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模拟试题 (一)

2016-08-11 13:10山东孙芸廷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6年2期
关键词:气孔抗旱基因型

山东 孙芸廷

2016高考模拟试题 (一)

山东 孙芸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最近开展埃博拉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当埃博拉疫苗作为抗原首次注入机体时,刺激机体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 )

A. 吞噬细胞 B. T细胞

C. B细胞 D. 记忆细胞

2. 有关艾滋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培养基进行HIV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

B. HIV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 分析HIV碱基种类和比例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类型

D. HIV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3. 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癌症中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往往很高。这种致癌蛋白使细胞开始异常快速生长,导致细胞癌变。可推测MYC蛋白 ( )

A. 在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中合成

B. 其表达包括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C. 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D. 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呈紫色

4.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质基质产生的[H]都进入线粒体中被氧化

B. 丙酮酸只有在线粒体中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

C. 线粒体中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部分用于合成ATP

D. 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强度逐渐减弱

5.下图为某一家族的黑尿症遗传系谱图。5号是杂合子,则9号和10号婚后生育孩子患黑尿症症的概率是 ( )

6.雌激素能作用于B细胞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雌激素作用于B细胞可减小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

B. 乙酰胆碱以自由扩散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C. 给患者注射乙酰胆碱可缓解肌肉收缩无力症状

D. 抗体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和功能部分丧失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7~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4小题,共39分)

7.(10分)如图1为在水分充足的白天,测得某植物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作用强度和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日变化趋势图。图2用含不同浓度Cu2+的培养液培养该植物的幼苗,测得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1)据图1分析直接导致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________;已知药物AMI可以明显减小气孔导度,有利于植物度过干旱环境。但使用AMI同时会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1推测导致12:00光合速率降低的环境因素不是CO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绿叶中提取叶绿体色素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

(3)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Cu2+浓度的增大 ,植物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稍增后减少的趋势。当Cu2+浓度为1μmol/L时对该植物具有轻微的促进作用,原因可能是苗期植物正处于叶绿素合成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但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

8.(9分)下图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请据图回答:

(1)图示中共显示出________个突触结构。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的________中,通过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2)a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此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最终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引起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内流,抑制e的兴奋传导。

(3)在轴突a兴奋前,若轴突b先兴奋,则会引起神经元e的兴奋性降低,甚至不发生兴奋而出现抑制效应。究其原因是b释放的神经递质X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导致________内流减少。

9. (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为调查鼠种群密度,研究者在1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0只,第二次捕获500只,其中有标记150只,则该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只/公顷,上述调查方法称为__________。

(2)某草原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____________,其中物种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使用药物大量毒杀鼠,一段时间后鼠数量反而会爆发性增长,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某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

10. (12分)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显性遗传,且两对控制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程度越严重,抗旱植物根细胞中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相对越多,该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2)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①F2中表现为抗旱多颗粒小麦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要确认其基因型,可将其与隐性个体杂交,若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则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设想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可行的育种方案是:收集两杂合子(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的花粉,进行________,得到单倍体幼苗;给该幼苗喷洒_____得纯合子,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使之杂交得到抗旱型多颗粒杂交种(RrDd)。

(二)选考题(15分。请从11、12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做按所做的第一个小题计分)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 利用葡萄汁生产的葡萄酒、葡萄醋深受市场欢迎。请回答:

(1)某实验小组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葡萄酒。开始时,向消过毒的罐头瓶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是酵母菌的液体培养基,一般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汁装入瓶中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在以后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不是打开瓶盖),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若计数酵母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得_________。

(3)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__________酶来提高出汁率和清澈度。葡萄皮、籽中含有原花青素、葡萄皮红素和大量葡萄风味物质等,这些物质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中,因此常采用__________法来分离提取。

(4)醋酸杆菌是生产葡萄醋必用的菌种,可以从食醋中分离得到纯化的醋酸杆菌。扩大培养醋酸杆菌时,一般采用平板倒置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生物技术】(15分)

12. 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细胞,并培育成富含赖氨酸的玉米植株,如下图。请回答:

(1)①过程为构建表达载体,需用__________切割目的基因。为确保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在玉米中表达,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插入特定的___________。

(2)②过程把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首先必须用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土壤农杆菌转变为感受态;然后将____________________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3)目的基因能否在玉米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④过程将玉米细胞培育成植株,其培养基中除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外植体____________。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发生________异常,进而使植物出现遗传不稳定甚至不育。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经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传递给T细胞,T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能迅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2. C 【解析】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的生物,不能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核糖体,B错误;分析HIV碱基种类和比例可以确定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是双链还是单链,C正确;HIV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

3. B 【解析】MYC蛋白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的过程,B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错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紫色,D错误。

4. C 【解析】进行无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产生的[H]不进入线粒体,A错误;某些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具备相关的酶,可以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B错误;线粒体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合成ATP,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C正确;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旺盛,有氧呼吸逐渐增强,D错误。

5. C 【解析】7号个体是患黑尿症女性,而其父母都正常,由此可判断黑尿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8号个体患黑尿症(aa)可推知其3号个体与4号个体与均为杂合子(Aa),进而推知9号个体的基因型的概率为由于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由7号个体患黑尿症(aa)可推知其父母均为杂合子(Aa),进而推知6号个体的基因型的概率为。故5号个体和6号个体的后代有三种基因型,其比例为,而10号个体为正常表现型,可知10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9号个体和10号个体这对新婚夫妇生育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

6.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雌激素能作用于B细胞可增大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A错误;乙酰胆碱是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小体释放到突触间隙的,B错误;患者并不缺少乙酰胆碱,缺少的是乙酰胆碱受体,C错误;从图中读取信息可知,相应的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发挥两个效应:一是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二是未胞吞的受体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使乙酰胆碱受体部分功能丧失,D正确。

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气孔导度 (1分) 暗反应 (1分) 气孔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12:00时气孔导度最大 (1分)

(2)无水乙醇(或丙酮) (1分) (3)合成叶绿素需要Cu2+(合理即可) 破坏与叶绿素合成有关酶,使叶绿素合成量减少(或“导致叶绿素分解”,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释、分析、处理能力。难度适中。

(1)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形式通过气孔散失,气孔导度的大小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大小的变化。药物AMI可以明显减小气孔导度,CO2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气孔部分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影响暗反应。通过图中可知,在12:00时气孔导度最大,而CO2是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的,说明CO2供应充足,推测导致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不是CO2。

(2)实验室中常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

(3)Cu2+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低浓度Cu2+具有轻微的促进作用,说明合成叶绿素需要Cu2+;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可从叶绿素的合成与分解两个角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1)4 突触小泡 胞吐 (2)由负变正 (2分) 阴(3)减少 (2分) 钠离子

【解析】本题考查了神经元和神经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1)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的突触小泡中,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2)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即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最终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释放的递质可使阴离子内流,所以仍为外正内负。

(3)在a兴奋之前,若b先兴奋,会导致e兴奋性降低,可能是因为b释放的神经递质X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Na+内流量减少。

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2 000 标志重捕法 (2)群落 丰富度 大量毒杀鼠后,会导致蛇、猫头鹰等天敌的数量减少,使得鼠的数量增加 (2分) (3)次生演替 大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计算及群落的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解释和推理能力。难度适中。

(1)根据题意可知,鼠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应该使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计算公式:N=M×n÷m(N表示密度,M表示第一次捕获量,n表示第二次捕获量,m表示第二次捕获中带标志的量),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为600×500÷150=2 000只/公顷。

(2)生物群落是指一定时期内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全部生物,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数的多少称为物种的丰富度。由于毒杀鼠后,会导致蛇、猫头鹰等天敌的数量减少,使得鼠的数量增加,所以使用药物毒杀鼠,一段时间后鼠的数量反而会爆发性增长。

(3)若将某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1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

(1)基因和环境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分) (2)①4 RrDD或RRDd(3)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抗旱型少颗粒(RRdd)和旱敏型多颗粒(rrDD) (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与性状、杂交育种、基因突变、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考查理解能力、解释和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1)根据题意,干旱程度越严重,抗旱植物根细胞中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相对越多,说明生物表现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由题意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因此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①纯合的旱敏型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的基因型为rrDD和RRdd,子一代基因型为RrDd,F2中抗旱多颗粒基因型有RRDD、RRDd、RrDD、RrDd。要确认其基因型,可将其与隐性个体rrdd杂交,若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说明其基因型中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即其基因型为RrDD或RRDd。②子二代的抗旱与旱敏感型植物的比例是3∶1,拔掉旱敏感型植物后,RR∶Rr=1∶2,子二代抗旱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的比例是

(3)用Rrdd和rrDd植株的花粉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到杂交种RrDd。

11.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放掉发酵产生的大量CO2,同时尽量不让氧气进入瓶中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比较合适 (3)纤维素酶或果胶(酶) 萃取(1分) (4)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解析】(1)酵母菌的生长发育需要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使培养瓶内气体增多,所以要定时释放二氧化碳,但又不能让氧气进来。(2)分离纯化酵母菌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酵母菌活菌的个数,如果浓度不合适,不易计数。(3)纤维素和果胶是组成水果细胞壁的重要物质,这两种物质的存在使制作果汁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时长;二是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发生沉淀。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都是复合酶,果胶酶可催化果胶分解成为可溶性半乳糖醛酸,纤维素酶可催化纤维素分解成为葡萄糖,从而提高果汁出汁率和清澈度。原花青素、葡萄皮红素和大量葡萄风味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因此常采用萃取法来分离提取。(4)微生物纯化过程中平板倒置培养,原因是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12.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限制酶 启动子 (2)Ca2+(1分) 重组质粒和感

受态细胞 (3)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

DNA分子杂交技术 (4)脱分化和再分化 染色体(染色体结构与数目)

【解析】(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宜用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把两者连接。启动子是位于基因的首端的一段特殊的DNA片断,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蛋白质。(2)受体细胞为细菌,需用Ca2+处理细菌,使细菌转变为感受态,然后将重组质粒和感受态细胞放在缓冲液中完成转化过程。(3)目的基因在玉米植株内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插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需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以目的基因DNA一条链(作探针)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杂交,看是否有杂交带。(4)植物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是启动细胞分裂,在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显微镜下可观察的异常应为染色体变异,包括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作者单位: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新校区)

猜你喜欢
气孔抗旱基因型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玉米叶气孔特征对氮素和水分的响应及其与叶气体交换的关系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某灰铸铁汽油机缸体电机面气孔的解决探讨
KD490: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工艺
防汛抗旱
重型车用气缸盖湿型砂铸造气孔缺陷的降低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BAMBI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基因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