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变化

2016-08-10 00:49闯,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超敏C反应蛋白感染

罗 闯,王 进

(1.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四川 宣汉,636150; 2.达州市中心医院,四川 达州,63500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变化

罗闯1,王进2

(1.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四川 宣汉,636150; 2.达州市中心医院,四川 达州,635000)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感染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其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术后感染概率及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率也较高[1-2]。研究[3]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是检测感染以及DVT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hs-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为(50.4±3.5)岁; 5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4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在空腹无菌的条件下利用无肝素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抽取血量为2 mL,共抽取2支。抽血时间分别在术前1 d,术后1、3、7及14 d。hs-CRP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D-二聚体则使用ACL ELITE PRO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1、3及7 d患者hs-CRP和D-二聚体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14 d时,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见表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与感染呈正相关,D-二聚体与DVT呈正相关,见表2。

表1 患者各时间点的hs-CRP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

与术前对比,*P<0.05。

表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4-5]结果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虽然该类手术出现术后感染的概率较低,但因感染症状无法在早期作出明显诊断,故多数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这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大了治疗难度。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高保留患者骨量对预后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该项技术是利用患者骨头松质骨,将松质骨和假体一同打压植入到患者股骨髓腔内,从而使股骨假体稳定性得到巩固,解决了有些厂商设计中远近髓腔与远近断髓腔无法十分匹配的缺点,可以让宿主骨更有效地向移植骨爬行、替代[6]。在手术实施前,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设计良好手术方案,对于骨侧假体型号及假体匹配度要严格注意,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大粗隆处骨量保留情况,尽可能防止多余的扩髓截骨,防止术后假体松动。

机体健康时hs-CRP含量较低,但当机体出现炎症或处在感染环境中时,hs-CRP水平则会明显增加[7-9]。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各个时间点hs-CRP的检测结果(除术后14 d的检测值之外)与术前检测结果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与感染呈正相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升高hs-CRP水平,且hs-CRP水平对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D-二聚体是检测机体内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如D-二聚体水平升高则表明机体内存在激发性纤溶亢进情况[10-12]。相关研究[13-16]结果显示,D-二聚体也可反映血栓形成过程中局部纤溶酶的活性以及浓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各个时间点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与术前检测结果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与DVT呈正相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升高D-二聚体水平,且D-二聚体可作为检测DVT发生情况的重要指标,这与相关文献[17-19]报道一致。

总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升高hs-CRP以及D-二聚体水平,而hs-CRP以及D-二聚体可为感染以及DVT的早期诊断提供必要依据。

参考资料

[1]元明,白云清.D-二聚体监测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检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244-4245.

[2]姜香云,吴佳倩,张亚珥,等.医护一体化管理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550-552.

[3]边树疆,朱兵,田广磊,等.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检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9):3764-3766.

[4]郑季南,方钧,陈敏葵,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2):140-141.

[5]车彪,邵增务,杨述华,等.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的若干认识[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7):567-568.

[6]贾林,刘雪海,冯燕茹,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并发症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2):976-978.

[7]林镇荣,周翠梅,吴杰,等.CRP及D-二聚体在人工髓关节置换术前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J].河北医学,2014,20(6):884-887.

[8]张君伟,齐磊,李宝堂.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6):884-887.

[9]Rafee A,Herlikar D,Gilbert R,et al.D-Dimer in the diagnosi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following total hip and knee replacement:a prospective study[J].Ann R Coll Surg Engl,2008,90(2):123-126.

[10]连鸿凯,王少华,白玉,等.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特点的临床观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1090-1092.

[11]Yoo M C,Cho Y J,Ghanem E,et al.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Korean patients and D-dimer as a screening tool[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9,129(7):887-894.

[12]林镇荣,陈海光,周翠梅,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检测对髓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4):543-544.

[13]刘安,陈廖斌,王欣,等.膝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浆D-二聚体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2):145-149.

[14]李坤,宋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03):45-48.

[15]唐华羽,袁世伟.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对比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1):109-110.

[16]程鹏,王玮琪.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04):689-691.

[17]满达.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07):41-43.

[18]王志,杨卫新,张秀花,等.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5):73-74.

[19]吴旭辉.人工股骨头置换、动力髋螺钉、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3):40-43.

收稿日期:2016-03-23

中图分类号:R 6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5-172-02

DOI:10.7619/jcmp.201615064

猜你喜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超敏C反应蛋白感染
股骨颈量化截骨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