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2016-08-13 02:45向茜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金融风险风险管理

摘 要: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等问题一直是研究討论的重点。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种类入手,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进行探究,为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热点,网络借贷、融资等业务也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更新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会占到金融行业相当大的一部分份额。互联网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力也是不容小觑,任何一种形式的金融创新都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和风险。风险管理是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金融创新发展不断发展的时代,风险管理是摆在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地位。特别是对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混业经营模式,如何把控风险将会是行业的首要工作。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背景出发探究该何如应对金融风险管理工作。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分类

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面临的风险种类如信用风险、市场线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国家风险、关联风险。主要是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到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的形式有所不同,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分为五种重要承载形态,它是以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网络金融销售平台以及金融创新平台等为发展的主要形式。比起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主要是以如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等著名的电商及互联网公司与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新兴产物,是传统金融业务网络化、互联网企业切入新金融等模式,因此,该行业所面临的风险除了包含传统金融业务的风险之外,还将面临到新的风险种类。根据研究总结,互联网金融风险种类主要有如图一所示的五种风险种类,分别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系统安全性风险、及其他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爆炸似的发展,低门槛的行业准入制度以及行业的竞争性使得整个行业问题层出。网络信贷、第三方支付这两种重要的互联网金融形式很容易出现信用风险。传统的金融行业会有比较系统化的征信过程,严格把控借款者不能按时偿还贷款的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客户群体大都通过网络借贷的方式,对于借款的金融公司而言,对于贷款者的信用程度难以估算,而对于贷款者而言,往往也会因为整个行业在初期发展时的鱼龙混杂状况遭遇网络诈骗事件。“借贷宝”等事件也是屡见不鲜,因此,交易双方都会遭遇信用风险。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信息技术在整个交易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的交易都是通过互联网、移动技术完成,因此,交易双方特别是从业者的操作失误也会引起危机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发展时间较短,所以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因此,在初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诚信等各种问题的出现导致缺乏约束管制,网络欺诈、经营不善等问题都会导致行业出现法律风险。除了前三种常见的传统金融行业风险之外,互联网金融也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出现一些行业本身特质的风险。例如系统安全风险,其中就存在支付安全保障和网络完全问题。除此之外,也会随之出现例如道德风险、认知风险等。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微小型企业在发展时资金短缺的现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可观的融资渠道。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是会给金融行业管理带来了挑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对传统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出现产生巨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业务的发展。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两个行业的兼容性。针对研究总结的金融风险种类,互联网金融除了按照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测基本策略之外,还应该按照行业本身的特点针对特有风险进行管理。

1.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P2P借贷方式的业务当中,交易双方都面临着这种风险的发生。因此,必须要加快互联网模式下金融系统的征信力度,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收集大量借款人的信息确保贷款还款安全。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历来要比我国发展的更快,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可参考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利用多渠道监控管理信用风险。

2.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是由于交易双方由于操作失误而引发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了减少失误的发生把控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应该将互联网金融的操作系统多设计相关的应急环节。这些操作环节必须在整个交易中起到止损作用,通过这种操作环节的设计便可以减少操作失误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可以对整个流程起到监管作用。金融风险具有强烈的传导性,因此,一旦产生损失,则这种就会随着整个金融关系网蔓延开来。

3.法律风险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的现阶段发展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去规范行业,因此,国家应该加快完善法律系统,将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网络银行的监管力度加强。将行业的准入、维护顾客的个人信息安全性、提高交易真实性、以及顾客权益保障等常见问题立法保障。

4.系统安全风险和其他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稳定发展必须依赖于健康的互联网环境,虚拟的信息化交易不受任何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然而网络安全也会给互联网金融带来巨大影响。一旦黑客病毒入侵,交易风险会迅速波及整个金融系统,必须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因此,要加强密钥管理和加密技术的完善,保护系统终端的安全性。互联网金融是新兴的产业,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认为其是“地下钱庄”,认为其信誉度不高出现认知风险。所以,应当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正确宣传作用,让人们更准确掌握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另外,也可以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维护交易者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依托于互联网的发展如果出现风险其传导速度会比传统的金融行业要更快,所以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建议,必须要加大立法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行业发展。另外,还需要加强行业监管力度,管理市场准入原则,完善监管组织及成立相关的自律组织。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其风险特质多变多样,因此必须进行长期探究,只有通过综合式的管理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国章,赵刚.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5(2): 8-21.

[2]陈秀梅.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 宏观经济研究, 2014 (10): 122-126.

[3]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 金融科技时代, 2013 (7): 100-103.

作者简介:向茜(1988—),女,湖南人,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编号:15JD011).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金融风险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