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2016-08-11 10:06祖爱玲胡晓文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

祖爱玲 胡晓文

摘要:随着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管理者的目光开始越来越多的转向对“人”的培训与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的战略伙伴地位,甚至战略领导地位越发凸显。人才凭借无限创意与专业技术、相对低成本高效益的管理优势以及强大的企业文化塑造与传播能力等逐渐演变为企业竞争力的第一资源。只有改变传统的、单纯的行政事务性管理,增强人性关怀,转向人才战略化管理,才能实现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强大的企业发展活力。

关键词:人力资源 培训与管理 实践与探讨

一、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的现状

1.公司愈发重视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

随着公司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对“知识型企业”的不断建设,人才战略得到重视,公司提高了对员工的培训意识、加大了培训资金投入力度,同时注重员工认同感、信任度的培养。

2.员工培训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不紧密

目前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多集中于知识素养、基本技能、职业道德等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了解与传播。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专业知识、信息和能力等因素确实重要,但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差异化、个性化的体现,才是其他人无法模仿、无可超越的竞争优势。故而,成功的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离不开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的建设反过来将会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3.人才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在公司发展战略中不能根据职工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及兴趣爱好等“因才制宜”的安排职位与工作,从而限制了员工能力的发挥与归属感的培养。同时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占比较大,中间段技术人才数量不足,任务繁重且无法抽身进行工作的创新,不能满足公司未来的发展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将低了员工对期满意度。进而公司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与招聘,管理成本不断增大,但因内部人才机制不能适应企业经营模式,收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4.员工培训目标笼统且方式传统

公司未针对各个运营阶段的发展目标做出内容鲜明、目标明确的长期规划,导致内部培训机制流于形式,未能形成体系。与此同时,会议、讨论、外出参观等较为传统的培训方式无法深入人心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工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在培训之后对其考核、应用与信息反馈工作不完善,使之后续乏力,不足以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探索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的新模式

1.紧追网络化趋势,提升培训质量

网络的飞速发展省去了高昂的成本,使得越来越多的“知识联盟”、“战略联盟”、“网络学习平台”诸如此类新的管理模式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创新的利用互联网工具丰富对员工的培训内容,及时更新市场信息,贴近员工生活实际,提高培训内容趣味化、有效化,建立长效培训机制,达到良好培训效果。

2.建立激励机制,合理利用人才资源

对人才资源的有效使用多得益于激励机制的运行。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抓住职工渴望获得认可与尊重的心理特点,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更加有效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展现自我价值,创造组织业绩。有效的激励机制必然能增强职工的归属感,激发其创造力,挖掘人才,留住人才,合理利用人才资源。

3.制定适合企业的管理范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只有将人力资源的培训和管理与本企业的经营模式紧密结合,协同转变,制定出最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范式,才能使相关理论与方法变得行之有效。注重分析企业产品与服务价值链发展特点,将职工的行为原则、培训活动、技能偏好等融入其中,在实践中不断的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使其实践与企业发展模式协同演化,不断加强其与企业战略的匹配程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4.开展多型式的培训,合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

(1)干部培训。以高端深造的方式增强各级领导的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决策及管理能力;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强化干部的战略思维和经营理念更新。

(2)专业技术培训。根据“狠抓基础强专业”的要求,分层分类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工作;以集团总部职能部门专业系统办班为形式,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各专业系统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以专业研修为形式,借助“校企合作”,拓展专业培训的前瞻性;学用结合,强化专业提升培训。

(3)员工培训。开展骨干培训、转岗培训、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员工技能素质提升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以促进员工职业能力建设,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立足于当今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重要筹码,其管理机制和工具的转变与创新关系着企业能否获得职工的忠诚度与人才的归属感,进而影响着企业绩效的提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然,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管理仍然需要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望军,彭剑锋.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中国人才,2001

[2]高海霞.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新财经,2014

[3]袁建昌,王铁铭.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思考[J].中国人才,2009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北京调整人力资源市场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方式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
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资质互认互通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