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要基于国情来理解

2016-08-16 03:55段萱保利安平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
家庭服务 2016年7期
关键词:自理医养养老

段萱保利安平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

医养结合要基于国情来理解

段萱
保利安平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

“2016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于今年6月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60余位演讲嘉宾、对话嘉宾与千名参会者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大计。论坛为期2天,由主论坛、分论坛和商务对接会三部分组成,研讨如何更为有效地促进行业的纵向深入和向其他产业的横向延伸。

《家庭服务》记者全程采访此次会议,精选参会企业的观点和经验,分享给读者。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医养结合模式上的一些体会。

养老机构运营环境和服务需求分析

首先,我们看现在养老机构的运营环境和整个客户的需求。目前我们国家老年人口的特点,大家从网上、政策层面、各种会上都听到了很多。我们国家老年人口现在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老年人口的规模大、老龄化的速度快。在2015年,我们的老龄人口达到了两个多亿。在全世界有两个多亿人口的国家都不多,何况我们光是老年人口就占到了两个多亿。所以这一块是非常有特色的。

第二,我们老化的速度非常快。我们在2050年本世纪中叶每三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第三,中国老年人的购买力有限。现在全国十个主要城市月均离退休金其实才2600元钱左右,北京还是排在全国的第二位,也是不到三千块钱。这样一个特点下,我们的老年人群以他们的消费能力,进养老机构,进高端的,进医养结合型的,你的收费定价定在哪?有人说,做养老机构的时候,你要制订收费标准,一般要看看当地养老的退休金是多少,也就是在退休金的80%做定价。如果要按退休金80%来说,咱们所有的养老机构都开不下去了。所以这一块确实是现在我们老年人群的问题。我们的购买能力实在是非常的低。

第四,高龄化、失能失智化和慢病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有慢性病的几乎占到了70%、80%。这样一个结构,这样一个大的慢病群体,给这些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带来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导向。

我们国家养老机构目前的供应情况是,两头比较大。所谓的两头大,低端的特别低端,像国家办的敬老院;另外,这两年形成的高端的机构也是比较多的,真正能够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中低端的还是比较少一点。

国家最近出了一个政策,鼓励小型化、专业化、社区化、连锁化,这一块是终于想明白了。我们国家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不管是决策层还是实践层,真的是越来越靠谱了,靠谱在哪呢?就是什么样的机构受欢迎——小型化、专业化、社区化和连锁化。另外,我们国家养老机构的情况就是空置率还是比较高,跟高端化和不太受老年人欢迎有关系,没有切实体会到养老的需求。

我所理解的医养结合

在去年开始,我们国家的政策就明确提出来医养结合。在世界上发达国家很少有用这个名词的。医养结合确实是中国的一个特色。这个名词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需求,是老年人切切实实的需求摆在这儿。就是要有医疗和护理融合的养老机构才是现在入住机构老年人的需求,是受欢迎的。

在医养结合上,我们认为它是六位一体服务的内涵和延伸。六位一体,养的这些服务包括娱乐、心理、膳食、生活的照料,医的这一块是医疗护理的服务和康复的服务,所以我们把这一块叫做六位一体。

另外对医养结合大家有一个误解,是不是一定要慢病的老人、不能自理的老人、高龄的老人才有医养结合的需求?我们从运营的经验来看,不是这样。

所谓的医养结合, 80%的老人虽然是自理的,但是他是有各种慢性疾病,如三高、糖尿病,他们需要我们来给他进行慢病的管理。所谓的慢病管理也不仅仅是给他服个药,让他定期体检。更多的还是怎么让他把慢性疾病的进程控制住,我们经常会有一些讲座、带着做一些健康的指导。对于自理、半自理的老人,我们给他提供了中长期的照护。这个照护其中一个是疾病后期和康复管理,还有一个是突发疾病照护,还有是真正到了临终关怀以及长期卧床不自理的老人,我们在这一块怎么突出医养结合的服务。从自理到走入临终关怀,我认为在中国医养结合的理念是贯穿始终的。

所以我在这一块得出一个结论,在我们国家高速老龄化和养老需求服务错位的大背景下,医养结合将是养老机构运营的一个重要的突围点。

当然,从国家政策层面,医养结合离不开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离不开医保。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现在青岛在尝试长期照护保险。我个人也看好不管是三年后还是五年后,肯定会推出这样一个保险制度。

我们现在在没有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情况下,要探索怎么能够符合老百姓的需求,把医养结合做下去。

现在政府也有PPP的模式,但是我觉得这只是小众的。北京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对现在老龄化比较突出、养老的成本在城近区又比较高的问题。把老人疏解到边缘地区,河北、天津的郊区,这样养老的成本、地价、人工成本都会低一点。但是我不这么看。北京的政策出台以后,很多记者也问一些老人和家属,老人和家属都比较抵触。所以有人说:“老了老了要‘叶落归根’,现在成了鼓励‘客死他乡’了。”这个实施的程度有待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自理医养养老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养老更无忧了
我会“自理”啦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喵星人”占领名画
养老之要在于“安”
脑血栓患者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临床护理