,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几率;糖尿病患者易处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几率大[6],等等。临床发现冠心病伴糖尿病易引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系列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7]。为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降低其病死率仍是当下研究的重点。

3.1同理心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认知度由于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需长期用药,合理控制饮食,合并冠心病后增加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进而致使血糖应激性上升,且易引发心绞痛,不利于血糖控制,甚至加重病情[8-9]。中医认为七情活动与机体脏腑气血存在一定的关联,《内经》中记载“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表明不同情志表现对不同脏腑造成伤害。而人体是一个整体,情志波动异常会导致疾病发生或原有疾病复发或加重。同理心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站在患者角度感受并尽可能帮助其解决问题,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这与心理问题参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有关[10]。李彩英[11]等人研究表明心理护理能有效解除患者不良心理,有利于疾病控制。同理心护理为心理护理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用心倾听、换位思考、适当回应等内容,通过想象感受患者心理,并灵活运用共情、健康教育等方式缓解其不良情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同理心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与刘璐[12]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另外,实验组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疾病自我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2同理心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除了降血糖外,还要降血脂,而血糖、血脂控制与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饮食、运动)、患者情绪密切相关[13-14]。同理心护理核心在于“共情”,也就是同感,护理过程中护士想象如果自己患有此病时内心想法,对存在的问题如何处理,结合患者表现特点给予相应的干预,以达到共情的目的,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减少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FPG、2hFPG、TC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同理心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控制,与林金华[15]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另外,实验组干预后低血糖、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同理心护理在降低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与机体血糖及血脂异常有关,而血糖、血脂控制与患者情志密切相关[16]。

3.3同理心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发生率不断增多,冠心病与糖尿病互为因果,两者合并加重病情,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7-18],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王咏梅[19]等人研究表明多样性护理能充分发挥健康教育效果,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生活质量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随访6~12个月躯体功能、社会活动、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同理心护理能明显改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黄红霞[20]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4结论

同理心护理能有效缓解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血糖血脂水平降低,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芝云.糖尿病并发冠心病25例社区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87-88.

[2]曹癸兰,梁静,陶宝明,等.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1):63-65.

[3]张大敏,田峰,郭杏花,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9):116-117.

[4]李红,邱雪梅,刘英,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6):457-458.

[5]柯梅芳.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074-2076.

[6]贺璇,张艺.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1):2520-2522.

[7]侯诗箐,陈玲,张建荣,等.动机性访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140-141.

[8]白雪萍,时姣,王引线,等.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7):1098-1100.

[9]钟建英,李莉,郭琴,等.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西部医学,2012,24(9):1801-1803.

[10] 迟玉莲,魏梅,周丽红,等.同理心在喉癌患者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24-125.

[11] 李彩英,高哲,陈金虎,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疗效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2):4530-4531.

[12] 刘璐,崔丽娟,蒋婷婷,等.共情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526-1527,1540.

[13] 杜锦霞,赵秀兰,冯欣伟,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9):1355-1356.

[14] 罗淑平.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4):17-19.

[15] 林金华.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6):675-677.

[16] 陈志敏.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1例护理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7):748-750.

[17] 王正斌,邱春光,卢文杰,等.康复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6):449-453.

[18] 张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3例全面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40-41.

[19] 王咏梅.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3-16.

[20] 黄红霞.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0-12.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120108)

【中图分类号】R587.1;R 473.58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6.07.034

(收稿日期:2015-12-01;编辑:陈舟贵)

Effect of empathy nursing on the cognition degree,psychological stat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by diabetes mellitus

LUO Qiong,WANG Ling,CHA Juan,et al

(Central Hospital of Suining, Suining 629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mpathy nursing on the cognition degree,psychological stat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by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by diabete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by the random double blind method,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ditionally received empathy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the cognition degree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 disease,life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FPG,2hFPG and TC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The incidence rates of hypoglycemia,arrhythmia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0%,0.0% and 4%)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8.0%,8.0% and 16.0%) (P<0.05).The SAS score(41.3±6.9)and SDS score(42.5±6.7)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51.8±7.0)and(52.1±4.8)] (P<0.01).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scores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 disease,self-management awareness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disease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follow-up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Empathy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improve their cognition degree of the disease and self- management,then promote good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and lipid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Empathy nur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betes; Psychological status; Social function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心理状态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