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 :收入差距来源的考察

2016-08-13 09:22鹏李军强荆壮壮
工业技术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财产性转移性城乡居民

吴 鹏李军强荆壮壮

1(辽宁大学,沈阳 110036)2(喀什大学,喀什 844006)3(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 :收入差距来源的考察

吴 鹏1李军强2荆壮壮3

1(辽宁大学,沈阳 110036)2(喀什大学,喀什 844006)3(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呈现出扩大的趋势。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层面就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进行分析,还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就城乡各类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以及运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得出:城乡各类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不同 ,以及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也不同,在制定和实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时,应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政策方针。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水平 工资性收入差距 转移性收入差距

引 言

伴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农村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紧张状况,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另一方面为城镇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大量劳动力,加快城镇化水平的步伐,中国经济一度呈现出高达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同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1979年的17.91%提高到2014年的54.7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在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表现出明显变化,按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测度的不平等程度 ,由1997年的2.47∶1上升到2014年的2.75∶1,收入不平等程度却呈现出加剧的趋势。2014年基尼系数为0.469,已超过国际警戒线,收入不平等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因此,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当前政界和学术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深入的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逻辑机理,为制定和实施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在城镇化过程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避免因收入差距过大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城镇化过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学术界对中国城镇化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依据不同的前提假设和不同的视角,得出不同的结论。林毅夫、刘明兴 (2003)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1],陈迅和童华健 (2007)从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角度[2],肖卫 (2010)从分工演进和交易效率的视角[3],均认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陆铭、陈钊(2004)从地方政府实施带有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的角度,指出城市化对缩小统计意义上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性作用[4]。姚耀军 (2005)[5]、曹裕、陈晓红和马跃如 (2010)[6]、廖信林 (2012)[7]也均持有上述观点。程莉和周宗社 (2014)认为,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互为格兰杰原因,滞后城市化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短期内具有正效应 ,长期内具有负效应,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具有正效应,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则会产生负效应[8]。郭军华 (2009)认为,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并非简单的促进或抑制 ,其效应还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本身的水平[9]。陈斌开和林毅夫 (2013)认为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10],而周云波 (2009)却认为呈现出 “倒U”型[11]。遗憾的是,已有研究在分析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时,并未对城乡居民各类收入差距进行细分,也并未对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基于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不仅分析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还深入的分析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差距、经营性收入差距、财产性收入差距、以及转移性收入差距对其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以及城镇化水平与各类收入差距的不同特征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各类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其增长速度不同,且各类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也不同,其对整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也不同。从表1和图1可知,一方面,当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率超过城镇居民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反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另一方面,城乡各类收入差距的大小呈现出较大变动 ,并且城乡居民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本文认为,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各类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收入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缩小收入差距策略;城乡居民各类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应针对不同收入差距类型,采取相应的政策。

表1 城乡居民人均各类收入平均增长率对比%

1 理论分析

鉴于中国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本文构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研究中国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假定城乡二元经济中只存在两类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本文借鉴巴罗 (Barro,1990)的内生增长模型[13],城镇的生产函数为:

图1 城乡居民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变动趋势图

其中,Yu为城镇经济的产出量,Au为城镇经济的技术进步,K为城镇经济的资本量,由于城镇经济以现代经济为主,其资本投入包括城镇居民的资本投入和农村居民通过金融投资方式形成的资本投入 ,Lu为城镇经济的劳动量。假定城镇经济是规模报酬不变的,α为城镇经济的资本边际产出弹性。

由于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结构仍以农业为主,主要依赖土地和劳动力资源,而对资本的依赖程度较低。因此,农村经济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Yr为农村经济的产出量 ,Ar为农村经济的技术进步 ,T为农村拥有的土地量,Lr为农村经济的劳动力。假定农村经济是规模报酬不变的,β为农村经济的土地边际产出弹性。

由于生产函数具有不变的规模报酬,经济是竞争性的,因此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各自的工资和资本的边际收益为:

进而我们得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其中,Iue和Ire分别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Iuc和Irc分别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Iut和Irt分别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

求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对城镇化率的导数,即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

为了深入的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来源,本文构建的计量模型为:

其中,gapit为城乡收入差距,wit为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ecit为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 ,asit为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trit为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wit・idd为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与地区的交互项。μit为均值零、方差为常数的误差项。

本文利用中国2005~2013年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进行实证分析。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高质量性,各变量数据均是选自各年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城乡居民各类收入差距均采用城镇居民各类收入与农村居民各类收入之比进行衡量,均是经过城镇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缩小之后的实际量。该指标越接近于1,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该指标大于1,说明城镇居民收入大于农村居民收入;该指标小于1,则说明农村居民收入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化水平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行衡量。本文计量实证均采用stata13.1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指标见表2。

表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指标

从表2可知,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和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的均值较大,可能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而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和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可能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具体因果关系应依据实证分析结果而定。从城乡各类收入差距的相关关系可知,城乡各类收入差距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说明各自变量间并不存在严重的相关关系 ,故不必担心多重共线性问题 (见表3)。

表3 各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协方差矩阵

2.2 实证结果

本文首先对模型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从其估计结果看,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相差不大。Hausman检验给出的统计指标为6.14,其P值为29.3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统计上不显著地,无法拒绝原假设,认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无差异,本文同时给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在对模型进行异方差和自相关检验可知,组间异方差沃尔德检验和组间同期自相关检验的P值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本文选用全面的FGLS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回归结果为FGLS-Ⅰ所示。FGLS-Ⅱ在FGLS-Ⅰ的基础上,加入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与地区的交互项,同时进行变系数模型估计,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是否存在地区差异。具体估计结果见表4。

表4 城乡收入差距来源的计量结果分析

FGLS-Ⅰ和FGLS-Ⅱ的回归结果中 ,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明显不同,说明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因考虑地区因素,而其他变量不存在明显差异。鉴于本文研究的重点,将对FGLS-Ⅱ的结果进行具体的阐述。从计量回归结果可知,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提高一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将提高0.0866个单位,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是统计上显著地,说明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和财产性收入差距将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不显著。由于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大部分小于1,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也基本上处于1附近,以及城乡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很低,从而造成其提高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但并不显著。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将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但也不显著。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存在明显的城市偏向,导致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差距很大 ,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由于转移性收入占比较低 ,可能造成其不显著。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与地区的交互项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统计上显著地,说明工资性收入差距的确存在地区的不同。从模型的地区个体效应的回归显著性可知,基本上所有省份的个体回归系数均是显著地 ,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的确存在地区效应。综上所述,工资性收入差距仍是影响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但不容忽视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而转移性收入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

从图2可知,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不同形状的非线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本文运用中国1997~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5给出了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关系的回归结果,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以及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回归结果均存在异方差问题,运用FGLS方法进行估计;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运用OLS方法进行估计;而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存在自相关问题,运用Newey-West估计方法,选用滞后阶数为6阶,进行计量回归。具体估计结果见表5。

图2 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

表5 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实证结果

从表5可知,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以及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呈现 “倒U型”关系;而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呈现“U型”关系,所有回归系数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统计上显著地,计量回归结果与变量间相关关系分析结果相同。这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类型的不同,则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也将有所不同。因此,在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时,应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不仅从理论层面对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还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就城乡各类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以及运用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就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发现:(1)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仍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城乡转移性收入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2)城乡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3)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应针对不同的地区进行具体分析;(4)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以及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呈现 “倒U型”关系;而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呈现“U型”关系。因此,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并非相同,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时应具体的分析。

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1)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形成市场化的工资定价机制 ,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缩小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2)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切实的解决民营企业投资难、融资难等问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公平合理的平台,发挥其缩小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的作用。(3)继续推进税制改革,特别是房产税和遗产税,切实的做到税收对收入公平分配的调节作用。同时,继续加强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土地补偿机制和流转机制,建设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在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4)降低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村各项投资的比例,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均等化,实现城乡居民同等的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真正的缩小城乡差距。(5)继续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放宽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真正的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1]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世界经济,2003,(8):3~14

[2]陈迅 ,童华健.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03年中国数据 [J].生产力研究,2007,(10):64~66

[3]肖卫.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基于中国改革30年的实证分析 [J].产经评论,2010,(3):33~40

[4]陆铭 ,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8

[5]姚耀军.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分析及其Granger因果检验 [J].中国农村观察 ,2005,(2):2~8

[6]曹裕 ,陈晓红 ,马跃如.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统计研究 ,2010,(3):29~36

[7]廖信林.财政支出、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及动态分析 [J].软科学 ,2012,(4):33~38

[8]程莉,周宗社.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J].经济经纬,2014,(1):20~25

[9]郭军华.中国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J].经济问题探索 ,2009,(12):1~7

[10]陈斌开 ,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和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 ,2013,(4):81~103

[11]周云波.城市化、城乡差距以及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收入差距倒 U形假说的实证检验 [J].经济学季刊,2009,(4):1239~1256

[12]余菊.科技进步、教育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工业技术经济,2014,(1):130~136

[13]Robert J.Barro.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eous Growth[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5):S103~S125

[14]徐宽.基尼系数的研究文献在过去八十年是如何拓展的[J].经济学季刊,2003,(4):757~778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Urbanization Level:Sources of Income Gap

Wu Peng1Li Junqiang2Jing Zhuangzhuang3
(1.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2.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 844006,China;3.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urbanization level has improved,th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s been large increase,but the trend of widening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presented.In view of this,this article,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all kinds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the urbanization level is analyzed,also using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on all kinds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to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come,and by using time series data of China's various types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has carri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Study of this paper:all kinds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to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s different,also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should be targeted to different policies.

Urban-Rural Income Gap;urbanization level;salary income gap;transfer income gap

(责任编辑:王 平)

10.3969/j.issn.1004-910X.2016.08.015

F124

A

2016—02—22

吴鹏,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收入分配 ,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李军强 ,喀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荆壮壮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猜你喜欢
财产性转移性城乡居民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农村财产性收益扶贫 为精准扶贫开辟新路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论盗窃财产性利益
论盗窃财产性利益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新时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