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省林业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6-08-16 09:29伍清亮邓荣张梦婕
福建林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林产品全省林业

文/伍清亮 邓荣张梦婕

2015年福建省林业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5年以来,福建省林业工业经济以产业优为导向,按照“三保两推进”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培育龙头,克服经济下行的压力,保持了平稳发展。

一、第四季度全省林业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四季度全省林业工业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呈现两位数的上升态势。四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产值达1048.84亿元(以下均为四季度数字),环比增长9.36%,完成销售收入1006.79亿元,环比增长8.49%;完成工业增加值(可比)280.61亿元,环比增长9.11%;人造板产量完成436.99亿元,环比增长17.81%;木制家具完成1046.34万件,环比增长24.07%;木地板完成225.5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4%;纸浆完成8.57万吨,环比下降5.53%。完成木材生产202.67万立方米,环比增长88.9%(第四季度是木材生产季),占全年木材生产总量的42%。原木价格略有回升,其他主要林产品价格与三季度基本持平。

二、2015年全省林业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是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以下均为规模以上数字)。全年完成工业产值3887.94亿元(占全国的13.1%),比增10.8%,增幅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增幅1.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收入3742.46亿元,比增10.7%,增幅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产销率96.26%。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可比)1040.79亿元,比增10.3%,增幅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5个百分点,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10700亿元的9.73%。二是林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好的势头。全省林业工业主要产品完成出口交货值301.02亿元(占全省6983亿元的4.31%),比增11.8%,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11.6个百分点。木竹制品、家倶等出口增幅大,为全省林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作出贡献。三是木材生产大幅减少。全年木材生产(商品原木)累计完成480.99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75.74万立方米,降幅达18.69%。其中南平完成150.63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1.78万立方米;三明完成118.85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0.35万立方米;龙岩完成39.99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7.35万立方米;漳州完成86.33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4.59万立方米;泉州完成30.4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8.82万立方米;莆田完成14.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4万立方米;福州完成19.58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51万立方米;宁德完成17.72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4.01万立方米;省直属国有林场完成2.33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88万立方米。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南平、三明、龙岩等山区加强生态建设力度;“三线”等重要区位商品林限伐,林农由于价位不高也惜伐,下半年降水偏多,也影响木材生产;漳州开展胶合板等木材加工企业清理整顿,使桉树需求量下降,影响价格,造成林农申请采伐的欲望降低。四是主要林产品产量保持一定增速。人造板产量增长较快,累计完成1583.67万立方米,比增12.38%,增幅同比上升7.16个百分点,占全国总产量的6.33%;木制家具累计完成3420.14万件,比增1.58%;纸浆累计完成35.75万吨,比增12.45%;木竹地板累计完成957.62万平方米,比增4.29%;松香累计完成4.2万吨,比降16%;木质活性炭累计完成8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五是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全省规模以上林业企业共2513家,比上年增加173家,增长7.39%;预计实现利润214亿元,比增13%,高于全省工业企业5个百分点,增幅同比上升13.71个百分点;预计实现税金总额106.4亿元,比增5.8%,增幅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预亏额为10.5亿元,比增7%,增幅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六是林产品价格总体下降。据了解,杉木价格约为1124元/立方米,同比下跌6.26%;松木价格约为708元/立方米,同比下跌9.46%;杂木(主要桉树)价格约为390元/吨,同比下跌7.8%;毛竹价格约为700元/吨,同比基本持平。主要林产品价格除中纤板外均下降,中纤板价格同比增长1.51-6.75%(平均1856-2089元/立方米),刨花板价格同比基本持平(平均1350元/立方米),胶合板价格同比下跌约10%(平均50元/张),木质活性炭价格同比下跌6.9%(平均10800元/吨),松香价格同比下跌17.52%(平均11300元/吨)。

2015年,在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下,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大部分指标好于全国和全省其他行业平均水平。林业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各项指标增速仍保持平稳增长,并呈现年初和年终两高、年中低的态势。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企业产销、出口、经济效益等指标都保持增长,都好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人造板、纸浆等逆市增长。部分停产企业得以重新开工,新增规模企业173家,同比增长7.39%,企业利润实现13%的增长,高于全省工业企业8%的平均水平。其中,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9.7%,家具制造业增长19.2%,在全省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增速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位。主要原因:①国家、省上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应开始显现,特别是中小企业减税政策发挥作用;②国际需求有所改善,企业来自国际市场的订单有所增加,特别是美国和东南亚订单增加较多。③企业原材料特别是煤等燃料价格保持较低水平,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但由于人工成本、融资成本增长较快,亏损企业亏损额也有所增加,出现了分化现象。二是企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直接融资和品牌建设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全省新增上市企业4家(福建龙泰竹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芝星炭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上市,郑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三板”上市,累计达27家)、中国驰名商标5个(“郑源及图”、“元力及图”、“栖息园及图”、“开心一百及图”与“和其昌及图”,累计达36个)、省名牌产品92个(累计达208个)。1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累计22家),154家企业被评为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5家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10多家企业已完成股改待“新三板”等上市。三是“互联网+”等新业态成为林业产业发展新动力。互联网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业界共识,为林业产业提供综合服务的省级林产品电商综合平台——“闽山碧”正式上线,清流“春舞枝”、邵武“味家”竹制品、“鑫森”炭业等电商销售已超过传统渠道销售量,同时,南平朝日网络的“闽北竹商网”和三明林业局的“林品汇”等一些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也有一定规模,企业营销体系逐步走向“平台化、社会化、移动化、电商化、国际化”五化发展,互联网与林业产业的结合,打破了地区性产业壁垒,为林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福建省林业工业经济存在同质化程度高、市场需求不振、人工成本上升较快等不利因素,且在短期内仍难以明显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还未有效解决,产业层次不高与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要重点帮助解决的。

2015年各地市规模以上林业工业总值及增长速度

三、“十二五”期间全省林业工业经济运行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省林业工业经济从过去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一条龙”全产业链结合转变;从过去主打木、竹产品,到现在低碳材料、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转变;从过去主要靠生产半成品、赚加工费谋生存,转变为更多地从新产品开发、品牌创立、科技创新找出路。主要成效:一是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产值实现翻番。2015年预计全省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4250亿元,比2010年1673.15亿元增长154%,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21.5%;2015年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产值完成3887.94亿元,比2010年1528.49亿元增长154.36%,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19.08%。二是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林业企业预计实现利税年均增长19.22%;截止2015年底,全省林业行业共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4个、省名牌产品208个、福建省著名商标15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5个,总品牌数达411个,比2010年的251个增加63%。林业产业总产值超50亿元的县已经达到28个(其中超100亿元的达10个)。三是林业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两区两城”和“五大林业产业集群”建设扎实推进,“五大林业产业集群”产值已占全省同行业产值的60%以上,比2010年提高近20%。四是林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明显。产业集聚逐渐形成、企业分工协作不断加强,木材等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木材加工利用率达95%以上。人造板产量已超过木材产量,平均每年从国外进口原木和锯材超200万立方米。五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林产品交易市场、非木质利用、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原料基地与加工基地相适应,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框架。

“十二五”期间林业工业经济主要指标情况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总体上看,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完善、调控方式的创新、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新的发展动力将会加强,加之省政府近期连续出台的稳定工业增长、新一轮技术改造、企业兼并重组、“一业一策”和即将出台的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推进竹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必将推进福建林业产业健康平稳发展。但也应看到,林业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发展瓶颈,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市场需求不旺,用地、环保等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大,非木质利用等新兴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关键技术、关键环节还没有突破,市场话语权低、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强化责任担当,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林业局长会议精神,按照“三保两推进两提升”战略部署和“实现三个突破、突出一个改革、做到一个确保、落实一个保障”的产业发展目标的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动力,优化服务,加大帮扶,做大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位次的目标。具体任务是: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产值4200亿元,增长8.5%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保持林产工业运行平稳增长。密切关注运行情况,扎实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推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优化存量结构,推动企业降耗增效;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和上市融资,加大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力度,新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林产品品牌20个,不断延伸企业发展空间和提升企业发展水平。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根据机关效能建设新要求,创新服务方式,杜绝不作为、滥作为行为;建立林业采购经理指数采集工作,加强林业工业经济按月分析工作,抓好行业运行动态、大宗林产品产销情况的监测、分析与研判,加强协调服务,把握行业运行的大趋势与主动权;继续发挥政企、市企、科企、银企等对接平台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省林产品行业协会、省活性炭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作用,组织协调做好“6·18”、“9·8”、林博会、森博会等会展活动。

三是全力推进省级林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发挥电商平台——“闽山碧”的作用,加大招商力度、扩大影响力;启动开展大宗林产品现货交易市场建设,首批林产品主推人造板和进口松木;依托海峡股权交易市场,探索林业企业专业金融服务方式。

四是继续实施竹材(笋)精深加工示范县项目。在总结2015年实施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竹材(笋)精深加工示范县项目建设,争取在精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上有明显提升,实现通过笋竹加工带动农民增收。

五是支持省级林木收储中心开展业务。总结推广福人林木收储中心、顺昌林业局、农业银行三方合作模式,并在有条件的县市推广该模式。同时继续支持创新合作方式,拓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切实发挥省级林木收储中心的带动作用。

六是抓好林业企业安全生产等保障机制建设。全面完成林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任务,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粉尘防爆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治理力度,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同时,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学习贯彻好《廉洁自律准则》和《党员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认真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机关绩效建设的各项工作,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做到既要热情服务林业企业,又要坚守廉政底线。

(作者单位:福建省林业厅产业处)

责任编辑/陈志强

猜你喜欢
林产品全省林业
◎Paper Excellence 收购Resolute 林产品公司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land produces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非木质林产品认证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我国首部地方性林产品名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