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殖》专题复习策略

2016-08-11 13:10四川李慧蓉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6年2期
关键词: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减数

四川 李慧蓉

《细胞增殖》专题复习策略

四川 李慧蓉

细胞增殖是高考中常考内容,同时也是学习中的难点,在高考复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与遗传变异紧密相连,而遗传变异也是难点,因此这部分成为学习中的难中之难。在二轮复习中需有效结合相关考点进行归纳整理,才能提升解题能力,在高考中获胜。下面就《细胞增殖》二轮专题复习策略分析如下。

一、核心概念的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组的概念辨析:

二、有丝分裂(含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比较)和减数分裂的图像识别、特征、意义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

通过列表比较,将上述内容全部反映到下列表格中,使相关概念清晰化,零散知识系统化。图示要求:细胞中含2对同源染色体。

方式时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征: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易发生的变异:基因突变)与有丝分裂相同间期注意:动物和低等植物多了 中心粒复制细胞名称:精(或卵)原细胞前期纺锤丝的来源:高等植物来自 细胞两极;低等植物和动物来自 中心粒联会形成四分体(变异来源:交叉互换 )细胞名称:初级精(或卵)母细胞非同源染色体散乱排列细胞名称:次级精(或卵)母细胞或极体中期着丝点排在赤道板四分体排在细胞中央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赤道板

续表

三、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一)与DNA复制及同位素标记联系,分析带标记的染色体数、DNA数

【例1】(2008·四川卷·节选)假定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将体细胞放入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请推测其中一个细胞进行一次DNA复制后,该细胞在细胞分裂后期将有_________条染色体被标记。

【解析】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DNA复制一次后每个DNA的标记为1H/3H。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加倍了,为20条,因此有20条被标记。

【答案】20

(二)结合基因型分析变异的原因

要分析是基因突变(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有的变异类型)还是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减数分裂才有的)还是二者都有。

先分析正常情况下的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种类和数目。再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以下几种例外后对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种类和数目的影响是什么。

①正常现象: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②基因突变(假设A突变为a)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B、b未分开)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bb未分开)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连锁现象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⑥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交叉互换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例2】(2011·江苏卷)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

A. 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 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 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 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解析】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故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A项错误;因亲代基因型为AABb,无a基因,故细胞中染色体上的a基因只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B项正确;此细胞若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形成的两个精子是两种类型,若为次级卵母细胞,则形成一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一个卵细胞只能是一种类型,C项正确;图示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故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项正确。

【答案】D

(三)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数目变异联系

根据图形分析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哪种类型;根据子代基因型,分析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减的原因(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

【例3】(2012·江苏卷)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 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解析】由于“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若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理论上应该全部表现为白色。若出现部分红色性状,可能是图示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但这种可能性很小,故A项不是最合理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即使姐妹染色单体3与4分离,由于其缺失突变,产生的花粉也不育,故B项不合理;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不发生自由组合,故C项也不合理;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基因B转移到染色单体1或2上,D项最合理。

【答案】D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减数
正确的差是多少
牛生精母细胞/精原干细胞分子标记GFRα-1的验证
枸杞多糖保护小鼠GC-1spg精原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有关减数分裂的几点思考
睾丸特异性基因TDRG1在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精原细胞瘤颈部转移病例1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精原细胞分化及维甲酸在其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甘草对小鼠体外精原细胞分化的影响
Ddx1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