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血黏度的影响

2016-08-10 00:49白雪波辛佳映李彦东顾传英张富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术后疼痛直肠癌

白雪波,辛佳映,李彦东,顾传英,张富强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济宁,272000)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血黏度的影响

白雪波,辛佳映,李彦东,顾传英,张富强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济宁,272000)

关键词:硬膜外自控镇痛; 直肠癌; 术后疼痛; 血黏度

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研究较多,此类患者对术后镇痛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其中硬膜外自控镇痛即是常见的一类镇痛方法[1-2]。本文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血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3年10月—2015年9月本院手术治疗的6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34例和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34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8.0±7.5)岁; Duces分期为A期4例,B期23例,C期7例;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16例,腹腔镜手术18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3±7.4)岁; Duces分期为A期4例,B期23例,C期7例;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17例,腹腔镜手术17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Duces分期与手术方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静脉自控镇痛,以芬太尼、曲马朵及氟哌利多加入生理盐水中,总量为100 mL,背景流量为2.0 mL/h,自控量为每次1.5 mL,间隔时间为15 min。观察组则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以罗哌卡因、吗啡及氟哌利多加入生理盐水中,总量为100 mL,背景流量为2.0 mL/h,自控量为每次1.5 mL,间隔时间为15 min。

取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及48 h的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将部分血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进行疼痛相关血清指标的检测,检测指标为PGE2、BK及SP。另将血液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及低切)及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及低切)。

2结果

术前2组患者的血清PGE2、BK及S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2、24及48 h观察组的血清PGE2、BK及S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2组术后12 h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见表1。术前2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及低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2、24及48 h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及低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2组术后12 h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见表2。术前2组患者的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及低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术后12、24及48 h观察组的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及低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术后12 h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及48 h的疼痛相关血清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本组其他时间比较,#P<0.05。

表2 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及48 h的全血黏度比较 mPa·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本组其他时间比较,#P<0.05。

表3 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及48 h的全血还原黏度比较 mPa·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本组其他时间比较,#P<0.05。

3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道较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对于本类患者的手术治疗研究较多,其中关于围术期机体相关方面改善的研究也并不少见[3]。随着临床对于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要求的提升[4],术后镇痛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研究[5]显示,术后镇痛不仅仅关系到患者疼痛程度,对由于疼痛导致的不良应激也有较大的影响。有研究[6-7]认为,疼痛尤其是较为严重的疼痛可对患者的循环状态造成不良影响,主要与疼痛导致的机体不良应激有关。血黏度作为与微循环相关的重要指标,其在此过程中因创伤及疼痛应激的存在而呈现出异常升高的状态,因此对其进行控制的需求较高。全血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作为血黏度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8],其在此类患者中均呈现高表达的状态,因此可将其控制效果作为疼痛应激控制的重要依据性指标。

本文结果显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此类患者术后的疼痛相关血清指标、全血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均有更好的控制作用,表现为上述指标的检测水平均相对更低,说明其对患者的不良应激控制较好,而患者术后12 h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说明术后早期的控制及改善需求更高。

参考文献

[1]王丽,高艳,林涵淼,等.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TNF-α、IL-6和P物质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3):1951-1953.

[2]孟海兵,来玮,王信磊,等.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52-54.

[3]岳惠玉,韩丽春,郑全庆,等.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后血清β-EP、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2):227-230.

[4]赵正兰,方琴,王炎林.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变及泌乳素、疼痛应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9):161-163.

[5]胡艳,徐萌燕.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微循环指标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89-90.

[6]胡乃浩,盛和标,戴东明,等.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3):85-87.

[7]Kenneth C C,Meatal P,Phyo T H,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Epidural Analgesia Versus Traditional Pain Management on Outcomes After Gastric Cancer Resection:A Population-Based Study[J].Reg Anesth Pain Med,2014,39(3):200-207.

[8]Tikuiis R,Miliauskas P,Samalaviius S E,et al.Intravenous lidocaine for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after 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colon surgery: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Tech Coloproctol,2014,18(4):373-380.

收稿日期:2016-04-05

通信作者:辛佳映,E-mail:xinjiaying3592013@126.com

中图分类号:R 7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5-182-02

DOI:10.7619/jcmp.201615068

猜你喜欢
术后疼痛直肠癌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石晓静: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TEN和Notch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