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评述

2016-08-11 10:06汪波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当前我国进入了深化改革阶段,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了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用于实践后对组织绩效的提升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绩效管理 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是企业内部组织绩效的综合体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实践工作中,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发挥其对企业组织绩效的促进作用,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相匹配,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通过平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企业组织绩效之间关系,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就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所产生的组织绩效差异,以及不同资源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达到与同行切磋交流的目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张徽燕、李端凤、姚秦等报道,Huslied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为4个类型,而Yound t则将其分为2个类型。

其中Huslied提出的4种类型管理模式,一种是通过雇佣关系来进行人事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第二种是报酬管理模式,第三种是将员工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一致性管理模式,第四种则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和执行力相联系的高绩效管理模式;而Youndt提出的2种类型管理模式,则通过管理人力资源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又被分为:人力资本升值模式,缩减成本模式。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Huslied在研究选聘员工、培训员工、开发使用、管理业绩对组织绩效影响作用时,认为在理想模式下,提高一个HPW S标准差,就能够使得员工为组织增效的均值达到4000美元,而市场价值则提升至18000美元。

由上述研究又引申出对人力资源管理3种不同的理解角度:一种是认为人力资源在实践应用中具有普适性;第二种是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会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导致组织绩效产生较大波动;第三种是用整体匹配观点来分析人力管理模式,并使得组织绩效能够最大化。

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响组织绩效的实例

据武瑞娟、王承璐、杜立婷等报道,某钢铁企业应用HR控制模式,员工离职率和废品率均有所下降,并且生产产量也提高了;从多家服务公司调查结果来看,通过对监测财务绩效、公司运作绩效、以及人力资源实践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考察,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绩效显著提高;而从多家服务企业调查其内部整合性来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企业内部员工稳定性高了,且员工在企业内也得到了较好发展,进而也使得员工参与程度有了较大提升。

2.浅析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企业之间存在的所有制差异,也就导致了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从各类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各类企业应用的情况来看,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起到了促进企业组织绩效提升的作用;而尚未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部分国企或民营企业,所取得的组织绩效则相对较弱。

3.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外资企业通过联系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和公司战略统一起来,通过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用优势互补的方式来进行整合,进而形成适应性更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合资企业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则由所占股份的比例而决定,若外方所持股份比例大,则选用外方认为组织绩效高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能性大,而双方所持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也是合资双方分歧的焦点。同时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协调,也是检验合资企业组织绩效的指标之一。

而我国部分国企或民营企业,由于尚未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仍然使用的是传统人事管理方式,使得企业所产生的组织绩效相对较弱。分析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因素,一是我国劳动力过剩,二是我国还用工制度还不够健全,另外一个原因是企业管理者认为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点超前。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国多数国企和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已经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取得了不错的组织绩效。

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用前景

1.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

上文虽然提到了多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但采用何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终目的则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其中虽然存在着地区差异、社会文化以及不同体制的差异,但成功的企业通常都能通过分析地区差异、社会文化等各种影响因素,找到使企业组织绩效最大化的途径,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预期目标。

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适用性的体现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首先要通过研究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企业类型等结构因素,来找到适用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中组织绩效好的企业,管理层控制力也相对较强,同时企业员工参与度也比较高,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企业所取得的组织绩效与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以及员工配合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企业管理层如何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避免用高压态势来进行企业管理;以及如何增强企业员工参与意识,这两方面都成为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

综上,通过对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探讨,可以看出企业组织绩效检验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同时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是提升企业组织绩效的重要方法,而通过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提升了企业组织绩效,也是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自身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徽燕,李端凤,姚秦.中国情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元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2,6(3):139-149

[2]武瑞娟,王承璐,杜立婷.沉没成本、节俭消费观和控制动机对积极消费行为影响效应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4(5):114-12

[3]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145-167

作者简介:汪波,1983—,本科学历,政工师,现在任安徽省皖煤国贸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